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课件资料 > 导航

天门山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2-12-31

「必备」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模板1000字10篇。

课前做好准备,能够让课堂更加生动有趣,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案十分重要。教案可以作为教师上课的提示,对于编写教案你一定有很多想法吧。小编现在向你推荐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模板,供大家参考,希望能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模板 篇1

一、填空。

1、《望天门山》是代诗人所作,人称,他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的诗篇,我知道的还有《》、《》。

2、这首诗通过()、()、()、()、()、()六个动词,让我们仿佛看到了的美景。

3、本诗第一句中写出了天门山的山势奇险;一、二句中、两个字写出了长江冲决一切奔腾向前的水势;二、三句中、写出了水和山的颜色美。

二、请按下列提示从诗中找出相应的句子。

1、使人联想到佳木葱茏的句子:______________

2、使人联想到清江如练的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想像诗句所描绘的景色,并把它画下来。

四、古往今来,人们用美好的语言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如写山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写水的“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你还能找出描写美好河山的诗句吗?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模板 篇2

古诗是我国灿烂文化中一颗璀璨的宝石。学好古诗对于培养少年儿童的想象力、陶冶情操以及继承传统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以下就是我教学李白《望天门山》的精彩片段和教学反思。

教学思路:

谈话导入——课件欣赏——学习古诗——背诵古诗——古诗配图。

片段一:入情入境,欣赏古诗。

师:就在我们安徽省当涂县有一处雄奇秀丽的景色,同学们想去看看吗?

生:想,是什么呀?

师:早在唐朝时,大诗人李白来到这里,作下了流传千古的《望天门山》一诗,现在请大家随着李白一同去游览长江吧。

利用多媒体展示给学生的是:李白兴致勃勃乘船顺江而下欣赏天门山一处奇特景象,配乐,李白诵诗: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欣赏结束。

师:你们游览了天门山的景色,有何感叹?

生A:天门山真雄伟啊!

生B:长江真浩瀚啊!

生C:天门山真险峻,这里的江水波涛汹涌可称奇观。

生D:这里的景色真美,真是画中有诗,诗中有画。

生E:李白很有才华,作了这么美的诗。

师总结:大家看得仔细,说得更好,你们从不同的角度理解了诗中内容。

片段二:点拨难点,理解古诗。

师:想象“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的画面。

学生质疑:

生A:东西梁山是高大的山峰,怎么能用动词“出”呢?

生B:“出”在这儿是什么意思?

师:你们所提出的问题,正是理解的难点所在。

师:把这句诗改为:“两岸青山相对立”好不好?

学生个个摇头,表示不赞成。

师:为什么不好,用“出”字有何绝妙之处?

学生冥思苦想,却张嘴结舌。

师:请大家再来欣赏课件。

学生看到诗人在茫茫长江之上,孤帆顺流而下,远处天门两山扑入眼帘,显现出愈来愈清晰的身姿,这时“两岸青山相对出”的感受就非常突出了。

生A:“出”比“立”好,“立”给人感觉呆板,而“出”给人感觉活跃。

生B:“出”表现诗人在行舟过程中由远到近看到天门山的样子。

生C:“出”给了我们动感,天门山由远到近,由渺小到高大,显现在我们眼前。

师总结:是啊,李白不愧被后人称为“诗仙”。一个“出”字使本来静止不动的山带上了动态美,更让我们融入到诗的意境中。让我们带着感情朗读这首诗。

学生反复诵读,感情升华。

当《望天门山》这首诗讲完,心里备感轻松。不光是按规定课时讲完,而且在课堂上没有我反复冗长的讲解,多数是我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交流。认真回顾一下整个教学过程,有这样一个设计环节牵引着我和孩子们,让我感觉这首诗教下来很顺利。

