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沫若

本文摘自《海上文坛》2005年第6期,作者:贾振勇,原题:“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郭沫若在“文革”期间的创伤、屈辱和反思

获知儿子自杀消息的郭沫若夫妇伤心欲绝,可还要向组织交代情况,为“没有教育好子女”而检讨。

郭民英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一度人中央音乐学院修炼小提琴。然而,1964年的一个事件,却无情摧毁了一个青年的音乐之梦。事情的起因是一架录音机。郭民英曾将家中的一台录音机携至学校,和同学一起欣赏古典音乐。不知是因为由羡生妒还是革命义愤,引起了一些同学的强烈不满,有人将之视为音乐学院的“严重问题”,上书毛泽东,打着揭露和批判“封、资、修”、“大(人)、洋(人)、古(人)”的旗帜,指责郭民英搞“特殊化”。在那样的岁月,此事一经曝光,便不可挽回。郭民英无法承受“炫耀资产阶级生活方式”的责难和压力,心理和精神遭到沉重挫伤,可能就此患上了忧郁型神经分裂症。身受精神疾病折磨的郭民英,已无法在音乐学院的压抑环境中呆下去,无奈之中只好于次年退学。

本来,郭沫若还曾想让郭民英转到人民大学学习,哪怕从一年级开始也可以。郭沫若专门委托秘书王戎笙办理此事,并写信给郭民英征求意见(此时郭沫若正应毛泽东之命辗转于井冈山区)。但对学校生活深感恐惧的郭民英没有答应。无可奈何之际,郭沫若夫妇决定送郭民英参军,或许寄希望于军队这个大熔炉,能改造郭民英的性情。郭沫若为此事,亲自登门拜访时任解放军总参谋长的罗瑞卿。这对高层人物来说,乃区区小菜一碟。不费吹灰之力,自幼向往海洋的郭民英参加了海军。郭民英作为一个音乐人才,在军队是很难得的,又加上是参谋总长亲自安排,颇受重用,成了中共预备党员。但是,不知是文革的猛烈批斗风暴又唤起他的创伤记忆,还是什么其他的原因,郭民英突然自杀。

那年头,自杀意味着自绝于人民、自绝于党。不仅没有赢得半点同情,郭民英死后还被追认着撤销军籍、党籍。获知儿子自杀消息的郭沫若夫妇伤心欲绝,可还要向组织交代情况,为“没有教育好子女”而检讨。这次,郭沫若的眼泪真的要“朝肚子里流”了。闻讯后的周恩来,也亲自来到郭沫若府第,加以安慰。但是,在生命消失面前,谁有回天之力呢?就在郭沫若沉浸在丧子之痛的时候,上苍并没有怜悯和垂青这个早过古稀之年的老迈之人。政治上翻船的危险,并没有因为他失去了儿子,而戛然止步。

惊人之举

1967年5月25日至28日的《人民日报》,先后公开发表、重新发表了毛泽东《看了逼上梁山以后写给延安平剧院的信》、《应当重视电影{武训传)的讨论》、《关于红楼梦研究问题的信》和《关于文学艺术的两个批示》。这5份文件,件件让郭沫若惴惴不安。更要命的是,在《看了逼上梁山以后写给延安平剧院的信》中,原信中“郭沫若在历史剧方面作了很好的工作,你们则在旧剧方面作了此种工作”一句,竟然无缘无故的被删去了。稍微熟悉当代中国政治状况的人,谁都知道这种情况的发生,意味着什么。

这件事与当时一个大红大紫的女人有关。这个女人,就是江青。

众所周知,江青是“文革”十年间中国故坛最为叱咤风云、嚣张猖狂的人。此时已经进入中央文革的江青,正野心勃勃地攫取政治资本,以“样板戏”为突破口,意图在政坛施展拳脚。

既然名之日,“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江青的那点文艺修养,算是派上了用场。大搞京剧革命;编排样板戏,也算是从自身实际出发的独辟蹊径之举。可是在“炮打一切”的革命风暴中,那些有真才实学的戏剧家、艺术家,大多变成了资产阶级反动权威;有头有脸的文艺界名人,大多被扫地出门。样板戏毕竟是戏,而且要成为全国人民膜拜的“经典”,需要有能力的人做具体编排工作,更需要有影响的名人撑门面,但江青可用主人实在是寥寥无几。无论是论真才实学,还是论社会名望,更不要说论政治立场,郭沫若都是首屈一指的人选。于是,康生向江青推荐了郭沫若。江青也热情地向郭沫若伸出了“友好”之手:

