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之家

导航栏 ×
你的位置: 古诗词网 > 小学课件 > 导航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

发表时间:2023-02-01

「课件收藏」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其四。

课件可以拓展老师的思维。作为教师准备一份优质的课件是很有必要的。关于好的课件要怎么样去写呢?根据你的需要,小编精心整理了「课件收藏」 六年级数学教学反思其四,为方便后续阅读,请你收藏本文。

我们以前用的教材,一般讲完一个概念、一条法则,接着讲一两个例题,然后让学生模仿做几个练习。这种教材有两点不足,一是从知识的传授来说,教材虽然重视知识的系统性,但平铺直叙,知识内部联系不紧密,有些知识跨越程度比较大,形成大大小小的一些教学难点。二是从能力的培养来说,教材中练习的分配是分散的、孤立的,技能的迁移性差,难以形成能力。

我对小学数学教材进行改革,是分两步走的。第一步,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儿童智力发展的规律,突出教材中那些最基本的概念、法则和原理,并以此为中心,从纵横两个方面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合,把所有有关的、有联系的知识串联在一起,做到有纲有目,使之形成为一个新的比较好的知识结构。第二步,根据培养数学能力的需要,自编能力训练的教材,充实到新的知识结构中去。改革后的教材,把能力训练的教材,作为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知识与能力紧密结合的新教材。它既有利于知识技能的教学,又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能力。

小学数学的最基本的概念,就是指那些在知识与技能的网络中,带有关键性的、普遍的和适用性强的内容。如加法的概念、同样多、差的概念、乘法的意义、小数的意义、分数的意义、倍的概念等等。抓住这些最基本概念的教学,就能使知识产生广泛迁移,使学生学习起来容易理解,同时也有利于记忆。前面谈到从纵横两个方面对知识进行重新调整和组合,在“纵”的方面,就是按照知识的纵向联系,归结为计算和应用题两条线,并使两条线的`知识密切联系、互相渗透。基本的概念、法则、原理和数学能力是线上的中心环节。抓住这些中心环节,整条线就带动起来了。例如,百以内加减竖式计算法则,在计算这条线上,它是一个基本计算法则。重点学好百以内加减竖式计算法则,以后学习万以内、多位数加减计算时,学生就可以运用旧知识比较容易地掌握新知识,这就是知识迁移的作用。

在“横”的联系方面,就是把教材中有横向联系或互逆关系的知识,编排在一起,形成许多大大小小的“块”。例如,把十一类一步应用题组成一大“块”,把多位数加减与小数、分数、百分数加减,多位数乘除和小数乘除、分数和百分数应用题等分别分成不同的“块”。十一类一步应用题这一大“块”,又分为四小“块”,即把原教材中属于“求和”、“求剩余”的内容编为一块;把属于比较两个数多少的应用题编为一块;把属于“求相同加数的和的乘法应用题和相应的除法应用题编为一块;把属于比较两数倍数关系的应用题编为一块。然后以基本的概念法则为中心,一块一块地进行教学。例如比较两个数多少的应用题,这一小块内容,“同样多”和“差”的概念就是学习这一块知识的基本概念。

这样以基本概念、原理、法则为中心,从纵横两个方面对原教材从结构上进行了调整和组合,形成了一个新的教材知识结构。

小编推荐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简短1000字精选


课件可以让同学们很容易的听懂所讲的内容,好的课件可以让学子更清楚理解老师教育的知识、那老师应该从什么方面去写课件课件?请你阅读小编辑为你编辑整理的《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简短1000字精选》,更多相关信息请继续关注本网站。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简短【篇1】

优点:

教学“圆锥的体积”一课,重点是体积公式的推导。公式导出后,如何进行计算应用。我让每个学生都经历“猜想估计———设计实验验证———发现算法”的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适当的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设想探究等底等高的圆锥体和圆柱体体积之间的关系,圆锥体体积是圆柱体体积的三分之一,从而推出圆锥的体积公式——V=1/3Sh,这样,就有一种水到渠成的感觉。然后,利用公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加深学生印象。

不足:

1、学生对公式推导过程理解有困难,对圆锥体体积计算公式中“1/3”的理解不深入,虽然学生的学习用具是固定的,但是他们所采用的方式却是不一样的,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思维方式。

2、在计算的过程中,运用公式计算时往往丢失“1/3”,单位名称用错,体积单位用面积单位。

再教设想:

1.为了避免单位名称的错误,可在课前复习中设计单位换算的填空题,辨析题等。例如:1立方米=——立方分米=——立方厘米,100平方厘米=1立方分米。

2.在学生利用学具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时,应放手让学动手动脑自己解决,但动手之前一定要把任务布置清楚,让孩子们自己发现圆锥与圆柱体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圆锥的体积公式。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简短【篇2】

一、成功之处

税率目前学生接触得不多,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这一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不断提问,甚至很多同学提到了怎样确定是否达到纳税标准?买什么东西是需要纳税等现实问题,以至于一不小心便会扯远!但我们老师要明确的是:这节课的重点是运用我们所学的百分数来解决一些简单的税率问题,使学生明确税率问题与百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了解到税收的多种形式以及多种解决方法。课堂上于数学与生活是这几节课的一大特色,于是在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现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求知和探究欲望。相较于上一节“成数”中遇到的种种令他们觉得困惑、棘手的现状,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简单轻松多了。

二、不足之处

通过作业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计算税率都很熟练,直接用收入乘税率得到应纳税额或是(总收入-免征税额部分)乘利率得到应纳税额等问题都会解决了,但灵活运用却还不足。在课堂作业本中出现了以下错误现象:

1.在购房时,根据房屋性质和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税率计算出应纳契税这种现实问题中,有些学生读题不认真,选择税率不当导致错误;

2.营业额的5%是营业税,而营业税的7%又是另一种税,求另一种税时,有些学生不太理解题意,读不懂其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式,即使做出来了却不能准确表达解题思路,处于似懂非懂的未掌握状态;

3.告知税后所得金额、税率以及免税额,求总收入:

A、用方程:总收入-税额=所得金额;

税额=(总收入-免税额)乘税率

利用这两条等量关系式来列方程解答;

B、用算术法:总收入-免税额=应纳税部分的收入;

三、改进措施

应纳税部分的收入的14%为税额,86%即为个人所得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的金额先计算出来(实际收入-免征税额),用量率对应求出应纳税部分的收入,再加上免征税额即为总收入。这道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不理解实际所得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确这个税率是指谁的百分之几,更没有画图来分析题意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同学都没能解出这道题,同时也显露出他们掌握层次过低、不能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的问题所在!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简短【篇3】

小组合作学习方式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有更多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互相交流的机会,重要的是要使合作建立在学生个体需要的基础之上,课前我布置了任务,进行了调查统计,真正为学生的合作学习做好了准备。课上我让学生将小组里统计的结果汇总,这样就给学生的合作学习提供了需要,也让学生初步体验到了统计的必要性。整节课我都为学生创设了合作型的教学情景,在对统计结果分析时,先让每个学生对自己的统计结果进行分析发现问题在将统计结果和其他人的进行比较,只有学生进行独立的思考有了交流的需要,合作学习才是最有效的,最有价值的。

学生在汇报自己的统计结果时,会发现一些有价值的东西。教师能及时让学生对所提问题或建议做出决策,需要教师善于把握教育时机,以便学生对发现的问题做进一步思考,教学中我没有一味的关注学生的知识技能,而是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态度,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变化,关注学生对待事物的看法,整个教学过程我能注重学生合作技能的培养,如:注意听取,注意比较和反思,注意独立思考。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简短【篇4】

上周六的数学公开课上,和孩子们一起合作了《常见的量》这节课。这节课是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总复习中数与代数领域的内容。本节课是在学生认识长度单位、面积单位、体积单位、容积单位、质量单位、时间单位、人民币单位的基础上编排的。教材主要利用刘翔和唐功红的比赛成绩导入。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量及其单位的实际意义。为孩子们学习化学、物理、立体几何奠定基础、建构能力!

通过课堂时间活动,我发现,孩子们在“上网百度搜索”情境下学习特轻松。从孩子的内心需求出发,在课堂实践活动中,百度体育健儿中激发了孩子的兴趣,点燃了孩子的激情,营造了课堂氛围,有了以上动态生成,我更有信心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计量单位,及时唤醒孩子的大脑。让学生感受整理常见量的必要性。整理的欲望就会逐步传输到大脑深层。孩子的智慧会在整理方法中碰撞出火花,有了方法,我就放手让孩子们在小组整理、汇报交流中进一步感受常见量的实际意义和各自之间的关系。在各小组整理的基础上,老师做二次整理,一张完美的知识网展示在孩子面前,孩子们的脸上写满了合作的成果以及集体的力量。 “去百度搜索常见量问题”的环节成为知识的超市,孩子们在超市里自由的挑选喜欢的问题。滔滔不绝的理由层出不穷,智慧的补充波浪起伏,孩子们在愉悦的情境中感受生活中的数学,欣喜若狂。 孩子们在老师留出的空间里自由呼吸、自由对话、互助交流。为了孩子们的快乐成长,我想继续做下去!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简短【篇5】

一.教学设想

分数除以整数是分数除法教学的起始课。通过这一内容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根据新的教学理念和学生的认知基础与年龄特点,在设计本课时主要突出以下几点:

⒈在注重算理和算法教学的同时,体现估算。

《数学课程标准》对计算教学有明确的要求,即淡化笔算、重视口算、加强估算。分数除以整数是学生继续学习的重要基础,在教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在现行教材中对估算意识的培养还未凸显出来。针对这一现象,我力求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融入教学,在课堂上形成具体的教学行为,从而加以体现。

⒉以探索为主线,鼓励学生算法多样化。

学生是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将更多的时间、空间留给学生,是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意识的重要途径之一。从问题的提出,就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索和交流的数学活动中来。在探索的过程中,教师尊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允许不同的学生尽可能地从不同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知识与方法解决问题。

⒊让学生充分评价和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引导学生加以评价,加强反思。当学生探索出多种算法后,学生给予恰到好处的评价,学生就会随时深入思考,同时也能反思每一种算法是否更具有一般性,普遍性。

二.课堂实录。

⒈直接揭示课题。

师: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除法的意义,并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能写出除法算式的商。如,那么有4=,到底怎样计算4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数除以整数。板书:分数除以整数

⒉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请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

生:红毛线。

师:对(同时把这根红毛线贴在黑板上)凭借你的眼力,说说这根红毛线大约有多长?

生:(进行估计并说出数据)60厘米、75厘米、83厘米

师:你们的眼力真棒!离这根红毛线的实际长度就差一点,想知道它有多长吗?

生:(大声地说)想。

师:我用分数表示这根红毛线的实际长度:米。小数表示是几米?板书:米

师:如果把这根长米的红毛线平均剪成两段(教师用粉笔画一道),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每段长几米?(板书:每段长几米?)

师:怎样列式?