初备课时,反反复复看教材参考,自我感觉这首诗难讲。怎样避免课堂上的一言堂,同时又要带动大家的兴趣呢?于是教学初设计这样的环节:关于李白的诗我们学了很多了,通过这些诗你觉得李白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他是个豪迈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浪漫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大气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非常有才气、敢大胆想象的诗人等等。同时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还例举许多的诗来证明。看来孩子们对于李白了解得比较多。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李白去欣赏一段美景,欣赏结束学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接着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孩子们结合诗人的风格,一下子就说对了这首诗的基调:壮观。紧接着发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教师对难点适当点拨,抓重点字理解这首古诗,感悟这首诗的非凡意境。让学生从“出”字中体会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精炼的语言,更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天门山的形态美。这个“出”字,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既说出了天门山的险,又谈到了楚江的汹涌。轻轻松松学下了这首诗。

反思这节课,我没有从以往常规的教学步骤教学这首诗,而是从诗人的风格上来作为突破口,即学了诗,又加深了对诗人的进一步的了解。看来学习古诗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挺好的!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模板 篇3

根据《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精神和要求,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古诗词教学一般应遵循这些原则:(一)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二)循序渐进的原则。(三)注重朗读指导的原则。(四)借助历史,还原现场的原则。(五)整体感知,把握大意的原则。(六)情感教育与情景感悟相结合的原则。

下面我以三年级上册的一篇古诗《望天门山》的教学案例,谈谈自己在实际教学中的一些设计和做法。

教学目标:

1、自读自悟、小组合作,体会诗句含义。

2、背诵和默写《望天门山》。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他体验诗人的感情。

3、通过学习,让学生感受祖国大好河山的神奇壮丽,感受作者豪迈的情感。

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回忆诗人,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你们了解李白吗?谁来背背他写的诗呢?

指定学生起来背一背李白的一些古诗。

2、师:看来同学们非常喜欢李白的诗,这节课我们再来

学习一首他写的诗——(学生齐读课题)《望天门山》。

设计意图:激趣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读诗乐趣。

二、读通诗句,了解诗意。(遵循了“循序渐进的原则”)

1、学生初读课文。请大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遇到读不准的字音多读几遍,在读不懂的地方打一个问号。

2、检查交流。

(1)多媒体出示课文中的生字:断楚孤帆亦妆

(让学生读生字,并帮助正音。)

(2)多媒体出示课文《望天门山》。如果大家把这些生字带到诗中一定会读得更好的!

(学生读诗句,个人读,集体读。)

3、自读自悟诗意。请大家联系课文中的注释,并参考一些工具书,想一想诗句的意思。

(1)学生个人读悟。

(2)在学习小组中交流。

(3)在全班交流:提出疑问,大家商讨解决。

(4)教师引导大家说说诗意。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学诗歌的能力,独立理解诗歌的意思。

三、诵读全诗,感悟诗情。(遵循了“注重朗读指导的原则”和“以阅读、记诵为主的原则”)

1、教师范读,学生自由体验。

2、多媒体配乐练习读,整体体验,力求读出诗情。

3、指名朗读,读完后,请介绍为什么读得这么好!

4、指导背诵:这么美的诗大家想不想永远留在自己的记忆中呢?(自由练背,同桌互相背,多媒体配乐有感情地背。)

设计意图: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热爱古诗。

四、书写生字,默写古诗。

1、练习写生字“断、楚、孤、帆”。

2、默写古诗《望天门山》。

设计意图:养成天天练、天天写的好习惯。

五、总结全诗,深化感悟。(遵循了“情感教育与情景感悟相结合的原则”)

读完这首诗,你有什么感受呢?请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把感受表达出来。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六、走出课文,拓展延伸。

新课标三上:《望天门山》教学反思

《望天门山》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古诗主要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李白的资料。课后,收集李白的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二、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

自学时间充分。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同时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有感情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主导作用发挥得当,让学生把古诗画成一幅画。

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你觉得应该画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学生把古诗画成一幅画。

五、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

课堂上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特别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很有新意,它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模板 篇4

