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课件资料 > 导航

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3-05-05

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反思集锦11篇。

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在知识和学生之间架起一座兴趣的桥梁,教案是教师备课用心一种方式。 教案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思维能力和技能,你知道我们写教案时要注意些什么吗?给大家分享一篇网络上非常优秀的“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反思”文章,也许本文能为您提供一定帮助!

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篇1

“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二年级学生在学习了表内除法“正好分完”的情况,再学习这部分“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也很容易混淆,学生在学习时存在一定困难。

在课的设计时,我首先创设了学生喜欢的分小棒的问题情境,想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我对学情的把握还不够,以为学生能通过表内除法的学习很快找出商,可部分学生还是很难找到。而且在教除法列竖式环节,由自己板演,学生缺少探索和共同探讨,对于竖式的认识,过分注重名称的认识,忽略了重难点的突破,特别是商的写法,要对着被除数的个位,在学生的练习中出错较多。同时对于学生的练习讲解过分重视过程,而忽略了学生的常见错误,应该把学生练习错误处板书于黑板,请全体学生一起纠正,避免学生在以后犯同样错误,以达到书写与答案的准确性。总而言之,我对本课重难的各个环节没有处理好,以至于在练习时出现种种错误。在今后应对于重难点多加研究,通过自主探索讲明重难点,进行相应练习突破教学难点。

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篇2

本学期学校督导二年级教学,我执教了《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这部分内容以前在三年级上册教学,现在调整到了二年级下册,对学生来说多少有一点难度。《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有:

1.我对孩子们的表扬、鼓励及调动比较到位,学生一整节课举手发言积极,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气氛愉悦,师生交流融洽。

2.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把草莓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草莓”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让学生动手用小棒摆正方形,并在小组内交流探讨余数与除数的关系,这个环节我还特意给每个小组打印了一份记录表格,记录同学们摆正方形的过程及算式,从算式中总结余数与除数的关系,学生总结出了除数比余数大的规律。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1.前面教学认识余数时用的时间过多,分7个草莓时可以不用小组讨论,学生自己动手摆,这样就能省出时间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2.教学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时,表格中的内容过多,学生操作费时,多数学生不会填表格中的除法算式,可以把算式再细化一些,不在这些地方费时。

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篇3

一、教学目标:

通过动手分一分、摆一摆,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有余数的除法,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初步培养学生观察、比较、综合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掌握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

1、笔算63。

指名笔算,反馈时请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及竖式中各部分名称。

2、分一分,说一说。

(1)把10根小棒,每2根一份。

(2)把10根小棒,每3根一份。

①请学生们动手分一分.回答以下问题。分成了几份,能不能分完?剩下的为什么不再分一份?

②根据分得的结果,分别列出相应的除法算式,说说算式中各部分名称,以及它们所表示的意思。

3、揭示课题。

在平均分一样东西时,结果无非是两种:一种正好分完,另一种分了之后不够再分成一份,有剩余的。但都可以用除法算式来表示,有剩余的情况就叫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如何计算有余数的除法。(出示课题。)

(二)新授。

1、出示例题,请学生读题。

(1)学生用小棒代替桃,按要求分一分。 指名请学生将分的过程完整地口述一遍。

请学生列式,(板书:73) 提问:为什么用除法计算,算式中的7和3表示什么?

(2)写出竖式,提问:分成了几份?也就说明?里面最多 有几个3 ?商写几?(板书)

提问:每3个一份,分成了2份,共分掉了几个?竖式中怎样算?3和2的积6应写在什么位置上?这个6表示什么意思? 7个桃,分掉了6个,还剩几个?那么在竖式中是怎样得到余下的l的?(完成竖式的板书。) 提问;在竖式中,1叫什么? (完成横式的板书 ) (3)请学生完整地说说竖式计算的过程。

2、(1)提问:算式中21表示什么意思?想一想:如果不摆学具,又怎样得到商2?(组织学生讨论,指名发表各自的想法。)

(2)小结:因为7里最多有2个3,所以这里商2比较合适。 提问:为什么要用最多?(因为余数表示的是剩下的不够再分一份的。)

