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5月14日,下午4点钟,从地中海汹涌澎湃的浪潮之巅刮来了阵阵温和的风,轻轻吹拂着巴勒斯坦的城镇和村庄。在特拉维夫城的现代艺术博物馆中,人头攒动,空气中涌动着一股按捺不住的激情。人人都激动异常,他们不住地默默祈祷着,捧着一颗诚惶诚恐的心企盼着,因为,一个等待了数千年的重大时刻就要到来了。

少顷,一位精神矍烁的老者在众望所归的目光中健步走上讲台,他首先慷慨地做了一番历史的回顾,随即庄严宣布:“怀着对全能上帝的崇信,谨此宣布,我们于今日,在巴勒斯坦建立犹太人国家——以色列!”

雷鸣般的掌声霎时响彻云霄,欢呼声排山倒海般此起彼伏,人们喜极而泣,不禁泪如泉涌。千百年来颠沛流离、灾难深重的犹太人终于获得了一块栖身之地,重建犹太国家这个燃烧了数十个世纪的梦想竟然就在此刻变成了现实,怎能不让他们欣喜至极!

然而为了这一刻,犹太人千百年来都在抛洒着鲜血。一切都得从头说起。

犹太人古称希伯莱人,是古代西亚闪族的后裔,阿拉伯人、迦南人与他们是同宗共祖的兄弟民族,曾共同在巴勒斯坦这块土地上生息繁衍。公元前2000年左右的一段时间内,巴勒斯坦地区遭遇了罕见的旱灾,水源枯竭,草木不生,从前的乐园变成了焦土。无以为生的希伯莱人便举族迁徙,寻求生路。他们离开阿拉伯半岛之后,来到了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的尼罗河畔,这里水草丰美、四季如春,希伯莱人便定居了下来,希望过上安宁富足的日子。然而,埃及法老残酷地奴役着他们,犹太人忍气吞声地过了四百年。四百年后,头人摩西率领着不堪重压的犹太部族又踏上了重返巴勒斯坦的崎岖坎坷之路,这在《圣经》中留下了一段充满血泪的故事——《出埃及》。经过40余年的颠沛流离,犹太人终于回到了祖居之地,并创立了犹太教。他们于公元前1205年建立了最早的犹太人国家——希伯莱王国。这个王国在所罗门时代臻于极盛,开疆扩土,威慑四方。后来又分裂成以色列王国和犹太王国。这两个王国又先后被亚述帝国和巴比伦王国所灭。从此,犹太人又开始了多灾多难的日子。他们告别了化为断壁残垣的所罗门圣殿,膜拜了凋零在苍烟落照中的耶路撒冷圣城,天涯浪迹,各奔东西。犹太人的国家消失了,巴勒斯坦成为阿拉伯人的独属之地。

犹太民族最值得人钦佩的是他们那种百折不挠、桀骜不驯的民族精神。无论遭遇多大的天灾人祸,他们都能顽强不屈地生存下去。最令人称奇的是,尽管2000年来犹太民族散居在世界各地,同其他的民族长期生活在一起,但犹太人始终保持着自己独特的文化和宗教,甚至语言。犹太民族不仅没有从地球上消失掉,反而以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保存了下来,几乎无一例外(除东汉时期迁往中国洛阳的一支被中国人同化)。艰难的生活磨砺着这个民族,上天又赋予他们精明的头脑,长于经商谋生,他们是富有的,然而又是最贫穷的,因为他们没有一块属于自己的土地。在世界各国,犹太人时常被当作异类而遭受歧视、驱赶,甚至杀戮。1391年,西班牙反犹时杀戮了6、7万犹太人,并且20余万人遭到了驱逐。二战中,纳粹德国更是惨绝人寰地对犹太人实行种族灭绝政策,约522万犹太人惨死于法西斯的魔掌之中。犹太人渴望建立自己的国家,复国主义思潮像烈火一般地点燃,他们又回忆起千百年前的故乡——巴勒斯坦。

此时的巴勒斯坦,已是阿拉伯人的家园。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英国占领了巴勒斯坦,1922年在这里实行委任统治。各种利害关系盘根错节地纠缠在一起。犹太人复国谈何容易!

到了1917年,英国突然发表了一个《贝尔福宣言》,表示英国政府“赞成在巴勒斯坦为犹太人建立一个民族之家,并将尽最大努力实现这个目标”。这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英、美等大国在中东的殖民利益争夺异常激烈,英国人急于寻求势力支持。犹太复国主义领导人魏茨曼博士因为曾为英国发明一种廉价炸药而与英国政府有一定交情,他看准英国的心思,积极活动起来,暗示英国政府如果支持犹太人建国,则可使英国在中东有“一道坚强有效的防线”。于是双方各取所需,一拍即合。世界各地思归心切的犹太人纷纷慕名而来。1918年,巴勒斯坦的犹太人为5.6万,占居民总数的7%;1922年增加到8.4万,占11.1%;1939年剧增到44.5万,占29.7%。

英国人打着利用阿拉伯人与犹太人矛盾冲突而实行“分而治之”政策的主意,大力支持犹太移民。《贝尔福宣言》中煞有介事地宣称此举不会损害巴勒斯坦阿拉伯人的权利,而且认为犹太复国主义无论对错好坏,都比此地70万阿拉伯人的愿望和“偏见”重要得多。“在巴勒斯坦,我们甚至在形式上也未打算去征询这个国家现有居民的愿望。”