生:2

师:教师板书:2问:你估计一下,2的结果是多少?

(教师找学生说)

师:下面,请同学们带着自己提出的问题来研究2怎样计算,并检验估计的结果是否正确。

⒊探究与交流。

⑴学生独立研究或小组合作研究。

⑵汇报交流

师:谁愿意到前面把你或你们研究结果展示给大家看?

生1:我是先把算式中的分数化成小数后再计算的,算式是:2=0.82=0.4(米)。

生2:我是通过画图的方法,知道每段长米。(图略)

生3:我的算式是2==(米)。我是这样想的:米是4个米,把4个米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米,也就是米。经过验证2=,是对的。

生4:我是先根据商不变的性质将算式转变成整数除法后再进行计算的,算式是:2=410=(米)

生5:我是这样想的,把米平均分成2份,求每份是多少米,也就是求米的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列式是=(米)

师:有什么问题吗?

生:为什么2=呢?

(学生小声讨论,后有个别生举手)

生:我能用商不变的性质,把除数变成1就可以了。

师:你能把你的想法写出来给大家看吗?

生:我是这样想的2=()(2)=()1=

(教师组织学生感悟,确实学生明白了)

⒋分析与概括。

师:大家在计算2时,开动脑筋,想出了这么多的方法,对于这些方法能否计算分数除以整数这类题呢?谈谈你们的看法。

生1:我觉得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比较简单。

生2:我认为分数化小数的方法也挺简单的,但有时候小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如2。另外对于分子除以整数的方法也这样的。

生3:我同意他的说法,补充一点是用商不变的性质做题也不简便,所以这些方法都能解决问题,但很麻烦。

师:我同意大家的看法,其实画图也是一种好的方法,但有时候用画图的方法也是麻烦的。那么,在这些算法中你将选用哪一种方法计算分数除以整数呢?

生:(齐答)把分数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做。

师:谁总结一下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用自己的话来概括。

生:分数除以整数,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生:我补充一点,分数除以整数(0除外),等于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师:这是一种较为简便、应用广泛的方法,但有时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题时要合理灵活地选择计算方法。

⒌质疑与反思。

师:对于这些方法,尽管大家的思维角度不尽相同,但是基本的想法是相同的,想一想我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

生:用学过的倒数、商不变的性质解决的。

师:对。用一句话概括就是运用旧知识解决新新问题。这是一种很重要的学习方法。

⒍实践体验(略)

三.课后反思。

整个教学是成功的,具体表现在:学生始终以积极的态度投入每一个环节的学习中,在主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对2的算法有了具体的认识,且分析思考出分数除以整数的一般性计算法则。

反思整个教学过程,我认为成功的关键在于学生是通过自主探究获得知识的,具体分析如下:

⒈研究学生如何学比研究教师如何教更重要。

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已有的知识和学习经验作为基础,因此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基础和学习经验就显得格外重要。我认为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基础在于以下几点:分数与小数的转化;分数的意义;分数乘法的意义;倒数的知识;商不变的性质等。这些知识在以前的学习中,学都有了足够的掌握。有了上面的分析基础,我觉得把研究新知识的权力教给学生,是完全可以的。

⒉对整个教学设计有了创新之举。

(1)学习内容来自于生活。

这节课中,选择了生活中打毛衣用的红毛线,用它作为研究问题的着眼点,让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猜测和思考,创设了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情景。看的出来,学生对红毛线的实际长度大胆地进行估测的过程,是极感兴趣的,参与的热情破高;教师借此,用分数表示这根红毛线的实际长度,并动手操作把它截成相等的两段,让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同时再一次让学生估计2的结果,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要求的学生的数学学习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这一理念。

(2)解题方法来自于学生。

面对新知识的学习,不是教师去讲解,而是让学生自主探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这为学生提供了充分的学习空间,学生的思维是发散的,学生的方法是多样的。学习活动中,学生自己去思考、去经历、去交流,对2的研究确实很到位,想出了画图的方法和计算的方法,而且计算的方法不唯一。从研究的结果看,说明学生有很强的求知欲,有去经历学习过程、探索过程的强烈热情,这是学生个体的需要,也是张扬学生个性的过程。这一过程恰恰体现了学生们具有学习的主动性和主体意识。

(3)评价与反思的过程,让学生有所悟。

学生从各自的数学实际出发,用不同的学习经验和知识基础,对2的探讨出现了多种不同的思维方式:有的学生将题目中的分数化成小数后再相除;有的学生利用商不变的性质将题目转化成整数除以整数后再计算;有的学生想到把分水除法转化成分数乘法进行计算,等等。当学生出现这些方法,教师要求学生把这些方法放在分数除以整数的背景下分析,课堂上学生确实具备了这样的本领,能够对每一种方法进行评析。在学生们的互相评价中,引发了对所学知识的更深思考,同时学生反思出这些方法都是运用旧知识解决的,教师并告诉学生这是一种很重要的思考方法。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能够体验和感悟到学习数学的科学方法。这对学生今后的学习和发展非常重要。

⒊进一步思考的问题:

探究的主体是学生,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和动手实践获取新知识、学会学习是教师们共同认可的。但在教学设计和实施过程中如何找准教学的起点,如何给学生充分的探究空间,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地进行研究、讨论和交流,从而获得真正的数学知识,同时使能力的培养、情感态度价值观都得到和谐的发展仍然是我们进一步探讨和研究的问题。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简短【篇6】

《比例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材上的例题是应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再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列方程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也为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上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在这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进行判断。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活动。在探究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出示了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采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探索发现,总结出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采取让学生把解题思路向同学们汇报共同分享解题思路过程中,即让没能解决了的学生们能懂问题的解决方案,还让学生有了展示自我

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交流活动与探究活动及汇报展示活动始终在进行着,使数学活动更具有实效性,更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1、学生的探究活动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也有个别学生参与的不好,缺少组织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2、课堂内容安排过多。本节课的教学安排了两道例题,在学生探究时才发现学生对用比例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存在困难,最后导致了学生的练习时间没有了。课堂内容的安排应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思维习惯。

3、学生习惯于用算术法解决这类问题,很难接受用比例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把学生从传统的算术方法中释放出来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习惯是难以改变,一种新的思维的注入是需要时间去改变的,所以对于用比例来解决问题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经常提到,去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习惯。

4、差学生存在当堂课没解决了的问题,课下不能主动去寻求解决办法,就把它变成永久性问题。这类学生我安排了好学生当他们的老师,课下进行辅导其存在的问题,监督其按时完成练习和作业。

5、课前五分钟汇报展示的活动形式还应进一步改进,先由差生板书展示解题过程再由优生汇报解题思路和过程,逐步发展为人人都能板书展示,语言汇报解题思路及过程。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简短【篇7】

本节课是学生初次利用列方程来解决实际问题,应首先从例题上引导学生观察,从而发现例题与之前所学的方程有所不同,之前列方程时题目中未知数x已经有了,直接看出x表示那个量,而例题中并没有x,从而引导学生了解到,要列方程必须把其中的未知量假设为x,从实际中让学生发现列方程解决问题时有设为x的必要,不至于出现在列方程时不写解:设的情况。

另外教材只要求掌握未知数不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的解法,在练习时,如:练一练第1小题,学生中很多人列出了这样的方程:36-x=2.5,方程列的是没有任何问题的,但是应该怎么解呢?是否该向学生讲解方法?还是让学生把此方程改成教材要求的那样的方程?如果要改成教材要求的方程,那就是在向学生传达这样的思想:这样的列法是不被认可的,那么以后在学习未知数是减数和除数的方程时,学生的思维那不就和现在冲突了吗?希望有人能解释!如果需要向学生讲解,那该怎么讲解?讲解到什么程度?而且类似的问题在其后的练习中不断的出现,困惑中!!!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简短【篇8】

新课标把学生的学习方式的改变放在了相当重要的位置,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因此在教学中,我们就应该创设平台,创造和谐、轻松的课堂氛围。

书本的例题是列式计算14/153/10接着又问:会计算吗?学生们又说:会。接下来先请学生独立计算,然后再四人小组合作交流自己的计算方法。汇报结果时,有的小组说因为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的计算方法都是等于乘以这个数倒数。我们认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也等于乘以这个数倒数。所以14/153/10=14/1510/3=28/9(平方米)有的小组说我们把除数是分数的转化成整数,然后再进行计算,14/153/10=(14/1510/3)(3/103/10)=28/91=28/9(平方米)

通过交流讨论,最后得出分数除以分数的计算方法是除以分数等于乘以这个分数的倒数。然后,再和前面学的整数除以分数,分数除以整数联系起来,得出统一适用的分数除法的法则是甲数除以乙数(0除外),等于乘以乙数的倒数。

在这一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尊重,他们从被动的接受知识变成了主动探索,合作探索新知。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参与讨论,在讨论中享有发言权,可把自己的观点,想法告诉同学们,同时也可以倾听其他同学们的意见。通过两次小组合作交流,使学生在更深层次上认识所学的内容,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简短【篇9】

周一上了《反比例的量》,周末已经布置学生回去预习,所以上课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预习情况,提出了三个问题:反比例的意义是什么?判断两种量成反比例的关键(重要条件)是什么?你能举出一个成反比例关系的例子吗?不出我的预料,学生很多卡在了第三个问题。学生周末有的会放松自己,有大半不过关,当然这里包括了已经预习的,但是已经忘记了的。少不了他们要写反思,从他们的反思看,有很多是因为回答不出我提出的某个问题而不过关的,有的是周六预习而周一忘记了的,有的只是马虎看了一下课本??

虽然预习情况不如人意,但是上课的效果还是比较好,同学们听得很认真。通过检查,由于学生已经意识到自己的弱点了,所以当提出三个问题后也就相当于指出了这节课学习的重点、提出了学习的目标,有了明确的目标,学生带着目标、问题学习效果来得更明显。我先让他们再次认真阅读课本,接着课件演示例3的试验:把相同体积的水倒入底面积不同的杯子,发现底面积越大,水的高度越低,反之,底面积减少,高度反而升高,而且高度和底面积的乘积一定。接着就揭示反比例的意义及其关系式、举生活中成反比例的量的例子,这次他们就熟练多了,举出了很多,我一一板书在黑板上,让他们再用自己的语言说一次,提高他们的口头表达能力。接下来把正比例和反比例进行对比小结,学生对正比例和反比例的理解就更深刻了。看看时间,用了30分钟,这与“20分钟的新课”有冲突,但是学生能对一个概念理解更透彻一些,我觉得花多点时间还是有必要的。最后做了3道练习题。总体上看还不错。

希望在以后的综合练习里能分清正比例和反比例,熟练应用!期待着!