《望天门山》是唐玄宗开元13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一派天真,充分展示了丰富的想象力。古诗主要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景色;在古诗教学中落实素质教育,还要注意课内外结合,从课内延伸到课外,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如,课前,让学生查阅有关李白的资料。课后,收集李白的其他诗篇,使学生由此及彼,不局限于一节课、一本书,从而扩大学生信息量的交流。这样做,可充分发挥语文课本为工具书的作用,不仅加大了教学密度,而且进一步激发了学生学习古诗的兴趣。

一、打破常现,改革古诗教学的课堂结构。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改变了古诗教学由老师牵引着学生,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自由背诵学过的古诗开场,引出今天要学的两首古诗。而后,安排自学时间,使学生有一个潜心读书的过程。在充分自学的基础上,让学生汇报“读懂了什么”,师生共同讨论,互相补充。对于学生没有弄懂的问题,老师安排了质疑环节,启发学生共同探讨。在朗朗的读书声中,在学生自由发表意见的探讨中,完成了教学任务。这种设计,体现出对学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了学习的主人,老师只是一个参与者、合作者。

二、把思考的空间还给学生。

自学时间充分。安排足够的时间让学生自学,学生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写写画画,动手查查字典,同桌的还可以商量商量,学生学得主动,的确有所收获。同时渗透了学习古诗的方法,潜移默化培养自学能力。

三、创设情景,以读为本。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激发学生朗读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壮美,体会到诗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计创设情景,营造氛围,使学生置身于大自然中。如,老师的配乐范读,投影打出的画面,有感情的色彩的激励语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学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开了想象,提高了教学效率。

与此同时,我以读为本,把读和理解、读与想象等有机结合,并不断提高读的要求,让学生边读边思考,学习理解地读,投入感情地读,配画加上动作地读,自由读,指名读,齐读,直至会背诵,使学生在读中感受诗词的想象力,领悟到祖国语言文字的凝炼。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老师舍得花大量的时间让学生“自由练读”,让读得不够的学生再读,重视了群体活动,同时也注意到了学生的差异,培养了学生的语感。

四、主导作用发挥得当,让学生把古诗画成一幅画。

在学生学习遇到困难时,老师能顺势引导,随机应变,表现出对古诗的准确把握和深刻理解。你觉得应该画什么?你是从哪儿看出来的,让学生把古诗画成一幅画。

五、加强了课内外的结合

课堂上启发学生互相交流查阅资料的收获,不但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增长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了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这对学生终生有益。特别是课后作业的布置:“除了学过的,同学们再找一两首,下节课你们来做老师,给大家介绍。”很有新意,它打破了课内外的界限,扩大了学生的课外阅读,这正是素质教育的需要。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模板 篇5

本诗作者李白素有“浪漫主义诗仙”之称。他的诗歌大部分想象雄奇,语言大胆夸张。《望天门山》是诗人25岁时途经长江中下游(此段称楚江)写下的又一名作。以往教学古诗时,有个常见的毛病——难以共鸣。诗人所描绘的前景与学生的情感无法相通,有的只是干巴巴的反复诵读。没有动情的朗读。即便动用声、色、影像课件,也难以激发起学生与诗人的的情感碰撞。

为了改变这样的现象,我试图先让自己仔细研读李白的诗歌,找到他的诗歌特色,然后引导学生对古诗“字斟句酌”。象诗人一般想象画面,推敲品析。我们发现这首诗将天门山的峻拔,楚江的气势,及诗人的豪迈通过四个动词——“开、回、出、来”体现出来。于是,教学初始,我便抓住四个动作词,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向“动作的发起者”——“楚江、天门山、孤帆”。让同学们发挥想象力,感悟诗人描绘的意境,体会诗人面对高山峭壁,滔滔江水,而依然豪迈的气势。通过这样的引导想象,再带着体会和感悟诵读,便能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模板 篇6

