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有为带领各省举人公车上书,虽没有得到批奏,但是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却得到了广泛传播。主张维新运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开始登上历史舞台。

严复是福建侯官(今福州)人。从小家境贫寒,聪明伶俐,以第一名的成绩进入了福州马尾政局附设的学堂。1877年,又被派到英国海军学校留学。严复的思想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他发现英国之所以武力先进,是因为它的制度比中国封建制度先进。严复不仅努力学习军事知识,而且深入研究英国的政治制度。甲午战争后,他看到落后就要挨打,便写文章来宣传先进的思想。他主张用“西洋之术”来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他主张废除八股,提倡西学,提倡自由、民主。这些先进的思想在当时引起了全国轰动。严复还翻译了英国生物学家赫胥黎的《进化与伦理》,翻译之后,取名为《天演论》。严复从生物进化“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角度,论述了中国也必须适应这一规律,只有强者才能生存,弱者会被历史淘汰。中国应该实行变法,使中国成为强国,只有这样才可能拯救民族于危亡之中,才可以立于不败之地。严复的资产阶级改良思想受到了全国人民的注意,并且起到良好的宣传鼓动作用。与此同时,康有为和梁启超也纷纷拿起笔来,呼吁国家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应该变法。康有为在万言书中就提到:“变法成天下之治”,行“富国”、“富民”、“教民”之法。康有为为了达到这一目的,几次上书给光绪帝。他又写了《孔子改制考》,他假借孔圣人的名义,宣扬变法,他说孔子就是主张变法的先祖。我们也应该学习孔子的那种精神,积极主张变法。由于孔子思想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非常高,尊孔子为孔圣人。康有为假借孔子的名义,达到了宣传资产阶级改良思想的目的。康有为的高徒梁启超也奋笔疾书,在上海创办了《时务报》,宣传变法理论,鼓吹向西方学习,实现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改良。

宣扬维新思想的人越来越多,在全国影响也很大。光绪帝也想摆脱清政府落后挨打的局面,但他根本实现不了自己的志向。以慈禧太后、奕为首的顽固派坚决反对变法。他们知道变法必然会触动他们的利益,为了确保自己的权位,他们是绝对不允许实行变法的。1898年5月,顽固派的首领奕病死,这给维新派带来了一个好机会。康有为想:慈禧太后虽然也反对变法,但她毕竟在表面上不理朝政,而是通过奕来掌握朝中大权,奕一死,推行新法就成为可能。康有为立即找到翁同,说道:“富国强兵,乃国之本,我们要想摆脱落后挨打的局面,必须学‘西洋之术’,‘立即变法。’”翁同也很受感动,他也希望清政府强大起来,一个个丧权辱国的条约使翁同痛心疾首,但是没有办法,只好眼睁睁地看着帝国主义列强欺辱。翁同见到光绪帝,说道:“陛下,举国上下,维新浪潮高涨,一些仁人志士都纷纷奔走天下,主张变法,如今奕已亡,我们何不利用这个良机,立即变法呢?”

光绪帝心想:奕已死,慈禧太后也失去了一个帮凶,我何不利用变法的机会,夺取慈禧太后手中的大权,做一个真正的皇帝呢?想到此,光绪帝说道:“我也主张变法维新,实现富国强兵,但不知何人能辅佐我?”

翁同见光绪帝已答应,心里非常高兴,立即答道:“陛下,臣推荐一人,他就是给你几次上书的康有为。1895年,他就带领举人公车上书,以后又是几次上书。此人有忧国忧民之心,而且很有影响。他创办的万木草堂,培养了一大批主张变法的人才。他的高徒梁启超在社会上影响也很大,如果能得到此人的辅佐,变法一定能够成功,国家一定能够富强,到时候,我们就可以有先进的武器与帝国主义列强相抗争了!”光绪帝一听,非常高兴。他虽然身居宫内,但对康有为也有耳闻,于是下诏,接见康有为。

翁同立即将这个好消息告诉了康有为,康有为一听,皇上要接见自己,高兴极了,他想:我的心血没有白费,如果真能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我死也愿意。

1898年6月16日,光绪帝不顾顽固派的阻拦,召见康有为。

康有为对光绪帝说道:“陛下,臣以为,目前全国已掀起了变法的新思潮,变法一定会顺应民心,得到天下人的拥护,这对国对民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但是我们不能不考虑与我们唱反调的顽固派,他们害怕变法之后,会触动他们的利益,所以他们会千方百计地阻挠我们变法,为了使变法能够顺利进行,我们先不要触动他们的根本利益,先采取温和的办法,然后再一步一步地深入,到时候新法深入人心,形成一股强大的势力,顽固派们想阻止也阻止不了了。”光绪帝听后,说道:“正合我意!”光绪帝见康有为不仅相貌堂堂,而且忧国忧民,还很有才华,很欣赏他。但是光绪帝想到了慈禧太后的话:“对于那群胡闹的举人,不要理睬,更不得重用!”所以光绪帝也没有办法,只好任命康有为在总理衙门章京上行走。但是光绪帝仍给了康有为一个特权,允许他专折奏事。康有为心想:我官职虽不大,但是没有关系,我也不是那种急功近利的人,只要允许我专折奏事,可以推行新法就可以。

后来,康有为觉得自己一人很难把事情办好,便向光绪帝推荐了自己的高徒——梁启超。光绪帝也很欣赏梁启超,命他办理译书局事务。

康有为认为变法不能迟疑,于是他昼夜研究,总结维新派的建议,呈报给光绪帝,光绪帝对此进行了批改,然后颁布了100多道变法诏令。

这次变法的内容很多,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经济方面:设立农工商局,保护农工商业,积极鼓励开办工厂;设立路矿总局,发展铁路和采矿业;举办邮政,裁减驿站,等等。