3、教学试一试。

(1)出示试一试,请学生弄清题意。

(2)要求:能不能用刚刚学到的方法,找到合适的商呢?学生计算。 反馈时,说说自己的算法。 指出:在计算185时,可以想18里面最多有几个5,最多有几个?商就是几。

(3)出示:( 185的竖式 )提问:这位小朋友算的对不对,为什么? (余下的8里面还有1个5) 指出;商2,要减去2和5的`积10,余下的8里还有1个5,所以18不只有2个5,商2就小了。

出示: 提问:这样算对不对?为什么不对? 指出:商4,就要减去4个5的积20,不够减18里没有4个5,所以商4就大了。

小结:商2小了,商4又大了,那么我们怎样能找出合适的商呢?

(1)试一试中的185的余数3比除数怎样呢?

(2)通过观察,比一比这两题里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发现了什么?

(板书结语) 学生齐读。

1、第(1)题。

(1)读题,学生按要求动手分9根小棒。 提问:分成了几份,还剩几根?9里面最多有几个2,还余几?

(2)学生们根据摆的过程,填写竖式。

(3)提问;商4是怎样算出来的?表示什么?余数1呢?

2、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说说试商的过程。

(1)学生分组完成,指名板演。

(2)反馈时分别说说每题的计算过程。

比一比;每一组中上、下两题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比着说说是怎样得到商品的。

引导学生观察图意,弄清题意后,再填写。注意单位名称的不同。

五、全课小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本领?在计算有余数除法时怎样又快又准确地找到商呢?计算时应注意些什么?

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篇4

《有余数的除法》是人教版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这部分内容是从表内除法向表外除法过渡的桥梁,是学习多位数除法的基础。从教材上看,内容抽象,概念性强。在教材内容的安排上,一方面注重结合具体的情境,加强有余数的除法意义的认识;另一方面重视联系学生的已有经验和知识,学习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有余数的除法是本册教材的一个难点内容,尤其是有余数的除法的计算,这部分内容还是今后学习一位数除多位数除法的重要基础,这部分的知识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我们教研组把这部分内容作为本次集体备课的内容,开展了集体备课、听课评课、再二次上课等一系列活动。这次活动使我收获不小。

一、要让学生在真实的生活情景中学习数学

现实生活是学习数学的归宿,《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随时引导学生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到现实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以体会数学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价值。”因此,在设计教案之前,我认为如何联系学生的生活情景来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提高课堂效率的前提。为此,我以奖励小花引入教学,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就在我们的身边。

二、要让学生学会实践操作,体验知识的生产过程

科学家的认识过程是一种生产新知识的过程,而小学生的认识过程则是一种再生产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实践操作是学习知识最基本、最重要的手段和方法之一。只有给学生自由探究的空间,自由摸索的时间,自由发挥的舞台,自由展示的天地,他们的潜能才能最大地得到开发。我在这一堂课中有意识地采用操作实践等活动方式,让学生学好新知。例如:在引出余数概念时,是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来实现的。教学片段如下:

同学们将校园一角的23盆花全部搬到了教室,还是每5盆摆一组,最多可以摆成几组?

动手操作:你们是不是也能用学具代替23盆花来摆一摆。看看每5盆摆一组,能不能全部分完?还剩几盆?剩下的够不够再分一组?

学生通过摆发现不能正好分完,还有剩余,亲身经历分学具的活动过程中发现矛盾,当剩下的学具不够分时就产生了“余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然后再通过与例1的除法算式的比较,将整除和有余数的除法相结合,抓住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来组织教学,也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初步感知余数的概念。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在第一次授课时,由于在例1教学中用的时间过多,致使一些应该有的教学环节没有进行,比如有余数的除法教学后的巩固练习没有完成。在第二次授课时又急着赶时间,导致例1中除法竖式的教学不够扎实,有些同学没有掌握。另外,在两次教学的比较中发现学生的自学还是非常重要的,在第一次教学中学生自学后再学习除法竖式的写法,学生掌握较好,而在第二次教学中把这环节省去了,由教师直接讲授,有学生掌握的就不是很好。