观察与探究教学反思

课始首先让学生回忆正、反比例的意义及正比例的图像,为新知识的学习做下铺垫。接着,我在小黑板上出示了本课的学习目标:

1、试用图表示成反比例的量之间的关系。

2、利用图进一步认识反比例。学生默读学习目标,明确本课自己的任务。接着,学生阅读课本27页,独立完成表格,并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8个长方形。并思考问题:面积一定时,长方形相邻的两条边长有什么关系?图中的点A、B、C、D等点在一条直线上吗?试着将各点连成一条线。学生独立完成后,组内交流,让学生动手尝试,动笔表达。在交流的过程中,我按行巡视,发现同学们都融入到了小组合作中,发言的积极发言,不发言的认真的听。组内几乎都得出了结论:当两个变量成反(比例关系时,所描的点在一条曲线上。组内交流的时候,即使不爱发言的学生,在小伙伴面前也会无拘无束的发表自己的意见。汇报的时候,主要是先由每组的学困生汇报,学困生汇报不全面,或不正确,再由其他学生补充。接着,反馈练习,将26页的第一题画图,并描点,连线。

本节课的内容不多,全由学生自学,而我只是适时的引导。人人都有表现自我的要求,而小学生虽然年龄小,但好胜心强,更有自我表现的愿望,尤其是当这种表现成功而受到老师的夸奖时,学生更喜在心头,更加乐学。“一切真理都要由学生自己获得,或由他重新发明,至少由他重建,而不是草率地传递给他。”所以,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该让学生在体验中学习,在学习中体验。

图形的放缩教学反思

图形的缩放是学习比例尺的前奏,通过观察、操作,体会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和按相同的比扩大和缩小的实际意义;通过图形的缩放,结合具体情境,感受图形的相似。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创设了一个人人皆知的问题情境----相片,相片上的人或物都比实际照的这个面要小许多,这就是我们要研究的学习内容,一节很有趣的数学课——图形的缩放。激发起学生们的学习激情后,再组织他们研究讨论,他们会全身心的投入其中。然后就自然过渡到图形缩放的方法研究上。

通过引导学生观察、交流、分析、比较教材上安排的两幅主题图,第一幅是一张贺卡,长6厘米,宽4厘米。第二幅图是三个小朋友笑笑、淘气和小斌在方格纸上画的这张贺卡的示意图。围绕这三个小朋友谁画得像,展开讨论,究竟谁画得最像呢?为什么?谁画得不像,理由何在呢?学生们的兴趣很浓,四人小组合作很快就得出了结论:淘气和笑笑画得像,小斌画得不像,并将理由一一阐述,非常清楚。在集体交流中,进一步理清思路,明确图形缩放的意义,使他们渐渐明白了比例尺产生的必要性。这样与现实相结合,不仅生动具体的再现了图形的缩放,而且使学生了解到学习本节课的实际意义及学习本知识点的应用背景。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简短【篇10】

《生活中的比》是在学生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关系的基础上学习的,是《比的认识》这一单元的起始课。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经验,设计了比赛成绩速度水果价格图形放大缩小等情境,引发学生的讨论和思考,并在此基础上抽象出比的概念,使学生体会引入比的必要性、比的意义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

比在数学中是一个重要的概念,体会比的意义和价值是教材内容的数学核心思想。但在实际中,学生记住比概念容易,但要真正理解比的意义往往比较困难。于是,教材没有采取给出几个实例,就直接定义比的概念的做法,而是以系列情境为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提供了丰富的直观背景和具体案例。

《教师教学用书》上建议这部分内容用3课时教学,说明编者也希望教学时能有充分的时间让学生探索、体验、交流,在对生活中的比有了比较丰富的感性认识后再引出比的概念。

备课时,面对着连续呈现的四个情境,如果按教材的编排顺序进行教学,则前面的课时因为没有具体的知识点会显得比较单薄,这样的课很难了解到学生的理解掌握情况。而且一节课设置了太多的情境,必然会使教学环节显得零碎,学生的思维无法深刻。另外,第四个情境图形放大缩小其实是要引导学生理解比的基本性质,虽然教材中并没有揭示这个概念,也没有出现比的前项与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的字眼,但我想还是要引导学生发现这个规律,并能用自己的语言进行描述。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我决定把第四个情境中放到下一节课,选择前三个情境然后引入比的概念。

比的化简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51~53页化简比。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体会化简比的必要性,进一步体会比的意义。

2)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会运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化简比。

【教学难点】

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具准备】

蜂蜜、水、量筒、水杯和自制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说明

一.制蜂蜜水的活动:哪一杯更甜?

同学们分成小组进行实验活动:各小组拿出课前准备好的蜂蜜、水、量筒、水杯等实验物品,动手调制蜂蜜水。

各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进行汇报、交流。议一议哪个小组调制蜂蜜水更甜。

[课件出示]课本P51图片,同时配上画外音:

一个男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40毫升蜂蜜、360毫升水。

一个女同学说:我调制的一杯蜂蜜水用了10毫升蜂蜜、90毫升水。

师:他们俩调制的蜂蜜水哪一杯更甜?请估一估,再试一试。

我们先分别写出它们的比。

40:360

10:90

就这样直接比较他们俩谁调制的蜂蜜水更甜还是有困难,用什么办法来解决呢?请分组讨论一下。

40:360===1:9

10:90===1:9

得出结论:两杯水一样甜。

二.化简比。

分数可以约分,比也可以化简。

0.7:0.8:

师:刚才我们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整数与整数的比。现在请同学们先自己尝试一下化简小数与小数的比和分数与分数的比,然后请同学说一说是根据什么来化简的。

0.7:0.8:

=0.70.8=

=78=4

=7:8=

=8:5

完成书上试一试化简下面各比。

15:210.12:0.4:1:

请学生独立完成后,说说化简比的方法,全班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课件出示]课本P52第1题:连一连

在学生中开展比赛,鼓励学生独立完成。

[课件出示]课本P52第2题:写出各杯子中糖与水的质量比。

1)写出四个杯子中糖和水的质量比。

2)这几杯糖水有一样甜的吗?

3)还能写出糖与糖水的质量比吗?

[课件出示]课本P52第3题:

(1)(2)题自己独立完成;

(3)题投球命中率同学讨论完成。

四、总结

师:同学们一起来总结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阅读数学课本P51比的化简。

我们是根据什么来化简比的呢?

是根据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利用商不变的性质或分数的基本性质来化简的。

我们在实际生活中什么时候需要化简比?或者说我们用化简比可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哪些问题

四、独立完成课本P53第4题和第5题。

五、扩展练习

1、大小圆的半径分别是7厘米和2厘米,试求它们的直径之比,周长之比和面积之比分别是多少?

2、杨树的棵数是柳树棵数的20%,求杨树的棵数和柳树棵数的比是多少?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简短【篇11】

教学片断:

师:哪些同学知道3/103的计算结果?

(绝大多数学生举起了手,部分同学迫不及待地说出了答案:9/10。)

师:说一说你是怎么计算的?

生1:我从书上看到,分数与整数相乘时,只要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就可以了,分母不变。所以,33=9,分子是9,分母仍然是10,结果就是9/10。

(举手的学生都点头表示同意生1的发言,有个别学生表示是从课外数学班的学习中了解到的。)

师:老师也同意用这个方法进行分数与整数相乘的计算。对于这个内容,大家还有什么疑问?

生2: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

师:多好的问题!(这个问题正是理解算理的关键。)大家有什么想法?可以在小组内交流。

(几分钟以后,许多同学举起了手。)

生3:我是这么想的:3/10表示3个1/10相加,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是,分母不变,只把分子相加减。所以分母不变,只计算分子3+3+3,也就是33就可以了。

师:你能抓住分数乘整数的意义,从而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真好!

生4:3/10里面有3个1/10,3/10的3倍就是有9个1/10,也就是9/10。

师:你对分数的计算单位以及分数单位的个数理解得很透彻!

生5:如果将3/10的分子和分母都乘3,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结果还是3/10,而不是3个3/10。

师:生5从反面给我们讲明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谢谢你。

生6:我认为3/10等于0.3,0.33等于0.9,也就是9/10。所以,3/103等于9/10。

生7:我想给大家举个例子说明3/103等于9。老师拿来10支粉笔,每天用去3/10,也就是3支,三天用去9支,也就是用去这些粉笔的9/10。

师:用日常生活中的实例来理解数学,也是一种非常好的学习方法。

[反思]

在这一片断中,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问题的研讨和解决之中,课堂气氛轻松、活泼。反思这一教学过程的成功,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一、尊重学生的数学现实。

在第一次教学《分数乘整数》之后,其实班里已经有许多学生知道了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方法。如果再按照一般的教学程序(呈现问题探讨研究得出结论)进行教学,学生就会觉得这些知识我早就知道了,没什么可学的了。,从而失去探究的兴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在于设计恰当的教学形式,调动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学习兴趣。于是在教学时,我故意将分数乘整数的结论灌输给学生,省去了获取结论的研究过程,意在让学生问为什么。这时学生抓住这一质疑点,提出:为什么只把分子与整数相乘,分母10不和3相乘?接下来的教学就引导学生带着为什么去探索。由质疑开始的探索是学生为满足自身需要而进行的主动探索,因此学生在课堂上迫不及待地,积极主动地进行讨论,从不同的角度解决疑问。

二、实现教学学习的个性化。

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面对需要解决的问题,他们都是从自己特有的数学现实出发来构建知识的,这就决定了不同的孩子在解决同一问题时会有不同的视角。在本节课中,教师放手让学生用自己思维方式进行自由的、多角度的思考,学生自主地构建知识,充分体现了不同的人学习不同的数学的理念。有的学生通过对分数乘整数的意义的理解,将分数乘整数与分数加法的计算方法联系起来思考;有的学生通过计算分数单位的个数来理解;有的学生讲清了分母不能与整数相乘,只能将分子与整数相乘的道理;还有的学生将分数转换为小数,同样得到了正确的结果;也有的学生通过生动的数学实例进行了分析。由此我深深地体会到,包或教师在内的任何人,都不能要求学生按照我们成人的或者教材编写者的意图去思考和解决问题,那些单一的、刻板的要求只会阻碍学生的思维发展。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简短【篇12】

片断一:魔术激疑,感受空间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魔术吗?今天老师给大家表演一个魔术。

(师表演魔术:一铁质茶杯中装满水(红色)后,倒入一透明量杯中)

师:同学们,请注意观看,这量杯中的水可是很特别的哦。

(学生注意力都集中到观赏量杯中的水上了)

(师趁学生不注意,偷偷地将一磁铁块放入铁质茶杯中。)

师:(将铁质茶杯口朝下,抖一抖)茶杯中还有水吗?有东西吗?

生:没有。

师:现在,老师将量杯中的水倒回到铁质茶杯中,猜猜会怎样?

