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希文,1900年出生,云南宜良县大渡口村人,原国民党陆军39师少将师长,抗战时期曾任武汉卫戍区司令,先后参加过南昌、长沙、常德会战等大小战役。解放战争中,段希文的部队被解放军打散后,他经由广州逃到香港。

20世纪50年代初期,香港虽然遍地是商机,可段希文是个带兵打仗的军人,对做生意一点也不感兴趣,在香港的生活可谓是百无聊赖。他在太平山下租了一户民居栖身,平日里深居简出,除了与滞留在香港的几个军队里的旧同事往来外,绝少与外人联系。

这天早上,段希文刚刚起床,就有人来敲门。他狐疑地打开院门,见门外站着一个身穿青衫,头戴礼帽的中年人。

段希文问道:你找谁?

中年人摘下礼帽,一把握住段希文的手,满脸堆笑地说:段将军,我是马副官呀!

段希文想了好一会儿,才拍了一下脑门道:我记起来了,你是李弥将军的副官!

段希文急忙把马副官让到自己卧室内,给他沏了一壶茶,问道:马副官没和李弥将军去台湾吗?

马副官喝了一口茶,感叹道:小孩没娘,说来话长了!接着,马副官向段希文道出了他的来意:

1950年2月20日,人民解放军进驻昆明,云南解放。国民党第8兵团第8军237师709团少将团长李国辉,率领1000多名官兵从云南西盟佤山进入缅甸。李国辉的部队在原始森林里艰难地穿行,最后来到一个叫小勐棒的地方。他们在这里巧遇国民党第8兵团26军93师278团逃到缅甸的残军1000余人,带队的是副团长谭忠。这两支残军在小勐棒会合后,一清点人数,竟有2000多人。

李国辉和谭忠经过研究,决定以小勐棒为依托,将两支残军组成一个正规团,就地待命休整,待与台湾取得联系后再决定今后的去向。

李国辉向台湾方面发去了询问今后去向和任务的电文。时间不长,台湾国防部发来回电:你部可自谋出路。

李国辉和谭忠等人看完电报,一下愣住了。他们跟随蒋介石打了一辈子仗,可谓是枪林弹雨、出生入死。这份绝情的电报表明,台湾已经准备抛弃他们这支残军了。

李国辉和谭忠等人虽然悲观到了极点,可2000多名将士总得活下去呀!经过反复思考,他俩作出一个决定,马上着手成立中华民国反共复兴部队。

李国辉为部队起这个名字是有用意的,他们在缅甸的地盘上,残军的存在必然会被缅甸政府视为眼中刺,想要在缅甸政府的眼皮底下生存下去,就得有一个正当理由。而反攻云南这个理由足以搪塞缅甸政府,使自己暂时获得一个立足之地。

李国辉反攻云南的旗号打出没两个月,他们的队伍就扩充到了3500人。为了能生存下去,李国辉组织残军着手开荒种粮,解决吃饭问题;秘密贩运鸦片,解决军费来源;广泛扩军备战,时刻提防缅甸政府的反击。

眼看着这支国民党残军日益坐大,缅甸政府慌了神,他们下决心剿灭这支来自异国的部队。缅甸国防军驻景栋的部队出动了1.5万人,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杀气腾腾地向残军包围过来。

李国辉为了保存实力,将部队带进缅甸原始森林。缅甸国防军占领小勐棒后,随即派兵开始搜山。李国辉实战经验极其丰富,领着部队在原始森林里与缅军周旋了12天,缅军1万多人的搜山部队被拖得疲惫不堪,李国辉见时机成熟,率部突袭,重创缅军,还缴获了缅甸军队的几十门大炮。

李国辉的部队重新夺回了小勐棒,三天后又攻下缅甸北方一个有3万多人口的大镇大其力镇。李国辉的部队一战成名,威震缅甸。

硬的不行,又来软的。缅甸国防部派出代表找到李国辉,开出条件只要他们释放俘虏,离开大其力和主要公路沿线,将允许他们居住在小勐棒等地区。

李国辉也不想与缅甸政府为敌,便释放了全部俘虏,撤出新占领的城市,重新回到小勐棒、勐撤和勐果一带。

马副官告诉段希文,蒋介石在《曼谷日报》上看到残军大败缅甸国防军的消息后,兴奋不已,急忙把李弥叫到自己的办公室。

李弥原是国军第13兵团的司令官,李国辉当年是他手下的一个团长。蒋介石想派李弥去缅甸,组建云南救国军,以小勐棒地区为跳板,准备随时反攻大陆。

李弥领命后,从台湾辗转来到小勐棒地区。李国辉对李弥这个昔日的老上级言听计从,当即交出这支残军的指挥权。李弥随即开始着手组建云南救国军。

马副官说:建军很容易,可是军队里缺乏有实战经验的指挥官!