当然,通过本次教学,我发现要上好一堂课,很不容易,比如学生学习新知的环节如何设计更加完美等,都有待于进一步改进。当我上完一节课,静下心来仔细想想,把它们都一一记录下来,成功的以及失败的,那都将是自己积累的一笔巨大地财富。

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篇5

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 3、在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中,初步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体验成功的快乐。 4、使学生在获取知识的过程中,积累观察、操作、讨论、交流、概括等数学活动经验,发展抽象思维。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1、使学生经历试商的过程,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掌握试商的过程,掌握有余数除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2、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发展应用意识。一、  创设情境,激趣引入同学们来到野外可高兴了,有的扎帐篷,有的采野果,有的采蘑菇……你们想去看看吗?二、  探索新知 1、出示信息图,引导学生观察。(1) 请同学们找找图中的数学信息,想一想根据这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生认真看图,找到数学信息后以小组为单位互相交流。  学生可能提出: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需要搭多少顶帐篷?(2)解决第一个问题:每人分4条,22条鱼可以分给多少人? 要解决这个问题,你准备用什么方法进行计算?请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请学生说一说自己的算式。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22÷4=5(人)……2(条)组织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每一部分表示的意义。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3) 教学竖式的写法。教师板书竖式 ,并讲解每一部分的名称。请学生在练习本上练习写竖式。提醒学生注意:各数位一定要对齐。 (4) 小组内解决:48个野果平均分给9个同学,每人分几个?小组讨论,写出算式,然后请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交流。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横式及竖式。师:说一说你们是怎样试商的?请学生交流自己的好方法。(5)观察比较:观察一下上面两道算式,你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回答:余数一定是比除数小的。 (6)请学生独立解决:需要搭多少顶帐篷?学生找到需要的条件,在本子上写出算式并集体交流。 2、练习巩固(1)自主练习1 ( )里最大能填几?这是一道试商练习。请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有错的学生改错,改完后请同位检查。(2)补充练习先摆一摆,再计算 ①  9根小棒,每2根一份,分了( )份,还剩( )根小组合作,全班交流。板书:9÷2= ( )……( ) ②  把11根小棒平均分成4份,每份有( )根,还剩( )根板书:11÷4=( ) ……( )再一次提醒学生注意:在做有余数的除法题时,所得的余数一定比除数小。 3、总结:同学们,你们真不错。这节课我们跟着图上的小朋友们一起去搭了帐篷,还学会了有余数除法的竖式的写法,课后请你们找一找在生活中哪些问题可以用我们今天学过的方法来解决?

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篇6

本学期学校督导二年级教学,我执教了《有余数的除法》这节课,这部分内容以前在三年级上册教学,现在调整到了二年级下册,对学生来说多少有一点难度。《有余数的除法》这部分学习内容是《表内除法》知识的延伸和扩展,两部分内容相互联系,前者是后者的基础,后者是前者的延伸。这部分内容也是今后继续学习除法的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本课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有:

1.我对孩子们的表扬、鼓励及调动比较到位,学生一整节课举手发言积极,学得轻松、愉快,课堂气氛愉悦,师生交流融洽。

2.通过直观形象的学具操作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

通过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活动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构建新的知识体系。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学生通过观察比较得出结论:把草莓平均分后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剩余,一种是有剩余。学生从“草莓”开始初步感知了“剩余”,到形成结论得出概念,突出了“剩余”的概念。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主要有:

1.前面教学认识余数时用的时间过多,分7个草莓时可以不用小组讨论,学生自己动手摆,这样就能省出时间探究余数与除数的关系。

2.教学余数与除数的关系时,表格中的内容过多,学生操作费时,多数学生不会填表格中的除法算式,可以把算式再细化一些,不在这些地方费时。

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篇7

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1、设计中的亮点:

⑴在情境体验中理解意义

学生的经验基础是:了解在生活中有很多把一些物品平均分后还有剩余的情况,通过平均分小棒的操作过程,让学生理解“余数”,并思考“余数”是怎么产生的,并激发联想,如果用我们学过的算式表示出来,该怎么办呢?就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一个从直观到抽象的过程。沟通分小棒与书写除法竖式过程之间的关系。

⑵在操作比较中探究方法

解决有余数除法,可以通过分小棒,画一画,列横式,列竖式,既得让学生理解它们之间的联系,还要比较这些不同算法之间的区别。特别是要让学生明白余数一定要小于除数。

2、教学建议:

⑴分小棒时,给学生的活动的时间多点;

⑵注意对竖式中各个数的含义的理解。

3、困惑:

22个野果,平均分给4人。每人分几个?还剩几个?这个问题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分小棒的时候情况也不止一种,教师该怎么更好的处理这个问题呢?