生:还是满满的一杯水。

师:不见得,老师现在就把水倒回去,你们注意观察,看看会不会有奇迹发生。

(师将量杯中的水慢慢倒回铁质茶杯中,茶杯中的水满后又往外溢出。)

(学生都露出惊讶的神色)

师:我不是告诉过你们吗?这水很特别,这不,水溢出来了不是。

(学生很纳闷)

师:你们有谁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生1:铁质茶杯中的水没倒干净。

师:刚才我明明倒给你们看的,里面没水。

生2:那茶杯中一定有什么东西。

师:是吗?刚刚茶杯倒着的时候,明明没有东西掉下来,要不,你来查一查。

(生2上台查验)

师:告诉同学们,这茶杯中有没有东西?

生:有的。

师:(拿出磁铁给同学们看)哇,魔术穿帮了。同学们,老师趁你们不注意的时候,在铁质茶杯中放了一块磁铁,现在你们知道水溢出来的原因了吗?

生:知道了,是因为茶杯中放了一块磁铁的缘故。

师:那为什么茶杯中放了东西,水就会溢出来?

生1:因为茶杯中的磁铁块挤掉一部分水。

生2:因为茶杯中的磁铁块占了一个空间。

师:对呀,物体是占有空间的。

(板书:物体占空间)

师:(指着教室里的粉笔盒、音箱、电视柜)这三个物体哪个占空间最大?哪个占的空间最小?)

生:粉笔盒占的空间最小,电视柜占的空间最大。

师:看来,物体不但占有空间,而且占空间是有大小的。(板书:大小)我们把物体所占空间的大小叫做物体的体积。

(板书:所,叫做物体的体积)

师:粉笔盒、音箱、电视柜,谁的体积最大?谁的体积最小?

生:粉笔盒的体积最大,电视机柜的体积最小。

片断二:设置冲突,启迪思维

师:是不是所有物体的体积一看就能看出它的大小呢?

师:(出示两个物体,一个正方体是由8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另一个长方体是由9个小正方体组成的,两个长方体均用纸包围)这两个物体的体积你能看出它们的大小吗?

生1:我觉得正方体的体积大。

生2:我觉得长方体的体积大。

师:现在有两派意见,有没有好的办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生1:可以把它们都放在杯子里,看水位升得高的那个物体体积就大。

师:这倒是一个好办法,能从魔术中受到启发,只是操作起来有点困难。这些可都是纸做的哦。

生2:把它们划分成同样大小的小方块,谁包含的小方块多,谁的体积就大。

师:这也是一种好办法,我们来试一试。

(师拆开两个物体的外包装)现在你能看出哪个物体的体积大吗?

生:长方体的体积大,因为它含的小方块的个数多。

师:对呀,谁包含的小正方体的个数多,谁的体积就大。老师这边还有两个物体,我们也来通过数一数的方法比较比较谁的体积大。这样吧,我们分组数,男生数一个,女生也数一个,男生数时,女生不能看,女生数时,男生不能看,是男生先数,还是女生先数?

男生:女生先数。

师:女士优先。你们男生很有绅士风度,请男生闭眼,女生准备。

(师出示由6个小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

女生(齐数):1、2、3、4、5、6

师:请男生准备,女生闭眼。

(出示由2个大正方体组成的长方体)

男生(齐):1、2

师:男生睁眼,刚才女生数了6个,男生数了2个,谁看到的长方体大?

生(齐):女生看到的长方体大。

师(惊讶状):真的吗?(同时出示两个长方体)刚才不是说谁包含的小正方体个数多,谁的体积就大。

生(急切地):这些小正方体大小不一样,必须是同样大小的才能比。

师:对呀,要同样大小的小正方体才能比较,那要多大呢?是不是要统一一下。这种统一大小的正方体就是体积单位。

(板书:体积单位)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


课件中的逻辑和思路需清晰,符合认识规律。有课件的帮助,课堂上的老师也能更轻松的完成授课。怎样才能写好课件呢?经过搜索和整理,小编为大家呈上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欢迎收藏本网站,继续关注我们的更新!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篇1)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读读记记“储藏、干脆、不甘落后、千方百计、哭笑不得”等词语。

⑵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2、过程性目标:

⑴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⑵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松鼠与我们一家建立的深厚情感。

教学难点学习作者如何将动物与人之间的感情写得真实具体的。

教学流程

一、谜语导入,激趣释题

1、尾短像熊,颜面似猫,它容姿美丽,毛色奇特,头和身躯有乳白色,但四肢和肩膀是黑的,头上又有一对整齐的黑耳朵,特别是两个黑眼圈儿,活像戴上了一副“黑眼镜”。那竖起的圆圆的黑耳朵,像戴一顶“风雪帽”;四肢衣着黑绒的大“皮靴”,肩上披着匀称联结的黑“披肩”,真是神气十足,令人瞩目。(出示图:憨态可爱的熊猫。)

2、在路上啄食,频频地点着头,咕咕咕呼唤着,文静地挪动着脚步,它们不怕人,只是人们走近的时候,好像给人让路一样,哄的一声飞起,打一个旋,又唰的一声在远远的前面落下。(鸽子)

3、形状像耗子,生活像猴子,爬在树枝上,忙着摘果子。(松鼠)

4、我们认识一只跑进家来的松鼠。(板题)

5、课件:

一只松鼠跑进我们家来,很快就跟我们相熟了。它整天满屋乱跑,在橱柜和架子上跳来跳去,动作灵活得惊人,从来没有碰掉一样东西。

(谈谈自身的感受?)

6、读了课题,你很想知道什么?

二、快速浏览,梳理课文

1、快速浏览课文,看看松鼠来到我家都发生了什么事?并用简练的词语进行概括。(偷备方糖、晾晒蘑菇、冬眠垫窝。)

2、谈谈自身的感受。

3、再仔细读读课文,你觉得哪件事有意思,还可以化出感兴趣的句子。

4、交流:

⑴有时,松鼠跳到我的肩上,用小嘴蹭我的脸,还轻轻咬我的耳朵,我想它是又想吃糖了。(抓住一连串动词体会)

⑵爸爸哈哈大笑,说:“我怎么没想到这一点呢!咱们家的松鼠是在储藏冬粮呢。森林里的松鼠到了秋天,就要开始储藏冬粮。这是松鼠的天性,咱们的松鼠自然也不甘落后!”(从中又体会到什么?)

引导:为了这件事,小朋友们一个星期不允许吃糖,家人责怪松鼠吗?

⑶想象松鼠忙了一个早晨,把蘑菇晾得家里都是,家里人会说些什么呢?

⑷化身于奶奶会怎样说?

5、在我们看来松鼠做的都是荒唐事,它终究给我们家制造了不少麻烦,家里人会责怪它吗?以后,还会发生什么事?

三、对比阅读,感受写法

1、通过阅读,你是通过什么感受到我们全家人对松鼠的喜爱?

2、出示布封《松鼠》,比较与本文的不同?

四、延伸课外,优秀阅读《斑羚飞渡》。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篇2)

主要内容:这是一次读和写的作文训练。指导写好读后感。

本课重难点:指导怎样写好读后感,掌握写读后感方法。

重难点解析:我们到怎样写好读后感?首先当然读懂原文,这是写好读后感的关键所在。再读的过程中,要注意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要边读边记,对于那些使你感慨万千的地方要把它记下来,以备写读后感时使用。在读的时候还应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心得体会,边读边思考。这样就能更好地理解原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在写的时候选择自己感受最深的东西去写,如一个情节、一个人物、一句闪光的语言等,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感受越深,表达才能越真切,文章才能越感人。在写的时候还应注意联系实际,发表感想,这里所说的联系实际可以联系自己的实际,也可以联系社会实际,还可以联系历史教训等等,总起来说,最主要的是要突出精神,要有较强的时代感。所谓读后感,就是以感为主,因而我们在写的时候就应注意以下三点:是不要用大量的篇幅去复述原文内容,而只在结尾处发表几句感想;二是不是脱离原文的内容而去平空谈感想;三是不是眉毛胡子一把抓,要突出重点。以上三点是同学们初写读后感常犯的毛病,因而在写的时候要注意克服。

典型习题:例文参考

写作提纲:

1、我特别仔细地读冰心奶奶写的《在寄小读者》。

2、结合文中两个孩子日记的对比,谈自己的感想。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篇3)

一、教学目标

1.知识和技能: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提高审美情趣。

2.方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品味语言,体会亲情的美好。

三、教学设想

在教师充满激情而富于亲和力的语言引导下,学生运用自主探究的方法构建新的学习方式。

四、教学安排:一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

家是温馨的港湾,家是温暖的晴空。全家人一起中秋赏月,一块共进晚餐,一同欣赏电视……哪怕是一家人一起散步这样的寻常小事,也体现出浓浓的亲情。现在,让我们一同走向初春的田野,去感受一家祖孙三代人的相亲相爱,和和美美……

二、整体感知,梳理文章结构线条

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边听边思考下列问题。

①用一句话概括全文内容。

学生思考后回答,明确:一家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散步。

师注意:如有难度,可这样启发:什么人?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干什么?

②围绕“散步”这件事理出文章结构线条。

指名回答。如学生回答不出,教师可围绕“散步”这一中心事件来启发学生。边答边板书。

师明确:“我”劝母亲散步;全家一起散步;选择大路小路的分歧;“我”决定委屈儿子;母亲却依从了孙子;在不好走的地方,“我”和妻子分别背起母亲和儿子。

师:家庭犹如一口池塘,有时波平如镜,有时波浪起伏。在散步的过程中,这个三代之家就像平静的水面涌起了波澜。在岔路口,“我”的母亲要走大路,“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大路平顺,便于老人行走;小路难行,可是秀色可心。在鱼与熊掌不可得兼的情况下,“我”决定舍鱼而取熊掌。“我”认为,母亲年老体弱,余年不多,伴随她的机会已很少;儿子年纪尚幼,来日方长,伴随他的机会还很多。于是“我”决定委屈儿子,顺从母亲,作出了“走大路”(板书)的决定。这个决定是明智的,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板书)的美德。同时母亲的选择是——

生:走小路。(板书)

师:这又体现了我国另一种传统美德,是——

生:爱幼。(板书)

三、深入探究,挖掘“尊老”内涵

过渡:这篇课文通过一件平常的不能再平常的小事——散步来颂扬了“尊老爱幼”的美德。它如一首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深深地叩击着我们的心魄。

请大家默读课文,思考:你最喜欢文中的那一个人?理由是什么?大家可以和同位讨论。学生讨论后回答。

师注意:至少让两名学生回答。

师:我先不评判大家的回答,请大家听培根怎么说的,“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文明之举。”谁能给我们解释一下?

生解释。

师总结:“尊老”和“爱幼”都可贵,这既是一个人也是一个国家文明的标志,但我更赞成培根的话,“尊老”更可贵。因为这是人类特有的高尚情感,更是我们中华民族代代相传的珍贵美德——“孝”的集中体现。同学们,你们知道“孝”字的最初写法吗?它是一个会意字,上面一个“老”字,下面一个“子”字,古人解释“孝”为“善事父母者”。我希望同学们能深刻理解“尊老”的含义,把中华民族“善事父母”这一美德传承下去!