由于英国委任统治当局奉行的“扶犹排阿”政策,犹太人有恃无恐地向巴勒斯坦大规模移民。在政府唆使下,有财有势的犹太资本家排挤阿拉伯人的手工业和工商业,大量收购土地。1927年,犹太人占地9万公顷,1947年增至18.5万公顷。被驱赶的阿拉伯农民怨恨异常,两个民族由于宗教、政治、经济等各方面的原因始终冲突不断,连年厮杀。

犹太人建立了地下武装,实行恐怖主义,“哈加纳”、“伊尔贡”令人闻风丧胆。阿拉伯人也组织了武装游击队,不断起义反抗英国统治和犹太人侵扰。1928年8月23日,双方为争夺宗教圣地而又一次刀兵相向,在英国军警的镇压干预下,共有133名犹太人和116名阿拉伯人丧命。

阿拉伯世界诸国纷纷支持巴勒斯坦的阿拉伯人,要求停止犹太移民,坚决反对把巴勒斯坦变成一个犹太人的国家,并要求英国结束其在巴勒斯坦的统治。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英国为争取阿拉伯世界的支持,于1939年发表白皮书,宣布“把巴勒斯坦变成一个犹太国并非英国政策的一部分”,于是转而限制犹太人的移民和土地转让,并提出让阿拉伯人政府“掌管”巴勒斯坦10年。此时,纳粹德国正在大规模地屠杀迫害犹太人,英国此举可谓落井下石、雪上加霜。战后,英国工党上台后更加注重维护与阿拉伯人的“友谊”,致使犹太人产生强烈不满。

1945年5月,犹太复国主义者建立的“犹太建国协会执行机构”在主席本·古里安的领导下提出让英国同意10万犹太人迁入巴勒斯坦,并建立犹太国,遭到了拒绝。而此时的美国却支持建立犹太国家。原来,美国有500万犹太人,绝大部分都有钱有势,位居高官显职,在政治上颇有影响力,而美国统治集团为了扩大它在中东的利益,需要在中东寻找支持,因此积极支持犹太复国主义运动不失为最佳选择。

在美国的压力之下,英国同意组成英美联合调查组解决巴勒斯坦问题。1940年,这个调查组搞出一个“分省自治计划”,即签发10万张犹太人移民证,并将巴勒斯坦划分为4个省。此举遭到阿拉伯人和犹太人的双重反对。1946年,犹太建国会通过了“在巴勒斯坦适当地区建立有活力的犹太国”的新计划,拟定的犹太国占巴勒斯坦总面积的65%,即从加利利和特拉维夫到阿克的沿海平原再加上整个内格夫沙漠。这个计划得到了美国的支持。

英国以退为进,把巴勒斯坦问题提交联合国裁决,却不成想美、苏取得了一致的立场,要求结束英国的委托统治,把巴勒斯坦分为犹太国和阿拉伯国。联合国大会于1947年11月29日以多数票通过了《巴勒斯坦将来治理问题的决议》,决议规定犹太国面积1.5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的55%,其中犹太人49.8万,阿拉伯人40.7万;阿拉伯国,面积1.1万平方公里,占总面积45%,其中阿拉伯人72.5万,犹太人1万。

这一决定令阿拉伯人不满,他们举行会议决定建立“阿拉伯解放军”,再图新变;而犹太人则喜出望外,同时也加强武装力量,警备森严,以保护这一成果。巴勒斯坦丝毫没有因为这一决议的出笼而得到片刻安宁,仅仅一天之后,便爆发了阿以战争。双方互相围攻,报复仇杀,许多无辜的平民在战争中惨遭杀害。

在战争进行的间隙,本·古里安积极策划着犹太建国这一中心大事。终于,1948年5月14日,本·古里安在特拉维夫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宣告了以色列国的诞生,了却了犹太人千百年来的心愿。仅16分钟之后,美国总统杜鲁门就宣布正式承认以色列。两天之后,苏联也宣布承认以色列。本·古里安出任以色列首位总理。

然而战争更为激烈了。阿拉伯人始终认为“在阿拉伯区域内建立一个异教徒国家是对阿拉伯人的侵略行为”。就在以色列建国后的第二天,阿拉伯联盟宣布对以色列进行“圣战”。

由埃及、约旦、叙利亚、黎巴嫩、伊拉克等国组成阿拉伯联军,以4.2万兵力和包括飞机、大炮、坦克等重武器在内的强大武装包围了以色列。只有3万人且武器装备单薄的以军抱着破釜沉舟、背水一战的决心,誓死捍卫崭新的国家。

战争一开始,阿拉伯军队节节胜利。埃及兵迅速控制了巴勒斯坦西南部,约旦军控制了中部,叙利亚、伊拉克和黎巴嫩联军控制了北部。迫不得已,守卫耶路撒冷旧城的以色列军投降了,被迫撤退到沿海一带。

本·古里安见势不妙,立即要求停火几周,以期调整人马。在美国的推动下,联合国通过了1个月时间的停火决议,并对参战国实行军火禁运。以军得到了生死攸关的喘息机会,大量进口了欧美的武器,兵力重新壮大起来。

当战事重新展开时,以军精力弥满、志气旺盛,迅速扭转了颓势,攻城掠地,好不得意!7月15日,安理会又通过了“无限期停火”决议。以色列又乘机招兵买马,扩大军备,并于10月15日单方撕毁了停战协议,开始集中优势兵力猛攻埃及军队。不久,埃及军队不胜其力,宣布投降。双方于1949年2月4日签订了停战协定。紧接着,阿拉伯联军的各个成员都先后宣布停战。

这场战争以以色列的胜利告终。但70多万巴勒斯坦人因此而失去家园,沦为难民,而且数目逐年增加。难民问题成为困扰中东的久治不愈的顽疾。

更多世界上下五千年全集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