当《望天门山》这首诗讲完,心里备感轻松。不光是按规定课时讲完,而且在课堂上没有我反复冗长的讲解,多数是我与孩子们之间的互动交流。认真回顾一下整个教学过程,有这样一个设计环节牵引着我和孩子们,让我感觉这首诗教下来很顺利。

初备课时,反反复复看教材参考,自我感觉这首诗难讲。怎样避免课堂上的一言堂,同时又要带动大家的兴趣呢?于是教学初设计这样的环节:关于李白的诗我们学了很多了,通过这些诗你觉得李白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他是个豪迈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浪漫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大气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非常有才气、敢大胆想象的诗人等等。

同时让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还例举许多的诗来证明。看来孩子们对于李白了解得比较多。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李白去欣赏一段美景,欣赏结束学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接着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

孩子们结合诗人的风格,一下子就说对了这首诗的基调:壮观。紧接着发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教师对难点适当点拨,抓重点字理解这首古诗,感悟这首诗的非凡意境。让学生从“出”字中体会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精炼的语言,更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天门山的形态美。这个“出”字,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既说出了天门山的险,又谈到了楚江的汹涌。轻轻松松学下了这首诗。

反思这节课,我没有从以往常规的教学步骤教学这首诗,而是从诗人的风格上来作为突破口,即学了诗,又加深了对诗人的进一步的了解。看来学习古诗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挺好的!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模板 篇7

《望天门山》全诗从“望”字着眼,前两句描写山川气势。第一句先写山,天门山似乎是由于水流的冲击而从中间隔断,江水从断口奔涌而出;第二句写水,浩浩荡荡的长江水被天门山阻挡,激起滔天的波浪,这两句所望到的景物是静止的,诗人却用“中断”“开”这些词从动态方面把它写活了;第三、四句是写行船的感受,坐在小船上迎着阳光顺流而下,感觉两岸的青山相对而来。非身临其境者,不能有这样的体会,也不可能写得如此传神。形象地用“孤帆一片”来代表一只船,这“一片孤帆”把天门山点缀得活泼起来,展现了生动优美的意境,使读者仿佛也望到了天门山的壮丽风光

这节课,较大的突破就是要改变了古诗教学逐字逐句串讲诗意的传统做法。课堂上,从学生认识“天、门、山”三个甲骨文字开场,由文字想象引出今天要学的古诗,通过出示甲骨文,引导学生观察字形,不但帮助学生理解了课题,还使学生体会到汉字具有表意的特点。在精读感知部分安排了“三找”:第一次是找描写景物的字词,感受景物的高广、辽远;第二次是找描绘色彩的字词,从“碧”的字形入手,感知色彩的鲜亮,在让学生了解碧在古诗中的应用,丰富古诗积累,除此之外,通过这一环节让孩子们感受画而的温暖昂扬一青山、碧水、红日、白帆;第三次是找表示动作的字词,重点从分析“断、开、回”的字形体会山的雄伟和江的汹涌,之后又抓住“相对出”体会山的动态美。同时,在每个环节感悟之后注重朗读感悟,如齐读、指名读、叠读等。最后拓展链接部分介绍诗歌的写作背景,让学生深入了解李白做此诗时的心情,最后结尾部分有感悟了古诗的吟唱,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节课下来,感觉不足之处还有很多,如缺少老师的范读,整节课还是以老师问学生答为主等,如果再次上这节课,我会先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读后,说说感受,再说说自己学会了哪句诗?怎样学会的?在学生理解诗句大意后,我对难点再适当点拨,进行品字品词,强化抓重点字的理解,注重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以上是我的拙见,还请各位老师多提宝贵建议。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模板 篇8

教学目的:

1.学会本课1个生字

2.了解每首诗的意思,体会诗人的意境,和诗人思想感情,激发对祖国山河喜爱之情。

3.背诵第一首诗

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诗中重点词语断、开、流、回

2.体会诗中描绘的雄奇景象、

3.背诵

教学过程:

一、指导预习

(一)复习引入

1.我们学过了许多古诗,谁能背诵一首你已学过的。

2.读一读

2.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诗留给你的初步印象。(感觉到这首诗描写了雄伟的长江,有一种豪放之情融入其中。给人历历如眼前的感觉)

(四)学生提出不懂的问题

(如果较容易的问题,可以让其他同学回答,较难的重点的可以留在讲读时再解决)

二、简介作者,理解诗题

1.知诗人

李白(701-762)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幼年随父迁居绵州昌隆青莲乡,他一生写了大量歌颂祖国河山,揭露社会黑暗和蔑视权贵的诗歌,现存近千首诗,他的诗歌色彩瑰丽,大胆想象,被称为诗仙。

2.解诗题

望:看,往远处看。

天门山:今安徽和县与当涂西南的长江两岸。

望天门山:往远处看天门山。

三、朗读

1.听范读

2.自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

3.检查预习

缘庐峰

4.指名读

5.齐读

6.用自己的话说说这首古诗给你的初步印象(描写庐山的景色)

7.质疑

三、按上节课三步方法学习第二首

1.知诗人,解诗题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他一生坎坷,屡遭贬谪,与其父苏洵,其弟苏辙合称三苏,其散文为唐宋八大家之一。书法,诗词造诣很高。

题西林壁:书写在西林寺的墙壁上。

2.抓字眼,明大意

(1)学习

1、2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2)讨论句意:(从正面看形成岭,从侧面看形成峰,远近高低各不相同)

(3)把握朗读重音

读出气势,有强弱对比,如远近高低都是重音,要读出起伏?quot;远强一些,近弱一些,高强一些,低弱一些。

(4)学习3、4句: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不识:不认识,看不清。缘:因为。题:书写。

(5)讨论句意

看不清庐山的本来面目,只因为自己身在庐山之中,看来看去,只能看到庐山的一部分。

(6)指名说全诗意思

3.想意境,悟诗情

(1)放庐山幻灯片,让学生想象当时意境,领悟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让学生联系生活试讲3、4句诗的含义。

(2)引伸: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如果不能全面客观地进行分析,就可能被局部现象所迷惑,不能全面、准确地认识这个事物。

(3)提问:我们评价一个同学时,应该怎样看?

(是只看他缺点,以此评价他呢?还是只看他优点呢?引导学生说出看问题要从不同解度看。意思讲明白即可。)

小结:《题西林壁》把庐山特色浓缩成绝句,概括贴切,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我们还从中获得启示。

四、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背诵、体会诗情。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模板 篇9

不知道其他老师有没有像我一样的困惑,平日教学中,我最怕的就是古诗的教学。因为学生对古诗不甚感兴趣,每当上古诗时,不是一问一答,就是老师一言堂。但是当《望天门山》这首诗讲完后,却没有这种感觉,心反而里备感轻松。因为这节课我不光是在规定课时内讲完,而且在课堂上没有我反复冗长的讲解,多数是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认真回顾一下整个教学过程,有这样一个设计环节牵引着我和孩子们,让我感觉这首诗教下来很顺利。

备课时,我反反复复看教材参考,自我感觉这首诗比较难讲。怎样避免课堂上的一言堂,同时又要带动学生的兴趣呢?于是在教学初设计这样的导入语:李白的诗我们学了很多了,通过这些诗你觉得李白是个怎样的人?孩子们都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他是个豪迈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浪漫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大气的诗人;有的说他是个非常有才气、敢大胆想象的诗人等等,并随口背诵了许多以前学过的李白的诗,我没有想到的是孩子们还能例举这么多的诗来证明。我趁势说道:“没想到你们对于李白了解得这么多,下面就请同学们跟随李白去欣赏一段美景(望天门山的课件),欣赏结束后学生发出了由衷的赞叹。