四、揣摩词句,体味语言

过渡:好听的歌总是由优美的旋律传送的;美丽的花得由鲜绿的叶儿衬托;同样,美文得有妙语来表达。这篇课文的语言散发着清新淡雅的芬芳,读来的感受犹如背着花篮与作者边散步边交谈,于不经意间往花篮里采摘几朵并不名贵却很雅致的小花。

下面请大家速读课文,与人你的同桌共同找出你们认为写的最美的词句,如能说出你们的理由,我将洗耳恭听。

师注意:学生讨论后自由回答,但要注意时间,适时的打住。如学生在这一环节打住,则教师可以提示下面语句引导学生来体会课文语言妙处,之后归纳:。(板书)

附文中的妙语(仅供参考):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这句话写母子关系,母亲明理,儿子孝顺,相映成趣。

“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我们都笑了。”这两句话充满生活情趣,既表现了小家伙的天真、聪颖,又表现了家庭的幸福、温馨。

“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这一句表现了妻子的贤惠。“在外面”这个限制语用得好,令人想到“在家里”就可能不是这样了,很可能“我总是听她的”。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话含义深刻。它以轻衬重,突出了“尊老爱幼”的重大意义,还写出了中年人已意识到自己责任的重大,正在继承和发扬“尊老爱幼”的优良传统,谱写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新篇章。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这段话通过初春秀色的描绘,表现了春天蓬勃的生机,暗示熬过了严冬的母亲将会获得新的活力。

“她的眼睛随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鱼塘。”这句话描绘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揭示了“小路有意思”的内涵,点明了走小路的原因,展现了母亲充分理解孙儿愿望的内心世界。

五、总结

《散步》是一篇秀美隽永、蕴藉丰富的精美散文,也是一曲用580字凝成的真善美的颂歌。它是人的心灵在亲情、人性、生命这三点构成的轨迹上的一次愉悦而高尚的旅行。

六、作业

过渡:同学们,家是温馨美丽的港湾,家是心灵愉悦的空间。家庭成员应互相谦让、互相体贴,互敬互爱,使家其乐融融、幸福美满!不是有那么一首《常回家看看》的歌吗,它唱出了父母的辛劳,也唱出了我们做儿女应尽的一份孝心。

请你们以“我爱我家”为题,讲述家庭生活中表现浓浓亲情的故事,抒发你对家庭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之情。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篇4)

第一课时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

1、通过口语交际,进一步感受人类的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知道应该投身环保,关爱家园。

2、结合身边的事例,交流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3、通过口语交际,增强学生表达、倾听和乐于与他人交往沟通的能力。

〖课前准备

1、教师:

准备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数字,以及今年重庆地区旱灾情况统计数字。

2、学生:

准备自己收集到的关于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破坏家园的不良行为。

〖教学过程

一、揭题导入

这一组,我们学习了《只有一个地球》《大瀑布的葬礼》《这片土地是神奇的》和《青山不老》四篇课文,快速浏览,说说你的感受。

(可针对一课,也可针对整个单元谈感受。)

小结:课文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人类生存与周围环境休戚相关、密不可分,懂得珍惜资源,关爱家园,不能随意浪费资源,破坏环境。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说如何珍惜资源,保护环境的问题。

二、自读提示,明确要求

1、自读“口语交际·习作四的学习提示,整体了解本次口语交际的内容。说说本次口语交际的主题和内容分别是什么。

2、师生共同确定本次口语交际的要求和内容:“为什么要珍惜资源”和“怎样珍惜资源”。

组内交流讨论(一):“为什么要珍惜资源”:

⑴ 学生按要求进行准备。可以结合本组教材的内容进行交流,也可以结合学生收集的资料进行交流。

⑵ 进行组内交流。

⑶ 示范带动,交流评价:

① 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② 将学生收集的资源有限资料用展示台展示交流。

③ 评议。对向全班交流的同学进行补充、提问等,开展对话,说说听后的感受。

④ 教师出示收集的关于全球生态环境状况和我国生态环境状况的几个数字。

⑤ 开展看后感受交流。

组内交流讨论(二):“怎样珍惜资源”:

⑴ 学生展开积极讨论,认真听取别人的意见。

⑵ 注意发言规范,集思广益达成一致意见。

⑶ 全班交流,评比“环保精点子”:

① 每一组推荐一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② 将学生收集的“环保从我做起”精点子进行梳理:

A、节约每一张纸。

B、在需要传达问候和祝福时,尽量不使用纸制的贺卡。

C、不使用一次性筷子。

D、节约每一滴水,保护长江水资源不受污染,不往江中扔垃圾。

E、不使用塑料袋,自觉抵制白色污染。

……

⑷ 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对照讨论意见说说还有哪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可以提出整改意见和建议。

三、课外延伸

请留心观察自己周围的生活状况,对于铺张浪费、随意破坏的行为该如何制止?

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教学设计(篇5)

1、感受亲情,体味浓重的情意。

2、学习文章巧妙构思,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重难点

体味浓浓的亲情,品味语言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

录音材料、课件或小黑板。

曲设计思路

文章内容比较浅显易懂,本文主要在于对学生审美阅读的启蒙的训练,培养学生

对语言文字之美、对情感意境之美的体验。让学生在独立阅读中进入课文,寻找

美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导人:幸福家庭是美好的、温馨的,幸福家庭的生活细节也往往渗透着深情

的爱,进入《散步》牧歌式的情景你就会感受到这一点。(板书课题及作者。)

二、自主学习

1.听读课文,想一想,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l。),

2.自由朗读课文,然后用不同的表述介绍文中的人物。 ‘

3.找出课文中你认为写得生动形象感人的语句,并作简要分析。

三、合作学习

1.找出文中有疑问的语句。

2.小组交流疑难问题。

四、反馈交流

1.从整体上感知,课文写了什么内容?(出示课件2。) 、

明确:(①三代人之间深沉的爱。②中年人的责任感。③一曲尊老爱幼的颂歌。

④幸福的家庭是美好生命的摇篮。⑤互敬互爱的·家人。……)

(让学生从感情上把握文章的内容,只要能够谈出自己的观点即可,不能强求答

案的一致性。)

2.自由表述文中的人物给你的印象。

我:

我的母亲:

我的妻子:

我的儿子:

明确:(这是一道开放性题目,只要学生能够谈出自己的看法,目的在于引导学

生感受人物形象。)

3.找出自己喜欢的语句并加以分析。 ’

明确:(此题在于让学生从理性上认识作品的写作内容,并能够分析其写作特点。)

五、研读赏析’

阅读课文第6自然段,回答问题。(出示课件3。)

1.理解句子,结合你的生活实际谈谈你的认识。

(1)“一霎时我感到了责任的重大,就像民族领袖在严重关头时那样。”为什么这

样说?

明确:(在严重历史关头,民族领袖的决策和取向影响着民族的命运和社会的发

展。人到中年的“我”是家庭的主干,母亲听我的,儿子听我的,妻子听我的,现在祖

孙发生了分歧等我定夺,处理好了,全家高高兴兴,处理不好,别别扭扭就会影响家庭

的和谐,于是我感到责任的重大,表达我对母亲、妻子和儿子三人浓浓的亲情。)

(2)“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

从他高大的父亲。”如何理解加点的词?

明确:(“早已习惯”:说明母亲和儿子一起生活的时间已经比较长。。“还习惯”:说

明儿子因为年龄小,在许多方面尚未形成主见,往往照父亲的意见办事。)

2.回忆生活,叙述你们一家人的和美温馨的场面。

明确:(从生活中感受亲情,并珍惜亲情。)

六、梳理巩固

学生同位间交流本堂的收获。

七、拓展训练

(如有时间,在课内进行。)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一部分。

八、布置作业

做《新课标作业设计》中“阅读理解”的第二部分和“迁移延伸”部分。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通用版1500字模板


教师的课件应该巧妙构思。每位新教师在上课前都需要编写好课件,一篇好的课件包括哪些要素呢?小编经过整理,为你编辑了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通用版1500字模板,建议你收藏并分享给其他需要的朋友!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通用版(篇1)

反比例的意义的教学,考虑到前面正比例的教学,所以在教学上就采用了正比例这样的教学程序。通过逐层深化的方法慢慢帮助学生建立反比例的正确意义。由具体数据和表格式的例题的教学到具体数量之间的关系的判断。然后再到一些比较特别的例子的判断,从而慢慢形成反比例的正确理解。

因为反比例的意义这一部分内容的编排跟正比例的意义比较相似,在教学反比例的意义时,我以学生学习正比例的意义为基础,采取了放手的形式,通过开始教师引导后就直接把研究和讨论的要求交给了学生,在学生之间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相互合作、相互帮助的关系,让学生主动、自觉地去观察、分析、概括、发现规律,这样不仅仅是教会了学生学习的内容,还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本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比例的基础上学习反比例,由于学生有了前面学习正比例的基础,加上正比例与反比例在意义上研究的时候存在着一定的共性,因此学生在整堂课的思维上与前面学习的正比例相比有明显的提高。但是这一节课还是出现一些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情况。同时在教学中由于小组合作的关系,个别学困生没有做到较好的参与。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通用版(篇2)

教学内容: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第38-39页,练习九第1、2题。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与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抽象、概括等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初步理解图形的放大和缩小,能利用方格纸按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

教学难点:使学生在观察、比较、思考和交流等活动中,感受图形放大、缩小,初步体会图形的相似,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教学准备:白板课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教师在前几天拍摄了几张照片,请同学们欣赏一下。(课件出示)

A、(长城缩小图)看得出拍的是哪个地方吗?(大小看不清)怎么办?(鼠标拖动放大)这两张照片相比,你能发现什么?

B、像刚才把长方形照片放大或缩小后,长方形的长和宽以及大小都发生了变化,其中变化有什么规律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一下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板书课题: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二)探索新知

1、教学例1

认识图形的放大(出示课件)

说出两幅画的长有什么关系,宽呢?

教师利用白板上的尺,先量出原来长方形的长和宽,然后再根据给出的条件把长方形放大。

接着小组讨论,汇报两幅画之间的关系。

总结学生的发现(课件出示书中的2句话)

教师小结:把长方形的每条边放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来长方形对应边长的比是2:1,就是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板书:按2:1的比放大)

继续观察:2个长方形大小、形状上有什么变化?板书:(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

追问:这里的2:1,表示什么意思?比的前项指什么?后项呢?

可不可以继续放大?可以按几比几的比放大?(学生回答)

观察一下这些比的比值,有什么发现?(比1大)

认识图形的缩小(课件出示)

学生根据出示的问题,说出1:2的意思。

回答题中的所出示的问题。

教师用鼠标拖动长方形,使它缩小,用白板中的尺量。

让学生再观察,大小和形状有什么变化?

2、讨论辨析

出示课件(天安门图)

问:哪些图属于我们今天学习的放大与缩小,哪些图不是?

