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5年的深秋,风卷愁云,淫雨连绵,52岁的雨果又一次遭到驱逐。当时他正侨居在泽西岛,他前年发表的政治讽刺诗集《惩罚集》被独裁者、暴君拿破仑三世痛恨不已。狼狈为奸的英国政府为了讨好拿破仑三世,便下令让雨果从它那里滚开。雨果只得拖家带口地来到也格恩西岛,一个比泽西岛更小更艰苦的地方。不多的积蓄很快用完了,一家人愁容惨淡。正在雨果束手无策之时,一位朋友提醒他,把你收藏的宝藏拿出来吧,还是活命要紧。雨果无奈地笑笑,他哪里有什么宝藏,有的只是厚厚一叠历年创作的记载着他辛酸与泪水、欢乐与收获的诗集,总共11000行。诗集在友人的帮助下很快出版了,并且获得了奇迹般的成功,在初版刚刚问世时就被抢购一空,这就是著名的《静观集》。

《静观集》里既有令人陶醉的田园诗,也有描写民生疾苦的社会诗;既有歌咏恋情的爱情诗,也有探索宇宙人生奥秘的哲理诗。此外,还有一些记叙童年往事、家庭生活的诗以及一些论文诗、讽刺诗,像一只变幻莫测的万花筒一般。诗集中悼念他溺水夭亡的大女儿的诗,如《明天,天一亮》、《啊,记忆》、《赠维勒基耶》,感人至深,是法国抒情诗中的佳作。

这部诗集体现了雨果作为抒情诗人的出众才华,但这位法国浪漫主义文学大师却是以他不朽的小说创作而雄踞文坛。在他长达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诞生了数部文学史上举足轻重的名著。最出色的是长篇小说《悲惨世界》和《巴黎圣母院》。此外还有《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和《艾尔那尼》等闪烁着异彩的名篇佳作。

雨果的全名是维克多·雨果,1802年2月26日生于靠近瑞士的贝桑松城。他的父亲是拿破仑手下的一名将军、亲信重臣,效忠于“共和国”,母亲是波旁王朝的拥护者,忠于王室。雨果生活在两种截然对立的政治思想中,由于母亲的影响,他更倾向于保皇主义。

雨果从小就聪慧超群,富于文学才能。1817年,15岁的雨果以一篇《读书乐》参加法兰西学院文学大赛,脱颖而出,倍受关注。20岁时又因诗集《颂歌和杂诗》获得路易十八所赐的年金,被誉为“法兰西文学的希望”,并被吸收为法兰西文艺学会成员,可谓少年得志。

雨果25岁时发表了剧本《克伦威尔》及其序言。该序言被认为是浪漫主义的宣言,在文学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当时社会的文学思潮基本是古典主义,作品多数毫无思想,而且矫揉造作,附庸风雅,适合于上流社会王公贵族们的口味。针动这种现象,雨果指出,在不断变更的社会形式中,没有永恒不变的艺术,因此,盲目模仿古代是非常荒谬的,在新时代里,文学必须抛弃古典主义的桎梏。他大胆地打破了古典主义悲剧因素和喜剧因素不可逾越的规范,主张将崇高优美和滑稽丑怪融为一体。他认为,“万物中的一切并非都是合乎人情的美……丑就在美的旁边,畸形就在优美附近,丑怪藏在崇高的背后,美与恶并存,光明与黑暗相共”,文艺的真实“产生于崇高优美和滑稽丑怪的非常自然的结合”。

《巴黎圣母院》是雨果这一浪漫主义思想在创作实践中的集中表现。故事发生在15世纪的巴黎,围绕美丽的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几个男子上演了一幕美与丑、善与恶的激烈搏斗。一开场就是鲜明的对比,一边是奇丑无比的敲钟人加西莫多被狂热的人群哄抬着游行取乐,一边是美丽非凡的吉普赛女郎爱斯美拉达带着心爱的小羊在众人眼前轻快地跳舞。圣母院的副主教克罗德被她吸引而生邪念,指使养子加西莫多拦路劫持爱斯美拉达。途经这里的国王侍卫长法比及时救下了爱斯美拉达,因而获得了她热烈的爱情。克罗德出于妒恨,在法比同女郎幽会时刺伤了他。潜逃后,他把罪过嫁祸于爱斯美拉达,自私卑劣的法比也不为她作证。最后,在克罗德的操纵下,女郎被判处绞刑,罪名是“女巫以妖术害人”。克罗德乘机下手,诱惑女郎只要以身相许就可免于一死,却不想遭到她的痛斥。在临刑时,那个奇丑无比的加西莫多出人意料地救出了爱斯美拉达,并尽全力来保护她。最后爱斯美拉达出于对法比纯真的爱又一次被逮捕,走上了绞刑架,万恶的克罗德被加西莫多从钟楼上推下,殒命了。