接着让孩子们反复朗读《望天门山》这首诗,说说这首诗给你留下什么样的感受?孩子们结合诗人的风格,一下子就说对了这首诗的基调:壮观。我紧接着发问:你是从哪儿知道的?我对难点适当点拨,抓重点字理解这首古诗,感悟这首诗的非凡意境。让学生从“两岸青山相对出”的“出”字中体会诗人敏锐的观察力,精炼的语言,更让学生从侧面感受到天门山的形态美。这个“出”字,让学生真正融进古诗中,融进意境中,感受到诗人激越的创作情绪。在我的引导下,他们既说出了天门山的险,又谈到了楚江的波涛汹涌。轻轻松松学懂了这首诗。

反思这节课,我没有从以往常规的教学步骤教学这首诗,而是从诗人的风格上来作为突破口,既学了诗,又加深了对诗人的进一步的了解。看来学习古诗这种教学方法也是挺好的!

望天门山教学反思模板 篇10

《望天门山》是三年级上册第21课,25岁的李白第一次离开家乡,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当涂县的东西梁山时写下了《望天门山》这首诗。

学生没有亲身经历很难想象诗中描写的画面。为了解决这一难题,在孩子们充分的读熟古诗之后,我边讲解便用简笔画绘制了一幅两山隔江对峙、孤舟日边而来的画面。孩子们对古诗有了理解,当我再次让他们读时,吕嘉惠的举动引起了我的注意。她一边读一边加上动作,“天门中断楚江开”右手使劲向下猛劈,好似长江将天门山猛然劈成东西两半;“碧水东流”右手向前蜿蜒前行,“至此回”手腕回旋,这一动作仿佛让我真的感受到了长江之水滚滚东流,到此回旋的情景。“两岸青山相对出”将两只胳膊高高举起,掌心相对。

“孤帆一片日边来”左胳膊伸直,左手握拳好似一轮红日,右手做小船状从日边缓缓向胸前驶来。这一连串的动作既优美又生动。我让吕嘉惠做老师,我和孩子们一起边读边表演,孩子们不仅理解了古诗,而且很快就能熟读成诵了。看来,千万不能小看了这些小家伙,他们说不定就是我们的老师呢!

相关文章

  • 小班健康教学反思1000字(合集10篇) 教育为公以达天下为公。当老师即将教授新的知识点时,一般都会准备好教案,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更好的掌握上课时的教学节奏,你是否了解写教案应该包含哪些内容?也许以下内容“小班健康教学反思”合你胃口!大家不妨来参考。希望你能喜欢!...
    时间:12-23 小班教学反思    
  • [参考]学校教师教学反思模板10篇 教师的发言重在引导和梳理,即使是很有经验的老教师,也会在上课之前备好教案,在教案上设计好具体的对照比较表格,以利于学生对比记忆,教案应该包括什么内容?课件之家小编特别编辑了“学校教师教学反思模板”,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时间:12-23 学校教师教学反思    
  • 「必备」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反思1000字(通用7篇) 作为老师应该对教学内容持有谨慎的态度。每个老师都要准备一份适合自己的教案。教师借助教案能掌握本课程的教学大纲,怎样才能让教案实现教学活动?栏目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小学体育篮球教学反思,供大家借鉴和使用,希望大家分享!...
  • 「必备」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反思500字模板 要使小树成为木料需要很长的时间,而培养一个人成才则需要更多的时间。想成为一名优秀的老师,编写教案的能力必不可少。教案能让教学活动更为顺畅更为有效果,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在这里,你不妨读读体育与健康课教学反思,欢迎你收藏本站,并关注网站更新!...
    时间:12-20 体育教学反思    
  • 「必备」水果串教案反思1000字系列 课件之家主题阅读推荐:“水果教案反思”。兴学之本,惟有师范。当下一阶段的教学即将开始时,也是时候准备教案了,教案可以让学生更好地进入课堂环境中来,你会为写教案而头疼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水果串教案反思”,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时间:12-28 水果教案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