山亭徐庄建银希望小学闫先腾

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篇8

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但只限于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的情况,

1.理解整除及有余数除法的意义,掌握有余数除法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通过观察、比较后,弄清整除的意义。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并从中体验到探究的乐趣。

4.能够主动思考,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

一、基本练习。

(电脑显示)52÷8= 24÷3= 25÷3= 8÷2=

10÷4= 38÷2=

1.集体订正。

2.师:请学生根据各题商的结果,将这些除法计算题进行分类,每类商有什么特点?把你的想法和小组同学互相说一说,并在小组内选出一名记录员,将研究的结果记录下来。

学生回答后出现分类情况。

(电脑显示)商没有余数为24÷3=8,8÷2=4,38÷2=19;商有余数为52÷8=6…4,25÷3=8…1,10÷4=2…2。

二、谈话导入。

在我们学过的整数除法中,商有两种不同的结果,一种是没有余数的,一种是有余数的。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再对它们进行深入的研究吧!

三、新授。

师:(电脑显示)让我们先来观察这类除法算式。它们有什么特点呢?请在小组内研究研究。(四人小组代表发言。)

学生回答可能会出现以下两种情况:

生1:被除数、除数、商都是整数,而且商没有余数。

生2:我们组不同意他们的看法,我们认为被除数、除数、商应是自然数。

师:现在出现了两种不同的意见,同学们同意哪一种呢?

生1:我不同意第一种意见,因为整数包括自然数和零,而除数是一个非零的数,所以除数不能是整数。

生2:我不同意第二种意见,因为如果被除数、除数、商都是自然数,那被除数和商就不能是零吗?

师:像这样,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是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第一个整数能被第二个整数整除。(板书)

看书第78页,齐读“什么叫整数”,并完成“做一做”。

师:“做一做”除法中的'第一个数不能被第二个数整除的情况,它们有什么特点?同桌互相交流一下。

学生回答。

师:这就是“有余数的除法”。(板书课题,电脑显示有余数除法的算式。)

学生思考后回答。

师:前面我们学过除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你们记得吗?有余数除法各部分之间又有什么关系呢?让我们一起来观察。(电脑显示:48÷5=9…3)

学生回答后,板书有余数除法的关系式。

师:现在我们就运用它们之间的关系,来完成第78页的“做一做”。

师总结:对,将你们所说的结合在一起,就是我们今天所学的内容。

五、巩固练习。

(1)一个整数除以另一个不为零的整数,商是整数而没有余数,我们就说( )能被( )整除。

(2)因为28÷4=7,我们就说28能被( )整除。

(3)在有余数除法中被除数=( )。

(4)( )÷3=8…2。

2.完成“练习十六”中的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订正。

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篇9

1. 使学生掌握有余数除法的书写方法,知道各部分的`名称。

2. 理解各部分的含义,能够比较熟练的笔算有余数的除法,进一步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3. 让学生逐步养成书写工整,计算仔细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有余数除法竖式各部分的含义,以及用竖式计算有余数的除法的方法。

1. 我会填,在括号里最大能填几?

2. 我知道用竖式计算过程中应注意什么?

20÷4= 30÷6= 35÷7=

二、自主学习:

1. 请同学们仔细观察,看看途中小朋友在做些什么?在他们分工合作安排晚餐和搭帐篷的活动中,你能发现哪些数学信息?结合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2. 自己试着列算式。

(1)用竖式计算的正确格式。

(2)在竖式除法中如何试商?

