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初年,社会经济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我国由奴隶社会过渡到了封建社会。当时秦国的经济发展比其他国家落后,而且还深受楚、魏两国的压迫,各国对秦都以“夷狄遇之”。

公元前361年,秦献公的儿子秦孝公继位。秦孝公仅21岁,年轻气盛。为了使自己国家强大起来,不受别的国家压迫,他广纳天下贤士,求贤变法。而商鞅就是这一时期的著名改革家。

商鞅于公元前390年出生于卫国一个贵族家中,姓公孙,名卫鞅。他年轻时聪明好学,很有远见,25岁到魏国游学,被相国公叔座赏识,做了相国府的家臣。

一天,公叔座病重,魏惠王亲自看望。他对魏惠王说:“大王,公孙鞅博学多才,年轻有为,可以胜任相国一职,您可以重用他。如果不重用他,就要杀了他,以免他被别的国家重用,对我们魏国构成威胁。”

魏惠王点头答应,但心想:你一个相国府的家臣能有什么学问,况且年纪轻轻,怎么能胜任相国一职呢?

公叔座一病不起,不久便离开了人间。而魏惠王没有听公叔座的话,公孙鞅没有得到重用。

公孙鞅听说秦孝公广纳天下贤士,又觉得自己在魏国没有什么发展,便告辞了魏国,去投奔秦孝公。

魏惠王知道公孙鞅要走,也没有阻拦他,也没有派人追杀他。

公孙鞅见到秦孝公,二人甚是投缘。一见面,他俩就商讨治国之道。公孙鞅博学,很快便被秦孝公认同。秦孝公决定重用公孙鞅。

那时,由于公孙鞅没有政绩,而且又年轻,所以没办法委任重要官职,秦孝公便拜公孙鞅为右庶长。

公孙鞅对秦孝公说:“主公,您也是初步登位,还不甚稳定,为了稳定人心,我们变法之事稍后再定。”

秦孝公道:“正合我意,利用这段时间,你也熟悉一下,以便将来得心应手。”

公孙鞅知道变法困难重重,要想变法成功,必须取信于百姓。

有一天中午,公孙鞅带领几个士兵,在城门口贴了一个告示:谁能把一根细木扛到北门口,赏金10两。围观的百姓没有人相信,不知这里是否有诈,心想:这个城门口距北门口还不到50步,而这根细木又很轻,哪有这么便宜的事啊!于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只看不动。人越聚越多,公孙鞅让士兵把赏金由10两改成赏金50两,大家更不相信了。

公孙鞅后来竟改成了100两。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一个百姓心想:不就是扛这根细木吗?上刀山下火海我也干了。他扛起细木就走,围观的百姓也跟着。到了北城,公孙鞅立即派人去取100两赏金给这位扛木者。

围观的百姓一下子全都相信了。这件事一传十,十传百,很快全国百姓都知道秦国右庶长说话算数。

两年之后,秦孝公觉得地位已经稳固,而公孙鞅也熟悉了秦国环境,便下令变法。

变法内容是:

第一,废井田,开阡陌。土地由国家统一管理,统一征税,废除奴隶社会的土地国有制,承认土地私有制,允许土地买卖。

第二,废除贵族世袭特权,建立军功制,按军功大小奖赏。

第三,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第四,推广县制和连坐制。公孙鞅推广县制,把秦国划分为31个县,每县设县令。县令是全县最高的长官,而地方长官均由国君任免。又规定,一人犯法,诛灭九族;一家犯法,邻里也受牵连。

第五,统一度量衡。

第六,迁都咸阳。

这些法律的实施,促进了秦国经济的发展。打破土地国有制,促进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进一步发展,使奴隶变成了农民,有了人身自由,勤于耕作。重视农业、奖励耕织,促进了封建小农经济的发展。严明法律巩固了地主阶级专政。推广县制,大小官吏均由国君任命,加强了中央集权。但“奖励军功”却遭到了许多没有功劳的贵族的反对,他们眼看着自己的特权被夺去,便垂死挣扎。

秦孝公十分支持公孙鞅,有反对的贵族就抓起来杀掉,大臣有反对的也抓起来治罪。

由于秦孝公和公孙鞅变法态度坚决,新法很快得以实施。

变法的初步成功,使秦孝公更加信任公孙鞅,拜他为大良造。这是秦国当时最高的职务。

新法很快有了起色,但太子是保守派的代表人物,太子的老师也是保守派的一员。他知道秦国法律严明,自己不敢出来公开反对,便唆使太子反对。

秦孝公准备按新法规定迁都咸阳,太子反对,秦孝公十分生气,便想杀了太子。公孙鞅跪倒求情,对秦孝公说:“主公,请想一想,太子年幼无知,不能完全明事理,虽说天子犯法与民同罪,但太子一定有人指使,这个指使之人应该替太子受刑。”秦孝公一听,对太子说道:“是谁指使你的?”

太子听说父亲要杀自己,也吓坏了,哆哆嗦嗦说道:“是老师!”

秦孝公立即派公孙鞅去处理此事。

公孙鞅带着士兵,将太子老师押到刑场,公布了他的罪行,从严治了他的罪。大臣们一看也都出了一身冷汗,心想:要不是他老师为他受罚,看来太子也跑不了。从此,无人再敢反对新法了。

秦国变法之后,整个国家出现了大变化。军队作战勇敢,农民积极种田,又积极纺织,整个国家到处都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

秦国强大之后,秦孝公想洗雪以前的耻辱,在诸侯国中树立威信。

公元前340年,公孙鞅率领秦军攻打魏国。魏惠王一听说公孙鞅带兵伐魏,心里追悔莫及,心想:如果当初听了公叔座的话,就对了。自已没有重用公孙鞅,也没有杀了他,果然后患无穷!

魏惠王派兵抵抗,但秦军作战勇猛,节节告胜,眼看要攻到了魏都。魏惠王连忙派人求和。公孙鞅一看已经达到了目的,便答应了求和。

魏国把河西的大部分土地给了秦国,秦国不仅领土扩大了,而且地位、威信也提高了。

秦孝公非常高兴,封公孙鞅为侯,并将商于一带封给他,尊称他为商君。人们也改称他为商鞅。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病逝,太子继位。太子不忘当年之辱,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商鞅五马分尸。

商鞅虽死,但他变法的决心和精神为世代人传颂,不愧为一代改革家!

更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