(二)政治方面:整顿吏治,裁汰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等等。

(三)军事方面:训练海陆军,采用西方先进武器,改练洋操,等等。

(四)文教方面:废除八股取士制度,改试策论;设立学校;创办京师大学堂;派遣留学生出国,等等。

这些变法内容虽然没有涉及到“民主”、“自由”等资产阶级思想,但是也触动了封建思想。光绪帝刚一颁布诏令,就遭到了顽固派的强烈反对。但是光绪帝心意已决,所以仍是继续推行新法。

顽固派不甘心就这样退出历史舞台,便上奏“老佛爷”——慈禧太后。这些顽固派对慈禧说道:“以康有为为首的逆贼竟然勾结皇上,实行变法,这些法令违背了祖训,是不会得人心的!”慈禧本来就不主张变法,一听自己的亲信又如此说,不禁大怒,立即逼迫光绪帝下圣旨,免去翁同军机大臣、总理衙门大臣的职务。光绪帝没有办法,只好含着泪写了圣旨,免去了老师的职务。慈禧还不放心,又开始重新抓住朝政大权,阻挠变法。为了达到自己的目的,把自己的亲信荣禄调回京城,掌管京津兵权。新法刚刚开始推行,就遭到了慈禧太后的反对,但是光绪帝为了表示变法的决心,他下令将礼部尚书怀塔布等六名顽固派官员一并革职,任命主张维新变法的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为军机章京,参与新政。光绪帝又下了一道圣旨,将卖国贼、阻挠变法的李鸿章逐出总理衙门。慈禧太后当然不会让光绪帝如此“胡作非为”的,她看到光绪帝以皇帝的命令来进行变法,自己没法插手。但慈禧老奸巨滑,她和荣禄商议,准备将光绪帝软禁起来。

光绪帝也知道慈禧太后把荣禄调回京城,目的是想控制自己,于是他下密诏给康有为,对康有为说:“慈禧太后反对变法,而且还把荣禄调回京城,他手握兵权,一旦慈禧太后利用兵权反对变法,恐怕我自己都难保,还请你等做好准备,以防不测。”康有为听后,愣了半天,他知道皇帝无实权,但也没有想到会如此,连自己都难保,康有为说道:“陛下,不必为臣等担心,为了国富兵强,臣等宁死也愿意!”康有为与光绪帝辞别,立即找到了梁启超、谭嗣同、康广仁、林旭等人商议如何对付顽固派。最后万般无奈,只好决定去请袁世凯出面,以武力对付荣禄。袁世凯是河南项城人,也是一个投机分子。先是在李鸿章门下,后又到荣禄手下做了将领。袁世凯看到维新运动掀起了高潮,便主张变法,还参加了强学会。所以康有为等人想请袁世凯出山,将荣禄杀掉。

由于顽固派势力越来越大,维新派决定:康有为、梁启超二人先离开北京,谭嗣同去找袁世凯。

谭嗣同见到袁世凯说道:“慈禧太后和荣禄天津阅兵,其实是一个陷阱,他们想加害皇上,现在皇上大难临头,只有你可以救皇上,皇上认为你很忠诚,所以特派我来密告于你,希望你做好准备,营救皇上。”

袁世凯说道:“皇恩浩荡,我一定会尽全力去救皇上。”

谭嗣同说道:“荣禄手中有重兵,恐怕很难对付,大人还是小心为妙。”

袁世凯说道:“谭大人,请放心,杀荣禄如杀一条狗。”

谭嗣同心里有了一丝安慰,又说道:“此事关系重大,万万不可大意。”袁世凯点头允诺。但是谭嗣同一走,袁世凯立刻向荣禄告了密。荣禄一听,深知此事重大,立即又向慈禧太后报告。慈禧太后一听,大怒,立即下令将光绪帝囚禁在中南海的瀛台。9月21日,慈禧下令捉拿康、梁等维新变法的头领。而这时康有为早已在英国的保护下逃到了香港,梁启超逃亡到日本。只有谭嗣同坚决不走,他说:“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盛也。如果有,就从我开始吧!”这是一番慷慨激昂的宣言,谭嗣同为了能使国家强大,宁可变法流血“请自嗣同始”。

谭嗣同,湖南浏阳人,从师于欧阳中鹄和大刀王五,可以说文武双全。19岁,他漫游各地,受到了维新思想的影响,而且痛恨那些卖国贼的无耻行为,他也希望国家早日强大起来。后来他成了维新变法的头领,为变法积极奔走。谭嗣同得知荣禄要捉拿自己,就在家里呆着。八月初九,荣禄派人将谭嗣同逮捕,关入狱中。谭嗣同在墙上留下了一首豪迈的诗篇:望门投止思张俭,忍死须臾待杜根。

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9月28日,谭嗣同、林旭、杨锐、刘光弟、杨深秀、康广仁被杀害于宣武门外菜市口。临刑前,谭嗣同大义凛然,高声朗读:“有心杀贼,无力回天;死得其所,快哉快哉!”

在豪迈的声音中,六君子被杀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谭嗣同英勇就义后,他的老师大刀王五为他亲自收尸。

轰轰烈烈的戊戌变法结束了,从光绪帝下诏变法到光绪帝被软禁,废除新法止,共103天,历史上称“百日维新”。

历史已经证明,资产阶级改良派依靠没有实权的皇帝是不能使中国走上富国之路的。

更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