(3)在(转 载于: 海达 范文 网:有余数的除法竖式教学设计)竖式中“商与除法的积”是什么意思?

(4)在竖式中被除数里减去商与除数的积,剩下的是什么?

2. 比较22÷4与20÷4的竖式的不同之处。

3. 小组内交流回报。

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篇10

1.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用自己的方法试商,知道余数应该比除数小。

2.能运用有余数得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应用意识,继续与他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想法。

3.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数学的意义与作用,进一步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培养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习惯。

重点:掌握有余数除法的计算方法,能用相关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难点:学会有余数除法的试商方法,理解余数为何要比除数小。

1.星期天,红红的妈妈买回来了6个桃子,她请红红把这些桃子放在盘子里,要求是这样的:6个桃子,每盘放3个,可以放几盘?有剩余吗?

请你用手中的学具代替桃子,帮助红红放一放,然后列出算式,用竖式计算一下。好了的小朋友可以在小组里和小朋友交流交流。

1、如果红红的妈妈买回来的桃子不是6个,而是7个,按上面的要求放在盘子里,可以放几盘?有剩余吗?还剩几个呢?

也请你用学具分一分,再用除法算式把这种分法表示出来。在小组里说说、交流,随学生回答板书:7÷3=2(盘)……1(个)

1个是什么数?

师小结:7个桃子,每盘放3个,放了2盘,所以商2,剩下1个不够分了,所以余数是1。你会用竖式把分7个桃子的情况表示出来吗?

2.请你和同桌小朋友合作,试一试。(学生在尝试的时候,教师要注意巡视,及时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

3.指名板演。(选择板演的学生最好是将出现错误的各种情况都反映出来。)

4.交流。让板演的学生说说竖式计算中每一步的含义。

5.如果不摆学具,你是怎样想到商2的?(鼓励学生有不同的想法。)

6.小结:试商是有余数除法中最关键的一步,小朋友要动脑筋,找到合适的商,当然特别要注意的是余下的不能再分。

1.刚才的学习我们班有5个小朋友表现特别棒,这里有18个气球,如果把这18个气球奖给他们,请你们算一算,平均每人可以奖几个?还剩几个?

请你列出算式,并用竖式表示出来。

完成以后在小组里说说你是怎样找到合适的商的?

2.交流。

3.如果把这些气球平均奖给7个、8个小朋友,这时他们每人拿到几个气球?还剩几个气球呢?请你任意选一种在小组里说一说,并写下来。

4.请仔细观察这些算式中余数和除数的大小,你有什么发现?交流,学生自由说。

1.分一分。

“想想做做”第1题。由每组的组长负责,先用小棒分一分,完成填空;然后进行竖式计算;最后在方框里填上商和余数。

2.比一比。

“想想做做”第2题。请小朋友选择其中的3题,比一比谁做得又对又快。

3.“想想做做”第3、4题。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说说图意。

(2)根据图意,填上除数。

(3)列竖式算一算,填上商和余数。

(4)同组交流。

1.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对今天的知识,你觉得哪些地方需要特别注意的?

1.让学生结合具体实例,进一步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

2.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

3.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重点:帮助学生加深理解有余数除法的意义,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运用这些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申请书范文网 SQ158.CoM)

1.摆一摆,填一填。

填:( )根小棒,每( )根一堆,分成了( )堆,还剩( )根。

填:( )根小棒,平均分成( )堆,每堆是( )根,还剩( )根。

2.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1题。

(1)让学生看图独立完成填空。

(2)汇报交流。

先校对结果,然后说说每个算式表示的具体含意义。

1.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2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4道竖式的计算,请4名学生板演。

