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布衣”,就是平民、老百姓的意思。劳动人民是智慧的创造者。古往今来,许多文人才士皆为布衣出身,许多发明创造皆出自劳动人民之手。而北宋时期发明活字印刷术的毕昇,就是劳动人民出身,堪称“布衣发明家”。在我国古代,东汉蔡伦发明纸之前,人们将文字刻在龟甲、兽骨以及木简、竹简之上,费时费力。纸张问世之后,人们将文字书写在纸上,简单方便多了。人们抄写文字,很大程度上就是为了交流、流传。实践的需要,促使我国智慧的劳动人民又开始发明比抄写快的印刷技术。东汉末年的平熹年间,人们掌握了摹印和拓印石碑的方法。隋朝,人们又从刻制印章中得到启示,发明了最早的雕版印刷术,即在适合雕刻的木板上刻出凸形文字,成为印板,然后再涂上墨用纸付印。唐朝时,雕版印刷术已得到广泛应用,但是雕板印刷术需要刻出整板文字来,方能印书。而刻书版往往需要数年时间,且如若发现错字、漏字无法更改。据史料记载,唐天授三年,皇帝武则天命人着手付印《大藏经》,前后竟用了十几年的时间。面对雕版印刷术的弊病,人们急于发明一种新的印刷术,使印刷变得更简单易行,省时省力。而这一历史的重任落到了平民发明家毕昇身上。毕昇生活于北宋仁宗庆历年间。毕昇出生在一个贫苦农民家庭。他自幼聪明好学,但因家贫无力供他上学读书,他就偷偷跑到私塾外边听老先生讲课。老先生发现了他,为他好学的精神所感动,于是让他免费旁听。毕昇非常高兴,每天起早贪黑,刻苦攻读,小小年纪便写得一手好字,作得一手好文章,深得老先生的喜爱。但是好景不长,毕昇12岁那年,天遇大旱,他的父母均被饿死,好在私塾先生谢清之心地善良,又觉得他非常有才气,便收留了他。但谢家也不富裕,也不过是勉强度日而已。小毕昇看在眼里,不忍连累老师,便到外边找工作,一来可以维持生存,二来还想补贴一下日益困窘的谢家。毕昇年纪太小,想要找到一份工作谈何容易!不过,他的字写得非常漂亮,在当地已小有名气。“播文堂”雕板作坊老板也是一个乐善好施之人,便将他聘去当写字先生。从此,毕昇便开始了他的工作生涯,一干就是七、八年。在这期间,毕昇已成长为一个清秀干练的小伙子。老师谢清之的女儿与毕昇可以说是青梅竹马,老先生对忠厚老实、颇具才气的毕昇越来越喜爱,便作主将女儿许配给毕昇。婚后的毕昇,为了一家的生计,更加拼命地工作。一日,岳父谢清之将他叫到眼前,对他说:“毕昇,我谢清之也就算半个文人,虽无治国安邦之才,但我想在自己有生之年为老百姓做点事。”说到此,他转身走入自己的卧室,不一会儿,又回身出来,但手上多了一大摞书稿,他用袖子轻抹去书稿上的浮尘,对毕昇道:“我穷尽自己毕昇生之精力,写了这部《汜胜之农书纂补》。此书收录了农业方面的许多知识,我想将它流传开来,对百姓或许还有点用处。只是家徒四壁,无力出版,我年事已高,它出版的任务,只能交由你去办了。”毕昇从12岁到谢家,谢清之对他可谓恩重如山。既教他读书习字,又教他做人的道理,又将女儿许配给他,但对他却从无所求。毕昇心中对既是自己的老师又是自己岳父的谢清之一直心存感激与敬重之情。如今,老师将如此重要的书稿托付给自己,他心中又非常感动。当即表示,一定全力将书稿尽快出版。但是,毕昇的薪水也非常有限,养活了一家人之后,根本拿不出余钱来出版老师的书稿。毕昇一点儿也不气馁,他当即决定自己亲自刻印。这谈何容易!毕昇从此起早贪黑地刻字,他的一双握笔写字的手,被刻刀磨出一层又一层的老茧。这些他都不在乎,但有一件事,却令他烦恼。那就是每刻错一个字,就得刨光重刻,费时费力。毕昇想:我只刻印一本书,尚嫌费时费力,心烦意乱,刻字工人每天如此,不知要遇到多少次刻错的情况,又有多少次需要刨光重刻,看来这印刷工艺是需要改进了。于是,他先将刻印到中途的书稿暂时封存起来,研究起新的印刷技术来。他的老师谢清之一连几天没见他刻印书稿,心中纳闷,便前来询问。毕昇如实相告,说自己要发明一种先进的印刷技术,将印刷工人从繁复的劳作中解脱出来。谢清之一听,非常赞同道:“是啊,印刷技术是需要改进了。这样,我的书稿也可早日问世,让更多的人见到。”得到老师的首肯,毕昇的干劲更大。他反复试验,不怕失败。一开始,毕昇用木板制成活字模,经过试验,发现木质刻板有两大缺点:一是刻字费力,二是木头一见水便容易膨胀,致使版面凹凸不平,不好印刷。后来,他又查考了历代的关于雕版印刷术的资料,总结前人的丰富经验,多次试验,终于发明了胶泥活字,并且实现了排版印刷。他发明胶泥活字印刷术的时间为宋仁宗庆历年间(公元1041—1048年),比欧洲的古腾堡发明活字印刷整整早了400年!胶泥活字的制作过程为:先将质地细腻的粘土制成一个个四四方方、大小一致的毛坯。将毛坯稍晾干后,再在一面刻上反体单字。字划突起,高度如铜钱薄厚。刻成一批后,放入火中焙烧,胶泥活字便制成了。

胶泥活字制好后,在一块铁板上涂松脂和蜡等物。铁板上面再放一个铁框,将活字模放进铁框中,用火将松脂和蜡烤化,此时用一平板一压字模,则非常平整,然后就可以涂墨进行印刷了。印刷完毕昇,铁板上的活字一抖便落,非常简单。抖下的字模可回收藏好,以备下次再用。为了加快印刷速度,毕昇还研究出了双排版法。即用两块铁板,一块排版,一块印刷,两块交替使用。实践证明,速度果然大大加快了。他还将回收的活字按韵排好,收在木格子里,这样再用时非常好找。有时,一版之中要遇着几个甚至十几个相同的字,毕昇就一次多制几个常用字以备用。毕昇所发明的活字印刷术,如果只印几册书,并不能显示出它的优势。但如果印的册数多了,它的优点便充分显示出来,速度比以前提高了成千上万倍。他发明出活字印刷术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老师的书印了很多册,使之得以在民间广泛流传,然后他又将这项技术无偿送给当时的印刷工人,因此他的发明也被世代流传下来。毕昇的活字印刷术发明出来之后,我国劳动人民又对其进行了不断改进。先后用锡、木头、铜、铅等代替胶泥活字,但原理还是一样的。直到我们今天所使用的激光胶印、电子全息照排等新技术,也是在毕昇活字印刷术的基础上发展而来。毕昇的活字印刷术还先后传至朝鲜、波斯、埃及、日本等许多国家。可以说,毕昇为我国文化的发展,以及世界文化的交流,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马克思曾经说过:印刷术、火药和指南针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印刷术却变成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可见毕昇发明活字印刷术的重要作用。

更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

查看更多上下5000年里的成语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 上下5000年里的成语故事

文章由儿童故事迷(http://www.gsm600.com/g/3428164.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