马副官这次到香港,正是奉李弥之命,前来联络那些真正具有实战经验的军官,北上缅甸,到云南救国军里任职。

段希文听马副官讲完,有些心驰神往。国民党政权垮台后,段希文逃到香港,不知下一步如何打算,虽然妻儿都在云南,但大陆是回不去了,而台湾地小人多,蒋介石的嫡系军官都无处安置,像他这样的军官去台湾也没有什么发展前途。他决定跟随李弥到缅甸闯一闯。

段希文来到缅甸后,受到李弥的热烈欢迎。李弥手下的云南救国军共有3个军、20个纵队,总兵力达3.5万人。

段希文被李弥委任为云南救国军第4军政区司令,1952年又任干训团第4期大队长,1954年任云南救国军副总指挥兼第5军军长等职。

蒋介石对李弥的工作成绩非常满意,不仅将自己的侍卫总长柳元麟派给李弥指挥,每月还调拨20万美元的军费。

台湾一个月调拨给云南救国军20万美元,简直是杯水车薪。李弥为了弥补军费的巨大亏空,除了用少量兵力骚扰云南边境外,其余兵力都用于贩毒、护毒。

缅甸联合老挝、泰国政府向联合国提出抗议,要求台湾当局撤回残军。蒋介石迫于联合国的压力,每次撤走几千人,至1962年6月共将2万余人撤回了台湾。

1960年,云南救国军改了番号,对外称为云南人民反共志愿军。此时的李弥已撤回台湾,柳元麟改任总指挥。

1961年3月6日,段希文接到命令要他率领部队撤回台湾。当他带领士兵在机场等待时,又接到蒋介石的急电:留下来坚守,准备反攻大陆。这样,他和他的第5军又留了下来。实际上,他的第5军也只有3000多人。

段希文和柳元麟矛盾较深。柳元麟曾几次向蒋介石状告段希文不听指挥,反攻大陆不力等。因此,段希文留下来后,台湾中断了段希文所部的军饷。

面对被台湾抛弃的定局,段希文作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不听台湾和柳元麟的指挥,与3000多云南籍官兵共存亡,不再去反攻大陆,而是白谋生路。

在一个漆黑的夜晚,段希文率领第5军弟兄翻山越岭,在原始森林里穿行多日,最后到达泰国北部清莱省密梭罗一个20余户傈僳族人居住的小村子,这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距离泰缅及泰老边境都很近,段希文决定在此设置军部,并将村子更名为美斯乐。段希文传令下去,将营房盖在陡峭的山坡上,并全力在遮天蔽日的树林里开始修建工事,开荒种植罂粟、蔬菜和粮食。

段希文脱离台湾政府后,他的部队就变成了一支不属于任何国家和组织的孤军。

泰国国防部官员听到国民党残军入境的消息,大吃一惊,他们对缅甸军队剿灭残军失败的消息早有耳闻,为了避免泰国军队重蹈覆辙,他们采取久围不攻的办法,试图用美斯乐艰苦的环境拖垮这支残军。

蒋介石得到段希文脱离台湾领导的情报后很不甘心,于1970年密令台湾安全局局长周中锋到泰北找段希文密谈,希望他能够接受台湾的改编。

段希文回答说:台湾不发给我们军饷,不供给枪支弹药,还要来管我们?你们以为这是在台湾,你们还能像二十多年以前那样随便发号施令?记住,这里可是金三角!我们再也不会相信你们,不会相信国民党!

周中锋碰了一鼻子灰,只得悻悻而去。

就在泰国政府召开会议,研究对残军采取下一步行动时,泰国北方一支反政府游击队日益壮大,还对昌孔县城发动进攻,攻下县城,打死警察局局长,绑架了该县县长。泰国舆论一片哗然,民众都称军方懦弱,施政者无能,泰国政府陷入极其被动的局面。

1970年2月4日,泰国军方的最高统帅作出了一个决定,同意将段希文领导的残军编为泰北民众自卫队,命其攻打反政府游击队的老巢叭当地区,只要段希文剿灭了这支反政府游击队,泰国政府将给残军将士在泰国的永久居住权。

泰国北方的这支反政府游击队虽然只有1000多人的武装,但由于占据着有利地形,行动又神出鬼没,泰国军方围剿了二十多年,甚至动用飞机大炮也没有将他们消灭。泰国政府根本就不信段希文能消灭反政府游击队,他们只是希望消耗双方兵力。

段希文听完泰国军方的条件,欣然接受了任务,并承诺一个星期结束战斗。

1970年2月10日,段希文率领残军向叭当的反政府游击队发动猛烈进攻。

段希文第一天采用强攻,600多名残军战士,先用重炮轰炸反政府游击队占据的山头,接着敲锣打鼓,吹着冲锋号猛打猛冲。战斗一直进行到晚上,残军除了损兵折将,根本就没能攻上险峻的叭当山峰。