学生讨论后,回答说明理由。

由于有两副图看不清楚,用白板中的工具尺和学生一起量放大图、缩小图的长和宽,讨论与原来图长、宽的关系。

3、小结新知:

怎样将图形进行放大或缩小呢?放大或缩小后有什么变化?

学生回答后进行小结:在对应的每条边都按相同的比放大(缩小),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

(三)巩固应用

1、课件出示例2

学生上来再白板上操作。其余学生画在书上。

观察3个图形,你有什么发现?

(形状不变,大小发生了变化)

2、试一试

课件出示,学生动手完成,做的快的同学在白板上画。

问:斜边的长也是原来的2倍吗?动手量一量。

学生量书上的图,教师在白板上的图上量。

3、练一练

课件出示,学生动手完成,指名学生在白板上画,并讲解自己的想法。

4、练习九第1、2题

课件出示,学生可分组讨论,进行汇报。

汇报时由学生在白板上边做边讲。

5、补充填充题。(请学生上来在白板上做,其余学生在下面思考。)

(1)图形在平移和旋转后,()发生了变化,

()不变。

图形在放大与缩小后,()发生了变化,

()不变。

(2)图形按一定的比放大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

图形按一定的比缩小时,这个比的比值比1()。

6、你知道吗?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在日常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在深圳的世界之窗,就有许多建筑是将世界各地的名胜按一定的比例缩小后进行建造的,还有冲洗照片,汽车模型制造,复印文件,绘制地图,观察太空的天文望远镜正是这些技术的应用,才使得我们的世界变得缤纷多彩,可见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是多么的紧密。

(边说边出示图片给学生欣赏,利用链接方式,讲到哪链接到那张图片,并用今天的知识讲解。)

(四)全课小结

师:说一说,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反思:

这是六年级数学下册《比例》单元的第一课时《图形的放大与缩小》新授部分的两次教学过程,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认识了比的意义以及有关平面图形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节课我用白板课件上,感觉到师生间的互动性很强。

在开始部分,课件出示一幅长城图,但很小,学生看不清,学生要求放大,我用鼠标把照片拉大,在这种放大与缩小的情况下,提问把放大前后的两个长方形幅图相比较,他们有什么变化?,对于这个问题,学生很快的发现大小变了,形状没有变化。用电子笔直接在白板上放大和缩下长方形,学生感觉很奇妙,不再是以前在课件中设置的一种情况,现在任意拖动,任意变化,更加真实。

教学到根据一定的比画出原来图形的放大图或者缩小图时,让学生直接拿了电子笔到白板上去画,学生清楚地看出画图地过程,更容易发现学生中地一些问题,这部分学生很感兴趣,有了电子笔,教师也不需要握着鼠标不放,更不需要花很多地时间在制作课件上了,因为上课可以直接在白板上用电子笔操作,随机性强,学生说到哪就点到哪。最后欣赏现实生活中得缩小图和放大图,我采用白板中得链接得方法,边讲电子笔边点击链接,我觉得白板地教学使得课堂更加丰富、更加生动,师生间得交互性更强。

但由于白板、电子笔我们和学生才刚接触,所以上课学生上来用电子笔画图时,使用不熟练,浪费了一点时间。

《图形的放大与缩小》听后感

黄老师上的《图形的放大与缩小》的课,是新教材中新增的教学内容,教学难点比较多,具有一定的挑战性。黄老师的课堂借助电子白板展示了新课程一些教学理念,整堂课教学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点也得到了有效的突破,课堂教学效果好。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数学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处理得当

本课开始出示旅游时拍摄的两张照片,由图片过大、过小看不清,引出本课的学习,唤起学生学习的热情。沟通了生活与数学之间的联系与区别,有效引领学生在生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数学建构。老师借助电子笔拖拉图片,使图片放大、缩小,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了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二、关注学生数学语言的训练

本课的教学难点之一就是学生能准确地运用语言表达图像变化前后的关系,所以整堂课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学生反复的训练,以促使学生用语言进行思维的外化。

三、练习设计的精当

练习的设计,对本课的学习作了恰当的补充,对于学生思维的训练强度加大,体现了一定的张力,练习的层次性体现出来了。黄老师借助白板,让学生直接到用电子笔到上面画,不仅形象、直观,而且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练习的积极性。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通用版(篇3)

[教学实录]

一、情境引入:

师:小明与小强是好朋友,他请小强到家里做客,请小强吃西瓜,先切了一半留给自己的父母,两人吃的各占了西瓜一半的一半,问小明吃了整个西瓜几分之几?

生1:两人都吃了这个西瓜

生2:两人共吃了这个西瓜,每人吃这的西瓜的=

师:他用了一个乘法算式来表示(板书算式),大家观察一下这个算式与原来我们学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个算式是分数乘分数,以前我们学的是整数乘分数。

师:你们也能写出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算式吗?

学生自己写出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算式并汇报呈现到黑板上。

(老师也来写一个)

二、探索算法:

师:观察所有的乘法算式,分一分类:

生1:假分数与假分数分一类,真分数一类

生2:同分母分数相乘的为一类,另外的一类

生3:同分子的分为一类,另外的一类

生4:分子是一的为一类,分子不是一的一类

生5:我认为也可以看成分子是一的这一类,因为可以约分成

师:今天我们研究问题时就用刚才这位同学的分法,即分子是一的为一类。

(一)探究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算法

1、请学生挑几道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乘法算式,尝试计算。

2、汇报计算情况,提出计算方法。

生1:=,我是这样算的,分母相乘,分子不动。

生2:我选的也是这题,两乘数的分母,分子各自乘就可以了。

师:你是怎么知道的?

生1:预习后知道的。

生2:我算的是,结果是,我是根据刚才小强吃西瓜的题来想的,先把西瓜平均分成5份,有6个人一共吃了其中的一份,就是把这一份再平均分成6份,一共把西瓜分成了30份,他们每人吃了其中的。

师:有很多同学都确信,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只要分母相乘作分母,分子不变或相乘,你能不能想办法难验证或说明它是正确的?

3、学生举例说明或验证计算方法及结果。

4、每人有了验证或说明的方法后,小组内交流验证情况。

5、组际交流

组1(要求两人来汇报):我们验证的是=,因为=13,那么=(13)(13)=19=

也可以把一张纸平均分成3份,再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的一份,这样一共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9份,取了其中的一份,所以是。

师:这种方法你听懂了吗?这个9是怎么来的?

生1:按他的想法来说,是折出来的,先平均分成3份,再把其中的一份再平均分成3份,实际上是把这长方形分成了9份。

组2(边说边画):我们用的是线段的方法,画一条线段作为单位1,把它平均分成3份,取其中一份,再把这一份平均分成3份取一份,就是把这条线段平均分成了9份,取了其中的一份。

组3:我们证明的是=,=0.5,=0.25,0.50.25=0.125=

组4(教师要帮助学生在黑板上书,学生说:我自己来吧!于是他边写边说):我们小组验证的是=,=130,=15,=(130)(15)=13015=16=

师:现在我们已经有这么多方法来验证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的计算方法,我们能不能确信刚才我们的猜想(能)那几分之一乘几分之一可以这样算,那么另外的一些分数的乘法是怎么算的呢

生:我认为也可以和刚才一样,分母相乘作分母,分子相乘作分子。

师:你确信吗能你不能也举一些例子来验证一下。

汇报:

生1(边画图边解释):我验证的是=,先把单位1平均分成3份,取中的两份,再把这两份作为单位1,平均分成2份,取其中的一份,结果是就是。

生2:我验证的是根据猜想是=,我们知道=95=45==,我还发现了两个分数相乘,两个分数中的分数与分母如果可以约分的话,就可以在计算过程中进行约分,会使计算方便。

师:=95,为什么可以这样算,根据是什么?

生:里有9个,里有5个,所以可以这样算。

生3:我验证的是,

=

师:这是利用了什么?

生:乘法的分配律。

生4:我验证的是=,表示的是多少,那么=63=

师:我们有这么多办法,足够证明计算的方法,而且我们还发现,再计算过程中的能约分的先约分计算会更方便。

师:学到这里,谁能来总结一下。

生1:分数相乘时,能约分的可以先约分。

生2:分数乘分数,分母相乘作积的分母,分子相乘作积分子。

师:以前我们还学过那些有关分数的乘法?(整数乘分数,分数乘整数)这些乘法有什么共同点?

生:都可以用刚才我们得到的法则来计算。就算是整数乘分数也是这样。象5可以看成是=-

师:说得很好,凡是有分数的乘法,我们都可以用今天我们所学的法则进行计算。

回忆一下整节课,你还记得我们是怎样得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的法则的?

生:我们先猜想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再举例子用了很多方法不验证或说明我们的猜想,最后得到了结论。

师:对,猜想举例验证得到结论,是我们学习数学很有效的方法,在以后的学习中,同学们就可以用这样的思路去学习我们的数学。

教学反思:

1、给学生自主,学生的创造力将不可限量。

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在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上了这一课让我更深刻的理解了这句话。学习是学生自己的事,把探究的权力真正还给学生后,学生的表现会让你大吃一惊。在不同班级的几次上课,都有不同的验证和说明的方法出现,这些方法远远超出教师课前的预设。上课前我们预计学生的验证方法不外乎:化成小数、折纸和画图、分数的意义这三种情况,而我们的孩子却又想出: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用除法验证乘法、乘法的分配律等各种超乎想象但又非常合理的方法。究其原因,就是学习变成了自己的事,学的更主动,潜能发挥到了极至。

2、自主探究活动中的新型师生关系

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变得更有主动,活动的空间更大,有很多时间走出了教师监控的范围。因此教师与学生的角色都要转变,教师在活动中的主要任务是:呈现主题,协调建议,帮助指导。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发现问题,小组合作,协同研究,都由学生自主完成。教师大部分时间是以参与探索者的身份出现,与孩子们一起研究,师生之间建立起平等、和谐、民主伙伴关系。只有当学生遇到困难难以克服时,教师才以指导帮助者的身份出现。于是在我们的课堂中学生会大胆的向老师说:老师,我自己来。老师,在我需要时再给我帮助。

3、一个两难问题:让学生充分体验还是落实基础知识?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的探索、讨论活动:先让学生从情境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为后面的研究提供讨论的素材,有了研究素材后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孩子们继续研究讨论提出猜想,最后在举例检验猜想后形成共识,得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理解算理,由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化费了大量时间,最后整节课没有进行法则的应用练习,只是对本课进行了总结。从时间的分配上来说,后面的巩固与练习时间几乎没有,孩子们对分数乘分数的计算到底做的怎样我们并不了解,按常规本节课并没有完成教学计划(在教案的后面还有一些练习未完成),这一现象不仅使我想到:现在的课中更注重的是怎样让孩子们参与学习的过程,如何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很少考虑知识点是否落实,怎样去落实。我们是让孩子们停下探究的脚部参与练习,这恐怕不合适,我们是让孩子们不停的去探究,而不管知识落实情况,可以也不恰当,那我们该怎么办?!

