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蔺相如完璧归赵之后,秦王一直咽不下这口气。他想:我一个强大的秦国,竟被你一个小小的赵国戏弄一番,一定要找机会出口气。

秦王的一位大臣说:“主公,您可以邀请赵王订立盟约。他若来,我们可以见机行事;他若不来,我们可以以此为由去攻打他。”秦王一听非常高兴,立即派人去给赵惠文王送信。

信的内容是:邀请赵王到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会面,修订条约。

赵王拿不定主意,便召集群臣商议。有的大臣说:秦此次订约,一定有诈。如果大王前去,必定危险,不如不去。历代国君有好些被劫在他国做人质的。

而蔺相如主张去,他说:“主公,秦国此次订约,一是想试一试我们赵国有没有这个胆量;二是如果我们不去,可以找借口攻打我们。”

大将军廉颇也主张去秦国订条约。

赵王答应去秦国。为了以防万一,赵惠文王对廉颇说:“如果我被劫留在秦国,你要辅佐太子,让他为我报仇。”

大将廉颇率5000精兵在渑池30里外埋伏好,李牧则率5000人马与赵王同行。

蔺相如自从上次出色地完成任务之后,很受赵王器重,此次又随驾和赵王一起去渑池与秦王会面。

刚一见面,秦王就十分傲慢。他命人取来一张瑟,对赵王说:“听说赵王弹瑟很精通,请赵王为本王弹奏一曲。”

这分明是侮辱国君。蔺相如非常生气,但是忍了下来。而赵王一看秦王盛气凌人的样子,也只好接过瑟,勉强弹奏了一曲。

赵王弹奏完毕,秦王命御史记录“秦昭襄王二十八年,赵王为秦王鼓瑟”。

赵王很是难堪,但没有吱声。

而这时,蔺相如站了起来,将一个瓦盆递给秦王说:“听说秦王擅长秦国的乐器,请大王击缶!”

秦王大怒,说道:“我一个秦国国君怎么能轻易为国人击缶呢?”

蔺相如又向前走了两步,手里拿着瓦盆,非常气愤地说道:“秦国强大,但你们太欺负人了。现在我与大王仅隔五步,你们国家再强大,军队再多也没有用,我可以与大王同归于尽。”

秦王一见蔺相如怒气冲冲的样子,心想:“如果不答应,我的性命便会受到威胁。”于是只好敲了一下瓦盆。蔺相如转过身对赵国御史说:“记上‘赵惠文王二十年,秦王为赵王击缶’。”

秦王没有占到便宜,而秦国一位大臣高声说道:“秦王快要过生日了,请赵国割15座城池为秦王祝寿。”

蔺相如毫不示弱,大声说道:“赵王也快要过生日了,请秦国把咸阳献给赵王,为赵王祝寿!”

秦王一听,又没有讨到便宜,只好说道:“大家谁也不要给谁寿礼了!”

秦国虽然强大,但也没办法和赵国翻脸,秦王早就知道赵国有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万般无奈,秦国只好与赵国订了友好条约。

蔺相如有勇有谋,没有让秦国占到一点便宜。所以赵惠文王更加欣赏蔺相如了,回国之后,拜他为相国,比大将军廉颇还高一级。

廉颇心里很不服气,心想:他蔺相如仅凭一张嘴,官职竟比我还大。而我廉颇戎马一生,攻城拔寨,英勇无敌,战功赫赫。他凭什么做相国呢,我一定找机会羞辱他一番。

廉颇要羞辱蔺相如的话传了出去,并且传到了蔺相如耳中。蔺相如不但没有生气,反而处处躲着廉颇,有时上朝也称病不去,以免和廉颇见面。

廉颇得知此事后,很是得意洋洋。

一次蔺相如带门客出去,看见廉颇的车过来,忙命驾车之人把自己的车退回来。蔺相如的门客实在忍无可忍,便对蔺相如说:“我们舍身相陪相国,不图名利,只因相国为人忠厚、贤能,可如今相国如此胆小怕事,见到廉颇就躲起来,连百姓都感到耻辱,何况您一位堂堂的相国呢?我等不才,请求离开您!”蔺相如赶紧摆手,对门客说:“你们说廉将军与秦王比,谁厉害?”

门客说:“当然是秦王厉害了!”

蔺相如说:“天下诸侯都怕秦王,而我却敢当面指责他,和他分庭抗礼。我连秦王都不怕,我能怕廉将军吗?我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我知道秦国不敢侵犯赵国,是因为有廉将军和我二人同在。若二虎相斗,必有一伤,秦国必然会乘机攻打我们,所以我忍让廉将军,是为了赵国啊!”门客们这才恍然大悟,更加敬佩蔺相如了。

后来这些话传到了廉颇耳里,廉颇想:蔺相如如此深明大义,为了国家安危,不和我斤斤计较。而我却三番五次要找机会羞辱他,只顾自己一时快乐,不顾赵国江山社稷。我和蔺相国相比,真是天地之别啊!

一天,蔺相如正在房中读书,一门客匆匆跑来,说道:“廉将军来了!”

蔺相如不知廉颇有何事,便起身相迎。

到了外边,蔺相如愣住了。只见廉颇上身裸着,背上绑一根荆条,见到蔺相如倒身便拜,说道:“我廉颇心胸狭隘,不知相国待人如此宽宏大量。我自愧不如,今日特来负荆请罪,请相国处置。”

蔺相如赶忙用手相扶,说道:“廉将军,快快请起,快快请起。”

二人紧紧抱在一起。

二人来到了书房,廉颇对蔺相如说:“相国胸襟如此坦荡,让小弟无地自容啊!”

蔺相如道:“廉将军,知错就改,而且身为一员大将,赵国有功之臣,又负荆而来,这种勇气让我佩服!”

廉颇又道:“小弟有一事相求,不知当讲不当讲?”

蔺相如道:“快快讲来!”

廉颇说:“自从我知道相国的所作所为后,我就一心想拜相国为兄长,不知可否?”

蔺相如很高兴地答应了,二人成了刎颈之交。

从此,二人一文一武,将相并携,共同辅佐赵王治理天下。

更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

查看更多上下5000年里的成语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 上下5000年里的成语故事

文章由儿童故事迷(http://www.gsm600.com/g/3428549.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