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以古老悠久的文明著称于世。它位于非洲东北部,北临地中海,南邻努比亚(现在的埃塞俄比亚和苏丹),东濒红海,西接利比亚。

没有水就没有生命,没有大河就没有文明,是大江大河哺育了人类,广阔丰饶的平原是大自然带给人类的厚礼,埃及的古老文明就是尼罗河的丰赐。

尼罗河有两个源头:一条为白尼罗河,一条是青尼罗河。它们在苏丹的喀土穆交汇形成浩荡洪流,曲折向北流贯埃及全境,注入地中海。由于地理面貌的不同,尼罗河的上游多是连绵起伏的山峦,森森的悬崖峭壁和无边的沙漠,而尼罗河的下游有许多支流,散铺在平地上,像扇面一样。那里湖泊沼泽星罗棋布,是丰饶的尼罗河三角洲。

我们把靠近下游三角洲的地方叫下埃及,靠近上游大沙漠的地区叫上埃及。

在尼罗河下游,每年夏季6月底开始泛滥涨潮,冬季11月份河水低落。这100天左右的定期涨落,淹没了河谷两岸的土地,留下厚厚的淤泥,大量的矿物元素和腐殖质藏在河泥之中,特别有利于庄稼的生长。尼罗河两岸的人们远在五六千年前,就开始过播种收获的农耕生活了。

当克里特岛上的米诺斯人在诺萨斯建造宏伟宫殿的时候,古埃及已经在他们之前1000年成为一个大国;当意大利半岛的部落还在第伯河畔过着原始生活的时候,古埃及已经强大繁荣起来了。

公元前3000年以前,距今大约5000多年以前,埃及的文明时代到来了。富人和穷人也产生了。在埃及各地,有40多个小国,他们互相之间展开争夺与战争,主要是为了扩大领地,掠夺财富和抢夺奴隶供自己驱使劳作。

这些小国家的首领就是本国国王,他们头戴王冠,人称蝎王。蝎王之间的争夺,最终没能统一埃及。直到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形成两个大的王国,即下埃及王国和上埃及王国。这时,两个王国都有了专职的行政官员,还有士兵、艺人和宗教头领。

这段时期,被历史学家叫做早王朝时期。

从公元前3100到2270年,持续了8个多世纪,这样稳定的时期共产生了埃及的六个王朝。第一王朝的建立者,是传说中的美尼斯,人们常常也认为他就是纳尔迈或阿哈,因为没有具体的记载,所以他是久远的传说之中的国王,统领上埃及王国,头戴白冠。当时的下埃及王国头戴红冠,他和白冠国王美尼斯展开决战,尼罗河成为他们的战场。

上埃及与下埃及的士兵手持长矛混战在一起,鼓声螺号声悲鸣,杀声震天。上埃及军队挥动百合花旗,下埃及军队摇舞着蜜蜂国旗,双方伤亡惨重,一时难分胜负。

远古的人们都有自己的崇拜动物,他们往往把崇拜物作为自己的图腾,上埃及人崇拜展翅高飞的雄鹰,他们认为鹰神会保佑他们战无不胜。

厮杀了一天的白冠王美尼斯率领将士臣民祭拜所崇敬的鹰图,他们虔诚地祷告:“无所不能的神鹰,你带着我们,你的忠实信徒,征服整个尼罗河吧!”

传说又经历了三天三夜的血战,下埃及的国王支持不住了,军队溃败,红冠王投降。美尼斯高傲地接过下埃及王的红冠,下埃及举国跪拜。从此,统一的埃及王国建立了。为了纪念这次战役,也为了记载自己的辉煌的战绩,美尼斯把决战地点命名为白城,在白城建立了城郭,成为著名的孟斐斯城。

虽然美尼斯取得了很大胜利,头戴白冠与红冠,自称“上下埃及之王”,可他没有完完全全地征服北方。直到第二王朝结束,埃及的统一才完全确立,早王朝时代完结,开始了古王国时期。

以后的第三至第六王朝在一、二王朝基础上继续统治,他们都把孟斐斯作为都城。这段时期政治动乱绝少,国王拥有了至高无上的权力,中央集权的专制统治制度逐渐建立起来。因为南方白冠王美尼斯众民崇拜神鹰,所以在他胜利的基础上,国王成为神鹰的化身,以后历代国王被画成神鹰,这在石刻岩画上被保留至今。

为了进一步统治臣民,国王又被神化成太阳的儿子。太阳神成为众神之王,国王是众民之王,代表天的意志。于是人们也不能直呼国王而必须尊称为法老。

到了第四王朝,法老们生前的尊贵也被带到了死后,他们的坟墓不再是泥砖建成的长方形坟墓,而是金字塔。所以第三至第六王朝的古王国时期又称金字塔时代。

《金字塔铭文》中记载:“为他(法老)建造起上天的天梯,以便他可由此上到天上。”一级一级的金字塔就好比梯子,使得法老成为神,沿梯登天。

从早王朝(第一、二王朝)至古王国(第三至第六王朝)时期,埃及文明创造了人类早期的辉煌,此后埃及经历了中王国、新王国共31个王朝,有分裂也有统一,再也没有第一至第六王朝这样持续稳定了。埃及逐渐衰落,先后被利比亚、亚述等国入侵。公元前7世纪中叶,埃及重新独立,但好景不长,又被波斯帝国和马其顿国奴役。公元前30年,埃及成为罗马一省,古埃及消亡了。到公元7世纪阿拉伯帝国兴起,埃及成为阿拉伯帝国的一部分。

古埃及消失了,但它是人类早期辉煌文明的花朵,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认为,尼罗河水的涨落使人们创立了天文学。不仅如此,古老的金字塔与狮身人面像至今仍默默矗立在尼罗河畔,散发着幽古的神秘气息,告诉人们高潮与低落,辉煌与湮没,还有风沙与文明。

更多世界上下五千年全集

查看更多上下5000年里的成语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 上下5000年里的成语故事

文章由儿童故事迷(http://www.gsm600.com/g/342788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