4、是否创设情境,如何情境创设?关于课的一开始是否要创设情境,在本课的试教过程中几易其稿,分数乘分数这一内容,在生活中很难找到原型,要创设一个恰当的情境并不容易。于是我们产生了两种引入课的思路,其一是开门见山式,一上课就出示课题《分数乘分数》,让学生写出一些分数乘分数的算式,说一说它们表示的意义,再进行分类;第二种方案是像实录中的一样,先创设情境,让学生列出一个分数乘分数的乘法算式,再让学生写出各种分数乘法算式,然后进行分类探究采取第一种方案,学生在探究时显然是少了一种思考的依托,对分数乘分数就是求几分之几的几分之几这一意义理解的不够,因此在验证中,大部分学生只能对结果是否正确进行举例验证,而对算理的说明是不够的,于是用折纸、画图进行验证的学生了了无几,孩子们对分数乘法计算法则的算理的理解普遍感到有困难。采用情境后,学生的思考好象有了基础,在验证时,学生自然而然的想到了分西瓜,并迅速类比到折纸、画图。在实录中学生就有这样的表现(生:我算的是,结果是,我是根据刚才小强吃西瓜的题来想的,先把西瓜平均分成5份,有6个人一共吃了其中的一份,就是把这一份再平均分成6份,一共把西瓜分成了30份,他们每人吃了其中的。),这一情境显然成了孩子们思考的拐杖,让他们在探究中更好的理解了分数乘分数的算法和算理。从中也使我们体会到情境创设的重要性。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通用版(篇4)

比例的应用是学生在前面实际是已经接触过,只是用归一、归总的方法来解答,这部分内容主要是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加深对正、反比例概念的理解,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正、反比例的意义来列等式,也可巩固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

在教学本课时,我首先给出一些数量关系让学生判断成什么比例,依据什么判断。利用课本主题情境图引入例5后,提出:你们学过解答这样的问题吗?能不能解答?让学生自己解答,交流解答的方法。再进一步说明:这样的问题可以应用比例的知识来解答,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比例的知识进行解答。同时出示以下问题让学生思考和讨论:

1、问题中有哪两种量?

2、它们成什么比例关系?你是根据什么判断的?

3、根据这样的比例关系,你能列出等式吗?

让学生先独立自学课本的内容,后在小组内讨论交流使学生明确:因为水费和用水的吨数成正比例。也就是说,两家的水费和用水的吨数的比值是相等的,从而理解正比例应用的主要内容。而后例的教学则依照例5让学生完全自学,但最后注意了启发学生根据反比例的意义来列等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种量成反比例的特点和解决含反比例的关系的问题的方法。

练习时,运用“做一做”直接让学生运用比例的知识解答,解答后对照两题说一说这两量题数量关系有什么不同,是怎样列式解答的。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

回顾本次教学环节,还有很多方面有待改进和提高。

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探索的兴趣与空间。

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在实际生活与应用中学数学,不仅是理念,更应该是我们在实践中不懈的共同追求。本课教学中,课前的画面情境的引入,沟通了数学与生活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去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二、给学生充分交流的机会与思考的空间。

教学中,我注重培养了学生的实际运用能力,将比例与实际联系起来,理解比例的意义和作用,让学生感受生活中的数学,体验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是贯穿本单元学习目标之一。实践教学后,我在思考:“学生的实践能力应该如何在各个课时教学中有序地逐步地渗透,它的度应该怎么掌握?我想这有待于我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去摸索、去总结。

三、要多让学生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达,训练学生对数学知识表达的能力。

“比例的应用”关键是确定题中不变量,特别是变量的比例关系,如果不充分让学生用数学语言表达,弄清题目的真正题意,虽照本宣科会做题,对于基本思路还是模糊的,其义还是不明,达不到较高的教学目标。

小学数学浙教版第十二册有关比例尺教材中安排了三个课时的教学内容,第一课时是比例尺的意义及根据比例尺求实际距离,第二课时是根据比例尺求图上距离,第三课时是是比例尺综合应用练习。教材中出示的比例尺的应用都是要求学生从比例尺的意义进行解答,由于解答步骤过于繁杂,学生容易产生厌倦。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在比例尺意义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理解几种比例尺的不同表示形式,特别是要很好地理解线段比例尺。因为在在比例尺应用教学中,运用线段比例尺解答会方便得多。比如例1比例尺是1:30000000,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将数值比例尺转化为线段比例尺,可以用线段表示也可以采用1厘米:300千米这种形式,那么北京到上海的图上距离是3.5厘米,求实际距离。线段比例尺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300千米,所以3.5厘米就是3.5×300=1050千米,这样解答方便了许多,步骤也只有简单的两步,但关键是让学生能够熟练地将数值比例尺转化为线段比例尺。同样在教学例3时,已知了比例尺是1:200,先让学生1:200转化为1厘米:2米,也就是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是2米,那么现在篮球场的长26米,宽14米,求图上距离,解答26÷2=13厘米,14÷2=7厘米。如果我们在教学中找准了解答的关键,将解答的简单但又能理解的方法教给学生,那么我们就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本节课教学设计主要抓住比例解答应用题的特征进行的。首先进行复习,一是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关系,二是根据条件提出问题。在新课的教学中,设问:用比例解首先要找到什么,(两种相关联的量)判断什么,(这两种相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正比例相对应两个数的什么一定,(商一定)等。然后通过“练”达到巩固和提高。

本教案设计主要体现在“问”与“练”字上,怎样问,练什么,怎么练,我都做了认真的`思考,深入研究,特别是在设计教学过程时把学生放在首位,考虑学生已经会什么,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学生通过什么途径来解决,是独立思考还是合作交流呢。学生在这次教学活动中能得到什么?不同学生有什么不同的收获等等问题。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因此,一节课自始至终让学生参与体验解决问题的全过程。学生根据教师的巧妙设问,和富有启发性的引导,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很快学生就掌握了新课的内容。这节课既重视比例解应用题的解题方法的教学,又鼓励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化,从中发展学生的个性,课堂结构严密,学生练得多,掌握得好。当堂验收绝大多数学生全部正确,学困生都掌握得不错。

最后有一个疑问,用比例解答应用题,难度降低,正确率比较高,但是为什么学生不喜欢用这种方法,还是喜欢用算术方法解答,是因为嫌设未知数麻烦,还是其它原因呢。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通用版(篇5)

《比例的应用》这部分内容是在学过比例的意义和性质,成正、反比例的量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是比和比例知识的综合运用。教材首先说明应用正、反比例的知识可以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教材上的例题是应用正、反比例的意义来解的基本应用题。为了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先让学生用以前学过的方法解答,然后教学用比例的知识解答。正、反比例应用题中所涉及到的基本问题的数量关系是学生以前学过的,并能运用算术法解答,本节课学习内容是再原有解法的基础上,通过自主参与,合作交流、发现归纳出一种用正、反比例关系列方程解决一些基本问题的思路和计算方法,从而进一步提高学生分析解答应用题的能力。在教学中通过解答使学生进一步熟练地判断成正、反比例的量,从而加深对正、反比例意义的理解。有利于沟通知识间的联系,也为以后的学习中进一步应用比例知识解决一些问题做较好的准备。同时,由于解答时是根据比例意义来列等式,又可以巩固和加深对所学的简易方程的认识。所以,在教学上重视从旧知识引申出新知识,在这过程中,蕴涵了抽象概括的方法,运用这个概括对新的实际问题进行判断。

在数学教学中重视数学活动。在探究用正、反比例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出示了相关的思考题,引导学生采用比例的知识解决问题,并且引导学生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探索发现,总结出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进一步采取让学生把解题思路向同学们汇报共同分享解题思路过程中,即让没能解决了的学生们能懂问题的解决方案,还让学生有了展示自我

的机会,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活动,交流活动与探究活动及汇报展示活动始终在进行着,使数学活动更具有实效性,更是为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思想。

存在的问题及改进策略:

1、学生的探究活动虽然有一定的价值,但也有个别学生参与的不好,缺少组织性。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注意保证学生的全员参与,确保活动的有效性。

2、课堂内容安排过多。本节课的教学安排了两道例题,在学生探究时才发现学生对用比例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存在困难,最后导致了学生的练习时间没有了。课堂内容的安排应考虑到学生的已有知识水平和思维习惯。

3、学生习惯于用算术法解决这类问题,很难接受用比例的知识解决这样的问题,把学生从传统的算术方法中释放出来才是问题的关键,因为习惯是难以改变,一种新的思维的注入是需要时间去改变的,所以对于用比例来解决问题必须在以后的课堂中经常提到,去改变他们传统的思维习惯。

4、差学生存在当堂课没解决了的问题,课下不能主动去寻求解决办法,就把它变成永久性问题。这类学生我安排了好学生当他们的老师,课下进行辅导其存在的问题,监督其按时完成练习和作业。

5、课前五分钟汇报展示的活动形式还应进一步改进,先由差生板书展示解题过程再由优生汇报解题思路和过程,逐步发展为人人都能板书展示,语言汇报解题思路及过程。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通用版(篇6)

一、成功之处

税率目前学生接触得不多,但通过这节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对这一新奇事物特别感兴趣,不断提问,甚至很多同学提到了怎样确定是否达到纳税标准?买什么东西是需要纳税等现实问题,以至于一不小心便会扯远!但我们老师要明确的是:这节课的重点是运用我们所学的百分数来解决一些简单的税率问题,使学生明确税率问题与百分数之间的密切联系,同时了解到税收的多种形式以及多种解决方法。课堂上于数学与生活是这几节课的一大特色,于是在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发现数学,并运用数学知识解决这些实际问题,以此来吸引学生求知和探究欲望。相较于上一节“成数”中遇到的种种令他们觉得困惑、棘手的现状,这一节课的学习显得简单轻松多了。

二、不足之处

通过作业可以发现:学生对于计算税率都很熟练,直接用收入乘税率得到应纳税额或是(总收入-免征税额部分)乘利率得到应纳税额等问题都会解决了,但灵活运用却还不足。在课堂作业本中出现了以下错误现象:

1.在购房时,根据房屋性质和面积大小选择合适的税率计算出应纳契税这种现实问题中,有些学生读题不认真,选择税率不当导致错误;

2.营业额的5%是营业税,而营业税的7%又是另一种税,求另一种税时,有些学生不太理解题意,读不懂其中的两个等量关系式,即使做出来了却不能准确表达解题思路,处于似懂非懂的未掌握状态;

3.告知税后所得金额、税率以及免税额,求总收入:

A、用方程:总收入-税额=所得金额;

税额=(总收入-免税额)乘税率

利用这两条等量关系式来列方程解答;

B、用算术法:总收入-免税额=应纳税部分的收入;

