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时期虽然战乱频繁,但文学艺术仍然在动荡的年代中向前发展,而此时词的艺术更是发展到了巅峰,战争飞扬的尘土掩盖不了它那璀璨的光辉。著名女词人李清照是南宋词人中的杰出代表。

李清照生于一个官宦人家,济南人,父亲李格非是个学者,又是个散文家。母亲也是名门淑女,很有文学才华。在父母的熏陶下,李清照很小就多才多艺,才华出众,能诗善画,当时写出来的诗词就和前辈相差无几。李清照18岁时嫁给赵明诚。赵明诚也有很高的文学修养,爱好金石之学。夫妇经常一起唱和诗词,欣赏金石书画,过着美满安宁的幸福生活。

因此,李清照前期的词,多体现活泼开朗、无忧无虑的词风,也有一些描绘情窦初开女子内心世界和对爱情特别是离别相思之情的感受的词,直到今天依然脍炙人口,为人们所喜爱。

在当时社会女子备受压抑的情况下,李清照对生活理想的更高追求不能实现,因此她前期的词中,也流露出一种惆怅的情感。这种情感,温馨、喜悦相互交织,构成了她前期词风的基调。

她的词源于日常生活,刻画人物细致入微。如她写一少女初见生人的情景:“含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寥寥几笔,少女的羞涩、逼真的神态跃然纸上。再如她的《如梦令》: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表现了她无忧无虑,活泼开朗的性格,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满足感。她的另一首《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表达了对年华变迁的惆怅,对红颜易老、青春易逝的感伤。李清照描写爱情,从女性的心理出发,联想女性悲愁惆怅时易想到的事物,以细腻的笔法,描绘女性内心世界,读来别有风致。如:红藕残香玉簟秋,轻解罗裳,独上兰舟。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一剪梅》)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消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厨,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醉花阴》)词中“雁字回时,月满西楼”的凄清,“才下眉头,却上心头”的缠绵,“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的相思之苦,令人读来不禁垂泪,这是许多男性作者所体验不到的。但李清照恬静闲适的生活被战乱无情地打破了。金兵南下,汴京失守,赵构偏安东南,建立南宋,赵明诚被任为江宁知府,李清照也随他南下江宁。第二年赵明诚去世,金兵又南下,李清照四处流亡,颠沛流离,境况也越来越艰难,南渡后辗转流离、历尽坎坷。李清照开朗活泼的性格消失了,整日忧郁沉闷,郁郁寡欢,她在《永遇乐》中描述了两种不同的心情:中州盛日,闺门多暇,记得偏重三五。铺翠冠儿,撚金雪柳,簇带争济楚。如今憔悴,风鬟雾鬓,怕见夜间出去,不如向,帘儿底下,听人笑话。时局的变化,引起了个人命运的变化,从而性格也由之改变。满怀愁苦悲凉,诉诸于笔端,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的凄清苦闷,正是那个时代广大人民生活的写照。她在《武陵春》中写道:风住花香花已尽,日晚倦梳头。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闻说双溪春尚好,也拟泛轻舟,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词中描写了作者独自一人飘泊异乡的凄清,尽管春光明媚、绚丽绮人,作者看来却是“风住花香花已尽”,满眼的凄凉,物是人非,今非昔比,触景伤怀,越发愁苦无状,李清照写“愁”是有独到之处的。再看她一首《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他,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李清照的词很少正面描写山河破碎、民族灾难,但正是战乱才造成了词人的个人遭遇,给词人心灵造成巨大的创伤,留下抹不去的伤痕。由小见大,可见当时局势动荡、民不聊生的疾苦。李清照的愁,不是前人无所事事、莫可名状的“闲愁”,而是怀念故乡、感怀身世、丧亲之痛和国破之恨交织而成的“愁”。这种国破家亡的“愁”还体现在她的诗里,李清照的诗作不多,留存下来的仅10余首,但大都写得豪迈悲壮。如《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诗中热情地赞颂了大义凛然、不畏死亡的英雄人物,透露出对南宋朝廷偏安东南、不思进取的不满。再如:“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长山一土。”“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都是忧国忧民,救亡图存的悲愤慷慨之作。李清照的词具有鲜明的个人特色,具有相当高的艺术成就,这是与她出众的才华和深厚的文化素养,以及复杂的人生经历所造成的复杂的情感所分不开的。李清照的词,善于描写心理和情感上的活动,捕捉细小而生动的形象,描绘情感的微妙变化,极尽细腻委婉之能事。在语言的运用上,精心锤炼,字斟句酌,却又表现得自然浅易。如《声声慢》的开头,连用7个叠字,不但有音律之美,含意隽永,又承转自然,读来毫不生硬。又如《凤凰台上忆吹箫》中“多少事,欲说还休。新来瘦,非干病酒”,朴素平淡之中透出精巧雅致,用意巧妙,音韵和谐,浅显而不直白,含蓄而不隐晦,没有相当高的语言功底是很难做到的。李清照对词的艺术的认识也有自己独到的看法。她写过一篇《词论》,对唐特别是北宋以来的主要词人提出了批评。她认为柳永的词“虽协音律,而词语尘下”,意思是说柳永的词音律虽然和谐,但言语俚俗,带有市民情趣的倾向。认为晏殊、欧阳修、苏轼等人的词“皆句读不葺汝之诗尔,又往不协音律”,说他们的词风格上和诗接近,而且音律不严格。李清照认为晏几道的词没有铺叙,直白浅露;贺铸的词,重于用典,秦观的词过分注重情致,少了实际的描写。她主张词要有铺叙,有承转,有情致,有内涵;认为词应该“别是一家”,与诗歌相区别;要符合声律;语言上既要典雅又要浑然天成,不能有雕琢的痕迹。李清照的词独成一家,别具一格,流传甚广,深得广大读者的喜爱。她的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在世界文学中也具有相当高的价值。

更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