(2)讲评。

校对结果,并让学生说说你是怎样想到商的。

2.完成第5页“练习一”的第3题。

(1)先让学生独立判断,找出错误原因,并进行改正。

(2)同桌交流。

在交流中,帮助个别学生找出有错误的题目,并让其独立改正,再次强调余数要比除数小。

3.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4题。

(1)先让学生独立完成4道竖式的计算,请4名学生板演。

(2)讲评。

校对结果,并让学生说说是怎样想到商的,帮助学生进一步掌握试商的方法。

4.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5题。

(1)启发学生根据题列出算式。

(2)用竖式计算出结果,独立完成。

(3)汇报交流。

5.完成第6页“练习一”的第6题。

(1)出示第6题画面。

(3)小组里说一说。

(4)全班交流。

让学生体会有余数的除法与过去学过的表内除法之间的联系和区别,让学生学会一些灵活试商的方法。

1.让学生运用有余数除法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2.让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获得成功愉快的体验,锻炼学生克服困难的意志,建立自信心。

重点:引导学生把学到的数学知识运用到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去。

难点:让学生在经历“实际问题―数学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过程中,获取有关的数学知识,促进抽象思维的发展。

2.口答。

(1)29里面最多有( )个7。

(2)25里面最多有( )个4。

(3)54里面最多有( )个8。

(4)70里面最多有( )个9。

3.完成第6页“练习一”第7题。

(1)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让3名学生板演。

(2)讲评,让学生说说有余数的4道题是怎样想的。

1.完成第6页“练习一”第8题。

(1)观察画面,说说图意。

思考:有几个大蘑菇?有几只小蚂蚁?蚂蚁应到哪里去躲雨?

(2)根据学生的回答,先让学生计算出每道算式的结果。

(3)再按蘑菇上的提示,各自把这些算式进行分类。

(4)全班交流。

校对。问:余数是1的算式有哪些?余数是3的算式有哪些?没有余数的算式有哪些?

2.完成第7页“练习一”第9题。

(1)引导学生看懂题意。

(2)让学生在方框里填上最小的除数。

(4)全班交流。

3.完成第7页“练习一”第10题。

(1)让学生认真观察每幅图,明确图意。

(2)让学生各自根据图意,列式计算,请4名学生板演。

(3)全班交流。

让学生说说每题除法算式及商、余数的意义。并思考讨论:最后一题求得商是2次,为什么却要3次才能运完?

4.完成第7页“练习一”第11题。

(1)出示第11题画面,让学生仔细观察,弄清题意。

要求学生同桌间说说图意。

(2)全班交流。并且回答:一共有多少个小方块?小兔想搭的正方体是由几个小方块搭成的?

(3)根据图意,列式计算,并校对。

5.完成第7页“练习一”第12题。

(1)让学生各自想一想,填一填。

(2)小组交流,并思考:还有哪些不同的填法?比一比,哪组同学填出的不同算式多?

1.能运用有余数的除法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考的过程和结果。

2.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帮助学生获得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直接经验,发展搜集信息、处理信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仔细观察、积极思考的习惯。

1.出示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同桌交流,互相说说看到了什么?

1.独立思考:根据场景图中各班的信息情况,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或从中你能知道些什么?

2.小组讨论。

3.汇报交流。

4.各自完成第8页中的填表。即把每班植树的棵树填入表中。

5.校对,并说说你是怎样计算的?

1.出示第9页场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

2.独立思考:场景中需要我们解决哪些具体问题?一共有几个?怎样解决每个具体问题?

3.小组讨论解决这些具体问题的过程和方法。

4.全班交流。

(1)让各组汇报各自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并引导其他各组学生对其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进行评价。

(2)追问:解决这些问题,都需要知道并利用到什么条件?

2.交流汇报。对有创意的问题,给予充分肯定和鼓励。

3.让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问题进行解答。

4.校对,并说说是怎样解答出来的。

2.选择一些有意义的问题,让学生各自独立解答。

3.汇报交流。

有余数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篇11

《有余数的除法》是表内除法的延伸,教学中我为学生搭建自主学习、主动建构知识的平台,把理解有余数的除法的意义作为教学的主线,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余数,认识余数。根据儿童的年龄特点,通过直观形象的教具展示、学具操作、自我探究等形式,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通过自己的努力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来构建新的知识体系,给学生以成就感。恰如其分地体现了新课改的教学理念。