三、改进措施

应纳税部分的收入的14%为税额,86%即为个人所得的一部分,这一部分的金额先计算出来(实际收入-免征税额),用量率对应求出应纳税部分的收入,再加上免征税额即为总收入。这道题的确有一定的难度,很多学生不理解实际所得是什么意思,也不明确这个税率是指谁的百分之几,更没有画图来分析题意的学习习惯,大多数同学都没能解出这道题,同时也显露出他们掌握层次过低、不能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的问题所在!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通用版(篇7)

学习了有关估算教学的有关问题,触动很大。教学中应尊重每一位学生的特征,允许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采用不同的方法表达自己的想法,用不同的角度认识问题,解决问题。促进了每个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进行估算。

1、教师要重视估算,并将估算意识培养作为重要的教学目标。只有我们更加深刻地去感受,去领悟估算在我们生活工作中的价值,我们才能自觉地在教学当中,很好地去培养学生的这种估算的意识。

2、要选好题,提出好问题,让学生体会估算的必要性。即设计一个体现估算价值的情境。

3、鼓励学生利用估算来验证计算结果,养成好的.习惯,也是提高计算正确率的一种好方法。计算前进行估算,可以估计出大致结果,为计算的准确性创设条件;计算后进行估算,能判断计算有无错误并找出错误的原因,及时纠正。

4、引导孩子在问题情境的对比中,体会估算与精确计算。我们要搜集或者捕捉一些好的素材,在具体的问题情境当中让学生去感受,哪些问题解决需要近似值,就是需要估算,哪些问题解决一定要算出精确值。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通用版(篇8)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理解百分数的意义,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基础上教学的。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的实际问题的发展。通过教学解决这类问题,既能使学生深化对百分数意义的理解,进一步体会百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也有利于促进学生数学思维的发展。从以往的教学经验来看,这部分的内容在教师看来比较简单,有固定的思路。但是在学生正式做作业的时候,常常是错误百出,思来想去其中的缘由,可能是我在教学的时候过于强调机械的训练而忽略了学生对百分数意义的真正理解。因此,这学期我在教学时吸取了以往的一些经验教训,作了一些改变,紧扣住百分数的意义,借助线段图这一手段,取得较好的效果。

在教学例1时,我首先出示了两个条件,要求学生各自画线段图表示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学生画好后,讨论:画几条线段表示这两上数量比较合适?表示哪个数量的线段应该画长一些?大约长多少?通过引导学生讨论,使学生明确了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4公顷,大约相当于计划造林16公顷的1/4,这一环节使学生初步体会两个已知数量之间的倍比关系。再理解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的含义时,我继续引导学生讨论:这个问题是把哪两个数量进行比较?比较时要把哪个数量看作单位1?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就是求哪个数量是哪个数量的百分之几?借助了线段图,使学生比较直观地理解了4公顷相当于16公顷的25%,4公顷相当于20公顷的20%。从以往简单机械地训练关系式中解放了出来,使学生对百分数的意义有了进一步的理解。

在引导学生理解第二种解法时,使学生明确要求实际造林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先要求出实际造林是原计划的百分之几,再减去100%,得到比原计划多百分之几,在这里我要求学生指着线段图说说算式中的100%表示图中哪个部分?在实际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在这儿有些糊涂,没有明确一点,要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要先求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要找准单位1。

由于借助了线段图,重点强调了百分数的意义,求多(少)百分之几,是将哪两个量进行比较,哪个数量是单位1,就是求哪个量是哪个量的百分之几,直观形象,收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反思通用版(篇9)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教学反思"

可能性这一教学内容在目前的小学数学教学中是一个全新的内容,属于统计与概率这一知识领域的概率范畴。由于概率知识本身比较抽象,小学生在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时,存在一定困难。所以在教学这些内容时,主要是以直观的内容为主,目的是渗透一些概率的思想。为了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活动贯穿始终,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

活动是儿童的天性,也是儿童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重要方式。《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让学生在具体的数学活动中体验数学知识。因此在课始部分,通过创设摸奖的情境,复习以前学习的有关可能性的知识,为学生学习新知奠定基础。新知学习部分,先通过例题1猜左右决定由谁先发球引导学生认识这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由此想到可能性都是二分之一。以此为桥梁,将可能性由以前的定性描述过度到定量刻画,这也比较容易让学生接受。紧接着,组织学生完成试一试,通过摸球,继续感知在摸球过程中每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是相等的,可以用同一个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而例题2的学习比例1提高一个层次,为了让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利用魔术表演中常见的扑克牌为载体,让学生对新知产生浓厚的好奇心,从而激起其强烈的求知欲。整堂课始终为学生创设各种游戏活动,让其在经历一系列有意义的数学活动中,逐步丰富起对可能性大小的体验,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各种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的意义和方法。

2、紧密联系生活,突出学以致用。

在本节课的练习中,设计了一组紧密联系学生生活实际的问题,为学生学以致用创造了条件。如通过猜左右的方法决定发球权来判断游戏规则的公平性,从不同的摸奖活动方案中认识中奖率的大小,让学生感受到概率知识就在我们的身边,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意义与价值。

3.注重对知识的深层挖掘。

试一试的第(1)小题是要学习用几分之几来表示可能性的大小,结合学生的多种思考方法,让其体会到解决问题时方法的多样性。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问题进行更深层次的挖掘。因此,在学生能用分数表示可能性时,提出如果任意摸一个球,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七分之三,可以怎么装球?此时,学生思维处于极度活跃状态,也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中,同时也有利于对学生进行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学数学,就犹如鱼与网;会解一道题,就犹如捕捉到了一条鱼,掌握了一种解题方法,就犹如拥有了一张网;所以,学数学与学好数学的区别就在与你是拥有了一条鱼,还是拥有了一张网。而六年级学生已经有较好的数学思维能力了,因此,在课堂上,要培养其善于思考的能力,教会学生如何拥有一张网,去捕获所有的鱼。

本堂课由于放与收的度掌握的不好,而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不充分,对于例1的讲解也过于简单,这也对学生学习后面的知识造成了一定的困难。因此,对于教材的解读能力还有待于自己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学习、钻研和探索。这次教学实践,让我深深体会到,只有关注课堂的原生态,关注学生的学,才能使课堂教学由单一的传输转变为双向甚至多向的互动与对话,才能由重学习结果转变为重学习过程,由重教师的作用转变为重学生的体验,由重知识的落实转变为重人的发展,才能真正赋予课堂以生活的意义和生命的价值。

总之本节课中还有许多缺点和不足,恳请各位领导和同仁批评指正!

附教案:

用分数表示可能性的大小

射阳县码头小学王春梅

[教学内容]

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94-96页例1、例2及试一试、练一练和练习十八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并掌握用分数表示可能性大小的基本思考方法,会用分数表示简单事件发生的可能性,进一步加深对可能性大小的认识。

2、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思考的严谨性与数学学习的趣味性。

3、认识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使学生明确生活中任何幸运和偶然的背后都是有科学规律支配的。

[教学过程]

一、课前谈话,导入新课。

谈话:同学们,节假日的时候很多超市门口都设有摸奖活动,以此来吸引顾客。这是国庆节期间农工商超市设立的摇奖活动。

师:猜猜看中奖规则是怎样的呢?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教学例1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打乒乓吗?打乒乓时,你们用什么方法决定谁先发球?

在这幅图中,裁判将乒乓球握在手中,让运动员猜球在左手还是在右手?猜对了谁就先发球。你认为用猜左右的方法决定由谁先发球公平吗?为什么?

师:同学们,这里的1/2表示什么意思?

2、完成试一试

师出示袋子、红黄两球

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师在袋中又放入一个绿色球,师:现在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师:任意摸一个球,都是摸红球,为什么摸到的可能性不一样呢?

师追问:现在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摸到绿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

师:如果往这个袋子里再添一个蓝球,那么任意摸一个球,摸到黄球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呢?如果再添一个黑球呢?从这个实验中,你有什么发现呢?

师小结:袋中有几个球,任意摸一个球,摸到其中一个球的可能性就是几分之一。

3、教学例2

师:在图中你看到了哪几张牌?

把牌洗一下反扣在桌上,从中任意摸一张,摸到红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黑桃A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摸到其它牌的可能性呢?

师:看了这6张牌,你还能提出关于可能性的数学问题吗?先自己想一想,然后把你的问题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四人为小组活动,互相提问。

师:同学们提出了许多问题,我们选择其中五个问题来研究。请看屏幕,大家把这些问题默读一遍。

师:我们先看第一个问题。该怎么解答呢?

课件分别呈示两种方法。

师:剩下的四个问题,请大家在本子上列式解答。

师总结:从这里可以看出,任意摸一张,摸到某种牌的可能性是几分之几,我们要看一共有()张牌,()牌有()张,摸到()牌的可能性是()/()。

4、完成试一试

课件出示试一试,学生口答,要求学生从两个角度解释自己作出的结论。

师:如果要使摸到红球的可能性是3/7,那么该怎样装球呢?

三、拓展应用,巩固策略

1、完成练一练(出示农工商超市的转盘)

师:指针转动80次,可能有10次停在红色区域。这句话中的可能能不能换成一定?为什么?

2、完成练习十八第1、2题

3、游戏:幸运大抽奖。

四、课堂总结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把你的收获和同学们说一说。

五、欣赏生活中的可能性

相关文章

  • [实用教案]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其一 教师的威信取决于社会地位,也取决于自己的责任心。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往往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也会在课堂上帮助老师分担很多教学的压力,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经过搜索整理,小编为你呈现“ 六年级数学教学设计其一”,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教学内容:苏教版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29~3...
  • 小学六年级数学周长教案1500字汇总 每一位辛勤的老师,都甘充当学生进步的阶梯。作为教师就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来制定合适的教案。对于教案的书写不要墨守成规,应该做到继往开来,更加具有现代化的精神。可以传授一些编写教案的心得吗?以下“小学六年级数学周长教案1500字汇总”由小编为大家收集整理,在此温馨提醒你在浏览器收藏本页。教材分析:这部...
    时间:01-13 小学六年级教案    
  • 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1000字 教师燃烧着自己,却照亮着学生的未来,教师应该学会去编写教案。学生会在什么地方出现问题、出现什么问题,是教师在撰写教案时应该考虑到的问题。你知道写教案的时候应该重点注意什么吗?下面是课件之家的编辑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相信会对你有所帮助!...
    时间:01-15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    
  • 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总 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每位老师都应该致力于提升撰写教案的水平。教案也侧面反映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不必为写教案而烦恼了!请阅读由小编为你编辑的关于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汇总,请继续阅读本文相关内容! 新世纪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55页 数学教学内容应该是与现实密切联系的数学,能够在实际中得到应用的数学,...
  • 「必备」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11篇 事先对自己的教育内容做好计划是成为一名优秀教师的必经之路。准备一份合适的教案是每个教师的必修课,教案可以帮助教师恰当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怎样编写一份优秀的教案呢?课件之家为大家呈上收集和整理的最新小学六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不妨参考一下。希望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