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世纪初,法国仍然是一个封建等级森严、专制的、天主教会的国家,封建制度已非常腐朽。与此同时,法国社会内部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已有很大增长,资产阶级强烈要求自由发展,同旧制度之间的矛盾日益尖税。资产阶级要求进行改革和革命,扫除封建制度的阻碍。有了革命的要求,就会产生革命的理论。资产阶级的各个阶层,都涌现出一批理论家,他们著书立说,大声疾呼,批判封建制度的不合理,宣扬建立“合理”的社会制度。他们的宣传启发了人们的反封建意识,所以被称为“启蒙”思想家。可以说,“启蒙运动”是资产阶级为了向封建统治夺取政权、确立资本主义统治而做的舆论和意识形态方面的准备。

“启蒙思想家”所利用的武器,主要是所谓“理性主义”,他们不承认任何外界的权威,批判王权、教权,表达资产阶级的意志和愿望。现在,我们正式认识一下启蒙运动的过程及启蒙思想家。启蒙运动开始于18世纪二十年代,经历了一个发生、发展和达到高潮的过程,前后近百年,涉及哲学、政治学、经济学、文学艺术、科学教育各个思想领域,先后约有200位启蒙学者参加,是西欧最壮观的一次文化革命。

启蒙运动的准备阶段早在17世纪就开始了。继哲学家笛卡尔之后,当时的思想家彼埃尔·贝尔等人用科学的武器,对天主教信仰体系发起攻击,他们的科学思想熏陶了新一代启蒙思想家。

进入18世纪,启蒙运动正式开展。发难者竟是一位造反的天主教神甫让·梅叶。他临终时留下三卷巨著《遗书》,公开了隐藏多年的真实思想:他坚决否定一切宗教和教会,揭露教会与专制王朝狼狈为奸,蒙骗、盘剥人民的本质,号召人民奋起斗争,推翻国王和贵族的反动统治,打碎天主教会的精神枷锁。

《遗书》为启蒙运动的展开创造了良好的开端。它表达了第三等级的要求,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它批判教权和专制,指明了启蒙运动的斗争领域——哲学和社会政治。梅叶吹响了新时代的号角,紧接着便有两员大将出现于历史舞台,这就是伏尔泰和孟德斯鸠。

伏尔泰(1694-1778年)原名弗朗索瓦——玛利·阿鲁埃,出生于巴黎一个富裕的资产阶级家庭,早年就读于耶稣会的路易大王贵族中学,天资聪慧。由于等级制度森严,出身资产阶级的他受到歧视,这种下了他反抗的种子。成年后他步入文坛,口诛笔伐讥讽封建制度、教会权威,与贵族发生冲突,于1717年和1725年被两次投入巴士底狱,并于1726年被驱逐出境,从此开始了他大半生逃亡的革命生涯。

伏尔泰高举民主、理性的旗帜,运用各种思想武器,揭露敌人,教育人民,成为深受人民爱戴的启蒙泰斗。他的著作极为丰富,有近百卷之多。代表作是1734年出版的《哲学辞典》,书中反映了他反对教权主义、宗教狂热,倡导英国式君主立宪的思想,是他全部启蒙思想最集中、最明确的理论表现。

伏尔泰从二十年代投身启蒙运动,至法国大革命爆发前10年逝世,在启蒙运动中积极活动了60余年。高寿使他有幸随着运动的发展进程几乎从头走到底。无论从奋斗时间之长和著作数量之巨,还是从斗争范围之广和思想影响之大来说,伏尔泰都是启蒙运动无可争辩的领袖。

孟德斯鸠(1689-1755年),出身贵族世家,还继承了男爵称号和波尔多法院院长的世袭职务。但在大多数世袭贵族极力维护专制统治的时候,他做了叛逆者,感受时代精神,投身启蒙运动。他通过《波斯人信札》、《罗马盛衰原因论》、《论法的精神》等著作,在揭露专制王朝的腐败和僧俗贵族的罪恶同时,认真探寻历史发展的规律。