同时课堂中培养了学生各方面的能力。整节课多数是让学生在动手中认识余数,得出结论。创设小精灵聪聪获奖分10支铅笔为契机,既让学生懂得了成功应与伙伴同享又通过具体操作如何分10支铅笔(小棒),在学生动手操作感知:每人分3根,可以分3人,还多1根。突出了“剩余”的概念,培养了学生初步的观察、操作和比较能力。为下面进一步学习余数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在认识余数后引出除数比余数大时,作为拓展题引导学生去发散思维,在掌握口算有余数的除法后,通过让学生计算,逐步发现不断的改变被除数,这里数字取了比较小的数,如10÷3、11÷3、12÷3等,被除数变大,余数也跟着变大,不过不管被除数怎么变,余数始终比除数小。整节课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真正参与了活动的全过程,借助动手操作活动让学生形成数学概念。在自主、合作、讨论中学生自己去交流、去沟通、去互动、去思考,使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获得了“余数”概念的表象支撑,为抽象出“余数”概念打下了基础。

对教材作了一些的处理。教学时联系前后的知识,如从复习旧知引入,而最后的拓展就是为后节课的教学铺垫,从动手操作再到口算,让学生不仅存知道余款数必须比除数小,也明白余数为什么不能大于或等于除数。

但是这节课在实际教学的过程时,对比反复撰写的教学设计来讲,还存在着很多的不足。如:

1、导入从复习旧知入手。学生很快能做出来,但在后面的练习时学生不能很快的口算,课前应该多做这方面的练习。

2、在学生动手操作后,应该让学生充分的说,多让学生说,从学生描述的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过程,重视学生的思考过程,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描述自己的想法及动手操作的流程,培养学生用数学语言来描述。可能与周一第一节课有关,学生还没有从假期中回到课堂,所以整课堂显得沉闷了一些,有的同学对了老师抛出的问题知道答案就是不敢说,不想举手,但老师点名叫到还能答上来,这使我在教学中把我推到了被动的角色,本应是导演,可是没有导好整出剧,使们临时改变角色,不得不成为了临时演员。这是我在以后的教学中面对三年二班同学棘手改进的,这令我产生了深深的思考。我想我会探索出一条适合我和学生共同成长的教学之路。

相关文章

  • [推荐]除法竖式计算教学反思通用版模板 办公的很多事情就是拟写文档,范文是我们写作好参谋,好助手!只要手机有网络就收藏范文。怎么样才能找到不错的范文呢?你不妨看看除法竖式计算教学反思通用版模板,供你参考,希望能帮到你。这是这个学期开学后的第一课,又有一定的难度。本节课的教学目的有两个:一是通过摆小棒的活动抽象出除法竖式的书写过程,使学生体...
  • 二下除法竖式教学反思(合集7篇) 课件之家专题“除法竖式教学反思”为你推荐以下内容。万事提前做好周全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在规划设计教案的过程中一定要确定教学模式。教案可以帮助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如何撰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我们为你整理了以下的“《二下除法竖式教学反思》”,欢迎阅读,希望你能阅读并收藏!...
    时间:01-29 除法竖式教学反思    
  • 余数除法教学反思系列 有价值的教学是学习方法的传授,作为教师就要极其认真的准备好一份教案课件。在教案上设计好具体的对照比较表格,以利于学生对比记忆。课件之家小编特别整理来自网络的余数除法教学反思,通过本文希望能帮助到您!...
    时间:02-25 余数除法教学反思    
  •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集锦 课件之家内容专辑推荐:“笔算除法教学反思”,敬请浏览。小编收集并整理了“笔算除法教学反思”。作为杰出的教学工作者,教师的成长离不开教案写作。教案可以帮助教师确定好课堂的重点,难点,疑点。欢迎阅读,希望你能够喜欢并分享!...
    时间:02-08 笔算除法教学反思    
  • 化学式教学反思(篇五) 大家或多或少文档写作是比较头疼的吧,觉得困难时,不妨去网上找些类似的范文借鉴,范文里有太多可挖掘的、我们可学习的地方,你还在查阅这些范文嘛?经过收集并整理,小编为你呈上化学式教学反思,但愿对你的学习工作带来帮助。教师最大的幸福就是把一群孩子送往理想的彼岸,老师在上课时会随身携带一份好的教案。写教案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