天黑时,段希文命令残军停止前进,但追击炮手们仍然乘着夜色不停地向反政府游击队的阵地开炮。第二天天刚亮,段希文命令手下吹起冲锋号,由一一个营的弟兄呐喊着冲上险峻的叭当山峰。奇怪的是,反政府游击队阵地上除了有零星的枪声外,段希文的部队并没有遭到大规模的武装抵抗。

原来,段希文在山下正面佯攻是假,他暗中派出200人的敢死队,在湄公河上用绳索攀登上悬崖,深夜悄悄摸进游击队的阵地,打了他们一个措手不及。段希文仅用两天时间就结束了战斗。

泰国国王亲自颁给段希文将军一枚勋章,并给受伤和阵亡的将士家属发放抚恤金和泰国公民证,对其余活着的残军将士及家属全部发给居住证。经泰国政府批准,段希文的残军改为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段希文将军任总指挥官,李文焕将军任副指挥官。

段希文和他的部队获得在泰国美斯乐的居住权后,国民党台湾方面慌了手脚,担心残军被泰国收买,影响台湾政府在世界上的声誉。

台湾中央情报局局长叶翔急忙来到金三角,约见段希文、李文焕等人。叶翔对段希文说:请段将军不要接受泰国的改编,台湾方面会马上恢复补给,你们有什么困难,台湾都会解决的!

段希文直言相告:一切都晚了,我们苦了几十年谁管过我们?你拿什么东西来证明台湾管过我们的死活?换句话说,我们反攻大陆二十多年,死了不少人,你们给了我们什么抚恤金?一分钱也没有,军饷也扣发了!你走,我们不想见到台湾来的人!

泰北山区民众自卫队成立后,编制被定为1500人,泰国政府按此发放弹药和军粮。段希文一边加紧自卫队的建设,一边督促部队的战士和眷属铲掉害人的罂粟,并在罂粟田里建立生产基地,重新种上谷子、大豆、玉米和茶叶。段希文在泰国美斯乐立足后,还大力兴办教育,出资创办了兴华中学,对当地学生和边远贫困学生免收学费,每年还保送40名优秀学生到外地上大学。他资助的学生如今遍布海内外,不少人成了有用之才。

段希文在泰国被称为孤军的灵魂,深受泰国人民尊重和爱戴。

1980年6月18日,段希文心脏病猝发,在曼谷与世长辞,享年80岁。泰国前总理江萨亲临医院,向段希文遗体告别,泰国总理及多名将领参加了段希文的葬礼,送葬队伍长达两公里。按照段希文的遗愿,他被安葬在美斯乐的他那翁山之巅,面朝北方自己的祖国。

段希文将军的原配名叫李惠芳,系云南宜良县城北村人。1920年段希文参军离家后,李惠芳孤身一人将儿子段浩川、女儿段德丽等抚养成人。

1965年的一天,段浩川突然收到段希文寄来的一笔钱,整整500元,而当时他的月工资只有50元。因为文化大革命的缘故,段浩川始终没敢动这笔钱,全部存进了银行。直到1978年文革结束后,段浩川才将这笔钱从银行取出,交到了母亲的手里。

段浩川收到父亲的第一封来信是在1972年,是由原云南省主席龙云的儿子龙纯勋从香港辗转带回大陆的,信中询问家人是否安好,希望家人和他联系。段浩川召集全家人一起照了张全家福,并将照片夹在信里给父亲邮寄过去。接到回信后,段希文亲自给当时的昆明市市长潘朔端写了一封感谢信,信中说:看到了家人的照片,我老泪纵流,感谢你对我家人的悉心照顾,恩情容图后报。此后,段浩川和父亲的联系就逐渐密切起来。段希文也经常寄钱回家,数目越来越大。

1972年,李惠芳带着女儿段德丽赶到香港和段希文见过一面。段浩川始终没能在父亲生前见到过父亲,直到1980年父亲去世,才赶到泰国参加段希文的葬礼。

1982年,由在泰国的云南同乡主持建成了纪念段希文的陵园希公陵。其中一副挽联概括了段希文的一生:扬威异域,树立风范,领导中原豪士,开荒拓土,孤忠撼中外,功勋永铭照佛国;创立会馆,惠泽同乡,相率南诏健儿,兴学建教,桃李满天下,楷模常留在人间。

到1992年,段希文当年带领的这支流浪金三角的中国人包括他们的后代已有6万余人,他们全部成了泰国公民,如今生活在泰国的美斯乐以及老挝、缅甸的边境线上,开荒种地,种茶叶、水果,有的开展旅游业,过着自食其力的生活。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