孟德斯鸠对启蒙运动的最大贡献,是他具体规划了资产阶级国家的政治模式和各项基本制度,继承并发展了英国哲学家洛克的分权思想,建立了三权分立的政治学说,明确提出立法权、司法权、行政权三权分立。这一学说为以后法国、美国等许多资本主义国家机构的建立提供了系统的政治理论和设计蓝图。孟德斯鸠被公认为堪与伏尔泰媲美的启蒙学者。

18世纪中叶,代表第三等级内不同阶级利益的启蒙学者竞相出现,其中最引人瞩目的是小资产阶级的思想代表、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卢梭。

卢梭(1712-1778年)祖籍法国,生于日内瓦一个钟表匠家庭。家境的贫寒使少年卢梭遍尝饥寒交迫、浪迹天涯的生活。这种经历,使他广泛接触社会,体察社会黑暗,培养反对剥削压迫、争取民主自由的革命情绪。卢梭1741年来到巴黎,1749年因论文《论科学与艺术》而声誉鹊起。文中,卢梭提出了文明进步造成人类堕落和社会苦难的新奇观点。以后几十年,他又连续发表《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爱弥尔》等著作,建立了以反对专制、社会不平等、倡导人民主权论为核心的代表18世纪法国平民和小资产阶级利益的思想体系。他的思想成为第三等级中下层群众的理论旗帜,罗伯斯庇尔本人就是卢梭思想的狂热信徒。

启蒙运动经过伏尔泰、孟德斯鸠和后来卢梭的发动、引导,深入人心,给天主教会和专制王朝以沉重打击,广大青年深受教育,新一代启蒙学者大量涌现。18世纪五十年代,启蒙运动逐渐走向高潮,著名的《百科全书》的编撰和出版是其重要标志。

《百科全书》的第一卷1751年问世,直到1772年才出齐。其中汇集了当时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最新成果,也团结了思想领域的一切反封建战士。它用科学成果对抗宗教迷误;用民主理想反对专制统治,沉重打击封建势力,深入持久地教育人民。参加编撰《百科全书》的启蒙思想家,被尊称为“百科全书派”。

30年间,前后参加《百科全书》编辑工作的有30余人,撰稿者达160人以上,这其中既有老一代启蒙学者伏尔泰、孟德斯鸠和中途决裂的卢梭,也有自然科学家达朗贝、布封、孔多塞、哈勒,哲学家孔狄亚克、奈戎,文学家马孟戴尔、博马舍以及重农学派的政治经济学家魁奈和杜尔阁等人。百科全书派的核心人物是以狄德罗为首的几位唯物主义哲学家,即狄德罗、拉美特利、爱尔维修、霍尔巴赫等人。

狄德罗(1713-1784),他小卢梭一岁,是启蒙学者中的第二代精英人物。他本是制刀匠之子,却聪明颖悟,19岁便得到文学硕士学位。父亲本想让儿子学习法律,他却属意哲学、文学。这与伏尔泰青年时的情况极为相似。但狄德罗并没像伏尔泰那样遵从父命,而是违抗出走,父亲大怒,断了他的供养之费,狄德罗毫不屈从,靠为教会誊写文字、译书、做家庭教师为生,清苦度过了有十年之久,后来才应出版商之约主编《百科全书》。除该书外,他还写有多部论著,无不将矛头直指封建统治和教权制度。他说,宗教神学都是“以最可疑之事,证明最不可信之事物。”他讥讽说,圣经上声称,妇女因触犯上帝遭到惩罚,所以分娩时必遭痛苦。但是母猪生崽的时候也无一个不痛,不知它们为何事也得罪了上帝呢?身为《百科全书》的主编狄德罗,为该书的出版呕心沥血,艰苦奋斗几十年,在伏尔泰等前辈的支持下,克服各种困难,顶住教会、政府和反动文人几次三番、各种形式的迫害,冲破道道禁令,终于按计划将书全部出齐,为法兰西民族建立了一座精神文明的纪念碑。

18世纪的法国启蒙运动,倡导民主和科学,深刻地反映了法国以资产阶级为首的第三等级广大群众反对封建秩序的时代精神,为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准备。

更多世界上下五千年全集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