为了收买郭沫若,江青决定请郭沫若搬到钓鱼台去住。江青的意思,这实在是最高的礼遇了。她计划把郭沫若的住处安排在康生和江青住房之间的一栋,甚至还亲自领郭沫若、于立群夫妇去钓鱼台看房子。江青还亲自为郭沫若拍彩色照片。要知道当时拍彩色照片可新鲜,不是一般“消费水平”的人所能享受到的。又有一次,在京西宾馆师以上干部看“样板戏”,江青还热情地亲自搀扶郭沫若入座,一时引起议论纷纷。

不知是郭沫若最终推脱了,还是什么其他原因,结果是郭沫若最终没有搬进钓鱼台,也没有为江青的革命样板戏服务。不管什么原因,没有领江青的情,就是让江青下不了台,就算是和江青结下了梁子。郭沫若或许为此事忧心忡忡,但让他没想到的是,报复竟然兵贵神速般的降临了。

1967年5月23日,首都各界隆重集会,纪念毛泽东《在延安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中央文革”借集会之际,大肆吹捧、粉饰江青,把江青塑造成“一贯坚持和保卫毛主席的革命文艺路线”的“文艺革命披荆斩棘的人”,向全党、全军、全国人民,推出这位“无产阶级文十七大革命的英勇旗手”。上述5个文件,就是为配合这一政治动作而发表的。意图很明显,为江青的样板戏等“文化革命”实践,提供理论依据和政治支持。此时的郭沫若,或许才真正意识到江青的厉害,意识到江青的重要,意识到江青在毛泽东政治棋盘中的分量。看看周围那些处境艰危的牛鬼蛇神们,郭沫若或许要不寒而栗了。扫地出门的危险,可谓迫在眉睫。刚刚丧子才一个多月的郭沫若,或许还没有从痛苦中会过神来。但是,已经颐不了那么多了,郭沫若毅然决然地做了一件惊人之举。

1967年6月,设在北京的亚非作家会议常设局,为纪念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25周年,举行讨论会。在6月5日举行的大会闭幕式上,郭沫若作了《做一辈子毛主席的好学生》2的发言。在表达了“我们的讨论会是第一次宣扬毛泽东思想的国际会议,而且是一次成功地会议”之后,面对着老朋友周恩来,面对着中央文革的江青、康生、陈伯达,面对国内外知名人士和会议代表,郭沫若慷慨激昂、热情洋溢地宣布:“昨天晚上作了一首诗来表达我深刻的纪念情绪,请允许我把这粗糙的诗朗诵出来,献给在座的江青同志,也献给各位同志和各位同学”:

……亲爱的江青同志,你是我们学习的好榜样,/你善于活学活用战无不胜的毛泽东思想。/你奋不顾身的在文艺战线上陷阵冲锋,/使中国舞台充满了工农兵的英雄形象,/我们要使世界舞台充满着工农兵的英雄形象!/……/毛主席的光辉著作是我们永远的精神食粮,/我们要毫不利己、专门利人,学习白求恩那样高尚,/我们要做新愚公,把帝修反三座大山投入海洋!/毛主席啊,你是我们心中最红最红的红太阳,/我们祝愿你万寿无疆,万寿无疆,万万寿无疆!

不知道当时是不是语惊四座,也不知道郭沫若当时是何种心情。他或许不知道江青这位红极一时的“文革旗手”,以后要沦为历史罪人;或许也不知道他为此,要付出沉重的道德和人格代价。尽管民望极高如周恩来者,都喊过歌颂江青的口号,但在人们心目中,郭沫若毕竟曾经是代表过一个时代的大气磅礴、浪漫至极的顶级文人呵。

不管怎么说吧,这一关总算闯过了。郭沫若或许长长舒了一口气。

死去的郭世英遍体鳞伤,手腕、脚腕被绳子捆绑得血肉模糊……

摁下葫芦浮起瓢,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正当郭沫若战战兢兢紧紧追随“文革”的前进步伐时,“文革”的酷烈,并没有放过他。1968年4月22日,“文革”的风暴又吞噬了他的爱子郭世英。

据世人评论,郭世英是郭沫若众多子女中最有才华者,而且精神气质酷似青年时期的乃父。如果说郭民萸的自杀,尚有疾病折磨的缘由,可是郭世英的罹难,却完全是“文革”—。手造成的。

1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