加西莫多是外丑内美的善良人,而法比是外美内丑的伪君子。爱斯美拉达与克罗德,一个是善的化身,一个是恶的代表。在《巴黎圣母院》中,人物自身和人物之间的对照实质上是真善美与假恶丑的对照。雨果借助美丑对照原则的最终目的不是宣扬丑怪而是崇尚优美,是为了让人们“带着一种更新鲜更敏锐的感觉朝着美而上升”,雨果还通过加西莫多的一段歌唱提出了美在心灵的价值标准,心灵美的核心是仁爱精神,这正是雨果人道主义思想的核心。

《悲惨世界》表达的是雨果以一个资产阶级作家的人道主义立场对悲惨处境中的不幸者的关注。小说第一部的《序》中,雨果说道:“只要法律和习俗所造成的社会压迫存在一天,在文明鼎盛时期人为地把人间变成地狱并使人类与生俱来的幸运遭受灾祸就不可避免;只要本世纪的三个问题——贫穷使男子潦倒,饥饿使妇女堕落,黑暗使儿童羸弱——还得不到解决,只要在某些地区还可能发生社会的毒害,换句话说,同时也是从更广的意义上来说,只要这世界上还有愚昧和困苦,那么,和本书同一性质的作品都不会是无益的”。

冉阿让是小说中纵贯始终的人物。他身强力壮,心地善良,以拼命工作换来的微薄收入来抚养姐姐的七个子女。失业后,饥寒交迫的他偷了一块面包,却被叛服五年苦役。因为四次越狱都失败了,所以他总共坐了十九年牢。长期非人的牢狱生活给他铸就了一副铁石心肠,他一出狱便带着报复社会的心理,在无处容身的情况下,他遇到了米里哀主教。对于他的盛情款待,冉阿让报以偷盗银器并潜逃掉,在被抓获后,主教非但不惩罚他,反而又赠他一副银烛台,因为他要赎回冉阿让的灵魂,主教的精神感化起到了巨大的震撼作用。冉阿让从此改邪归正,努力为善。后来,他改名换姓,经营工商业,兴办福利,救济穷人,被推选为蒙特洛伊市长。但又因救助无辜者而暴露了过去的身分,被再次下狱。同时小说又写了一个名叫芳汀的贫苦而又诚实的姑娘,被人诱骗到手后沦落到社会底层,伪善而残忍的资产阶级道德和法律剥夺了她工作和生存的权利,最后被迫出卖肉体。她的私生女在寄养人那里遭受非人待遇,被越狱的冉阿让救出并带走了,几年后,长成美丽的姑娘珂赛特。最后,冉阿让在珂赛特夫妇俩的抚慰中闭上了眼睛,离开了这个悲惨的世界。

《悲惨世界》是一部反映穷人命运的辛酸史。这部小说描绘了广阔的生活画面,同时穿插了各种社会政治事件。穷苦人民受压迫的苦难,资产阶级的日常生活,直至拿破仑战争和人民群众的革命起义,构成了一幅幅五光十色的动人画面。这是一部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完美结合的作品。雨果怀着一颗对下层人民的赤诚之心,真切地寻找着根除社会苦难的救世良方,他幻想通过道德的力量,用仁慈、宽恕和博爱来唤醒人性中善的东西,重铸人的灵魂,从而改造整个社会。但这是不切实际的,从而削弱了作品对社会的批判力度。

《悲惨世界》标志着法国文学由浪漫主义向批判现实主义的过渡,它的思想意义和艺术成就无愧于艺术明珠的赞誉。

然而,这位呼唤着自由与正义的伟大作家在现实生活中遭到了巨大的迫害,他的一生中有十九年的时间在海外流亡中度过,但他始终不屈不挠地坚持着正义的立场,并信心百倍地宣布:自由归来时,我自归来!

当他于1885年5月22日悄然逝去之后,法兰西为他举行了前所未有的隆重国葬。

更多世界上下五千年全集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