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雅典一座花园的大门上刻有这样的题词:客人,你在这里将生活得很好;这里将给予你幸福,最高的奖赏,这里的学生被称为“来自花园的哲学家”。这座花园是一所学校,但这所学校有时被称为“伊壁鸠鲁的花园”。

伊壁鸠鲁是古代希腊杰出的唯物主义哲学家,马克思誉之为“希腊最伟大的启蒙运动者”。

他出生于萨摩斯岛,自称14岁开始研究哲学。18岁的时候,他为了接受雅典青年在取得公民资格之前必须经过的两年军训而到了雅典。

伊壁鸠鲁曾经师从柏拉图的弟子帕姆菲洛斯,后来又在罗德斯岛就学于普拉克西丰涅斯,对他影响最大的是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哲学,不过,他对自己的老师、德谟克利特的弟子瑙昔芬尼却并不怎么尊重,甚至轻蔑地称他为“软保运动”。

公元前311年,伊壁鸠鲁在米特林创办了学校,并亲自执教。办了一年以后,校址迁往拉姆普萨库斯。公元前306年,伊壁鸠鲁定居雅典,买了一所房子和一个花园,继续办学,学校被称为“伊壁鸠鲁的花园”。

伊壁鸠鲁主办的学校是一种特殊团体,其成员力图通过哲学获得安宁、幸福的生活。伊壁鸠鲁是他们崇敬的对象。他是学校的首脑,有三个大弟子协助他,下面还有一批工作人员,其中包括他的哥哥和两个弟弟。学生有男有女,甚至还有妓女和奴隶。一些有文化的奴隶在学校中担任秘书、抄写员之类的工作。学校内的生活是非常简朴的,饮食主要是面包和水。

学校的收入至少有一部分是靠自愿捐助的。伊壁鸠鲁在一些信里向有名望的人请求资助,向学生索取食物和现金。有一次他写道:“请你给我送一些干酪来吧,以便我在高兴的时候可以宴客。”在另一封信中他说:“请你代表你自己和你的孩子送给我们一些为我们神圣的团体所必须的粮食吧。”“我需要的惟一捐助就是这些——要命令弟子们给我送来,纵使他们是在天涯海角也要送来。我希望从你们每个人那里每年收到220个德拉赫麦,不要再多。”

伊壁鸠鲁著述丰富,约有300篇。其中最重要的是有37章之多的《论自然》一书。可惜他的著作绝大多数已经散失,流传至今的只有少数残篇,约100多条警语和一些书信。在流传下来的书信中,按内容的重要性而说,主要有3封:《致赫罗多特斯》主要论述的是原子学说,也涉及认识论的影像问题;《致皮托克列斯》是讨论气象学和天文学的;《致麦诺凯奥斯》除讨论理学,还论述了他自己的生死观。1888年在梵蒂冈的一座教堂内发现了87条伊壁鸠鲁派的警语,其中大部分是伊壁鸠鲁本人的。这些警语在学术著作中有时被称为《梵蒂冈格言》,除陈述伦理问题外,也探讨了国家起源问题。伊壁鸠鲁规定弟子必读的40条伦理格言,也保存了下来,称为“要义”。他的著作普遍结构松弛,表述通俗,缺乏文采。

伊壁鸠鲁继承和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唯物主义学说。

他坚持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论,强调原子的存在决定一切事物存在的实在性,是事物的本质。他发展了德谟克利特的学说,认为原子除了有绝对充实性(即不能破裂或分割)外,还有大小、形状和重量的不同,物质的差别就是由这些不同决定的。

伊壁鸠鲁发展德谟克利特的原子说,还表现在另一方面,那就是有关原子运动的问题。德谟克利特只承认原子由于重量关系产生的直线运动,即机械运动;而伊壁鸠鲁认为原子的直线运动是跟原子的内部自动地脱离直线运动的偏斜运动相结合的。他的这种主张,以朴素的形式表达了他关于物质运动由其自身内部原因决定的天才猜测。这一主张作为初次尝试,自发地辩证地克服了德谟克利特的决定论所具有的宿命论倾向,是对唯心主义的沉重打击。德谟克利特认为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由严格的必然性决定的,否认偶然性和自由的存在。伊壁鸠鲁的这种观点否定了斯小噶等派鼓吹的宿命论。他从唯物的原子论出发,认为自然规律的必然性决不意味着人是命运的玩物。

按照伊壁鸠鲁的看法,宇宙是无限的,是由无限多的天体所组成的,神只是存在于无数天体的中间地带,过着幸福的生活,并不对宇宙和人类的生活发生任何影响。

在认识论方面,伊壁鸠鲁是唯物主义的哲学论者。对于伊壁鸠鲁来说,哲学的目的是通过研究和思考使人们得到幸福。他认为,老年人通过研究哲学,才可以回忆过去的愉快,像青年人那样朝气蓬勃。青年人研究哲学则可以懂得未来,无所畏惧而更加成熟。他说:“不能医治人们痛苦的哲学家的话是空洞的,不能医治心灵疾病的哲学和不能医治躯体疾病的医学一样无益。”为了获得幸福,必须摆脱各种偏见。

由于伊壁鸠鲁的哲学体系所具有的现实目的,所以在这个体系中,作为向人们阐释幸福生活所应遵循的原则伦理学占有首要地位。

他的伦理学说的核心是快乐论,使人摆脱痛苦。他的所谓快乐,并不是指粗鄙的生活享受。他指出:“当我们说快乐是最终目的的时候,我们并不是指某些人所想的放荡的快乐或肉体享受的快乐,这些人或者是不知道,或者是曲解了我们的意思。我们所谓的快乐是指身体的无痛苦和心灵的无纷扰。”他认为对快乐的选择应该服从理智,由理智派生出所有其他善行。不是理智地、有道德地、正直地生活,生活是不会愉快的;反之亦然。

伊壁鸠鲁的伦理学具有明显的个人主义倾向,追求的是个人心灵的宁静。这里表现了他作为奴隶主阶级思想家的阶级局限性。同时,也反映了伊壁鸠鲁所生活的时代特点。由于城邦的瓦解和社会生活的动荡,人们不再像古典时代那样关心重大的社会政治问题,而是局限于个人的小圈子里面。正因为如此,伊壁鸠鲁的生活准则之一便是:“不为人们注意地生活。”

他的哲学思想的静观性质也是他阶级局限性的一种反映。

马克思指出:国家起源于人们相互间的契约……这一观点就是伊壁鸠鲁首先提出来的。他以“公正”为例,认为“公正没有独立的存在,而是由相互约定而来,在任何地点、任何时间,只要有一个防范彼此伤害的相互约定,公正就成立了”。

伊壁鸠鲁的这种“充分契约”的政治思想,在当时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旨在反对马其顿人的统治,反对以非人道待遇对待奴隶和妇女。然而,这种思想也有阶级妥协的烙印。

伊壁鸠鲁一生多病,但他能以极大的毅力战胜病魔。公元前270年他病逝于雅典。

伊壁鸠鲁的唯物主义哲学具有巨大的进步意义,因而不断遭到唯心主义者的激烈反对。琉善曾经怒斥焚烧伊壁鸠鲁著作的骗子。列宁揭露过黑格尔对伊壁鸠鲁学说的歪曲。伊壁鸠鲁的后继者曾经同古代世界形形色色的唯心主义者作过长期顽强的斗争。文艺复兴以来,伊壁鸠鲁的哲学著作对欧洲哲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

更多世界上下五千年全集

查看更多启蒙运动小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 启蒙运动小故事

文章由儿童故事迷(http://www.gsm600.com/g/342783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