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宋时期,苏洵和他的两个儿子苏轼、苏辙享有很高的盛誉。他们被时人称为“文坛三苏”。而在后人的评述之中,苏氏父子也以其文占据“唐宋八大家”之中的三家之位。像这样一门三父子,皆以文闻名的现象,堪称古今罕有。而这苏氏三父子中,要说名气最大的,还得数苏轼。传说苏轼参加科举考试时,众考官以为他的文章应评为第一。但当时的主考官欧阳修误以为欲评第一的文章为弟子曾巩所做,恐遭人非议,于是将其改评第二。启封后,方知文章为苏轼所做,不由得对他刮目相看。苏轼小时候,也确曾摹仿过欧阳修的文章。但是,后来他的文章造诣越过了当时的文坛领袖欧阳修。如果说欧阳修是北宋文学革命的一个中枢人物,而苏轼则代表了当时的文学最高成就。这一点,连欧阳修本人也承认。他曾对自己的儿子说:“你记住,30年后,将无人再提老夫文章。”他的话果然应验,在苏轼死后10年之内,无人谈论欧阳修,人们都在谈论苏轼。这也充分证明了苏轼文学成就之高。在北宋这个具体的文化环境之中,苏轼可算是当时最浪漫和富有个性的人物。他的词文写得纵横开阔,意脉流畅。如《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生如梦,一樽还酹江月。这首诗写出了自己面对自然、感怀今昔之际的带有哲理性的人生感受,表现了苏轼那种飘逸旷达的精神。词文一开始就在上下几千年,绵亘数千里的宏大境界上展开,在这样浩渺的时空框架中,发出人生短暂、功名虚幻的感叹,把人生挫折的懊丧引向高远之处。这种人生哲学虽然缺乏激烈抗争的力量,但是也反映了苏轼不甘沉沦的高傲性格。然而,在当时的政治环境中,苏轼的这种“高傲”与其“锋芒毕露”的个性是非常不合时宜的。也皆因此,使这位恃才傲物的旷世才子不能施展才华,一生仕途不顺。

仁宗嘉祐二年,21岁的苏轼便以第一名的成绩得中进士。嘉祐六年,又由皇帝亲点为大理预事答书凤翔府节度制官厅公事,由此开始了他一生坎坷的仕宦生涯。

苏轼初入仕途,正是北宋王安石改革呼声日益高涨之时。苏轼赞成变法,但他对变法持冷静温和的态度,反对王安石的急躁冒进。后来王安石新法因其自身缺陷和外部阻力而失败,证明苏轼的政治观点是对的。但在当时他却为朝廷所不容。苏轼审时度势,主动要求外放,先在杭州做通判,后又先后在密州、徐州、湖州等地做知州。元丰二年,正在湖州任职的苏轼突然被捕下狱,罪名为在诗文中攻击朝廷所行新法,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乌台诗案”。后苏轼虽经营救出狱,但却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他的精神因此遭受沉重打击。在黄州期间,好朋友马正卿送给他几十亩营地。苏轼将这片地称作“东坡”,自号为东坡居士,整日彷徨于山水之间,向老庄和佛禅寻求解脱。神宗去世,高太后垂帘听政。废去新法,启用保守派司马光为宰相。苏轼也被召入京任起居舍人、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职。但是,苏轼为人刚正不阿,黑白分明。他对新法中合理部分原本持肯定态度。入朝后,并不随波逐流,仍坚持己见,因而又与当权者发生分歧,矛盾愈来愈尖锐。他逐渐处于受人嫉恨、猜疑的境地。只好又一次自求调离京城,出任杭州知府。此后,苏轼在不断受到攻击与诬陷的情况下,辗转于颖州、扬州、定州等地为官。高太后去世后,哲宗亲政,又宣称维护新法,打击旧党。而苏轼又被列入惩处之列,一贬再贬,最后贬到岭南、海南岛。幸喜苏轼经历了多年的宦海沉浮,已变得豁达大度,就算是在岭南期间,还曾写下“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做岭南人”的诗句,表现其超然物外的旷达心境。但是,由于长期的流放生活,他的身体遭受到严重摧残。元符三年(公元1100年),徽宗即位,他受到大赦回到常州后,便一病不起。次年,这位百年难求的文坛大才子就与世长辞了。他给后人留下了《东坡集》、《东坡后集》以及《东坡乐府》等珍贵的文化遗产。与苏轼比起来,弟弟苏辙文才稍逊,但也堪称文坛的佼佼者。他与哥哥同时被录为进士。当时的仁宗皇帝看了他二人的文章高兴地对皇后说:“我为后代找到两个宰相之才了。”可见他的学问也是相当高的。苏辙为人沉稳,在很小的时候便显露出来。父亲苏洵非常了解自己的两个儿子,之所以给他二人起名“轼、辙”也是大有缘故的。轼为车前用为扶手的横木,是露在外面的。这暗示了苏轼性格过于外露不加掩饰,容易招致灾祸,以此警诫儿子。苏轼果然天性豪放不羁,他似乎也未将老父之训放在心上,终至一生遭贬,甚至差点掉了脑袋。而辙是车子碾过的印迹,给人以深沉厚重之感。果然苏辙一生怡和淡泊、深藏不露。虽然也多次遭人暗算,但每每有惊无险,平安度过。而且,他一生的官位都比才华超过自己的哥哥要高,还真做到过宰相的职位。虽然苏辙官比哥哥大,但他一生都非常尊敬和爱戴自己的哥哥。二人从小一起读书,互相勉励。后来,一同中了进士,一同朝中为官,忧伤时互相抚慰,患难时相互携持。乌台诗案,苏轼被捕入狱,境况十分危急。苏辙为了救兄长出狱,四处奔走。甚至不惜向神宗上表请求罢免自己的官职,以求赎去大哥之罪。神宗大怒,将其调离高位,贬为小官。但即使如此,他仍不遗余力,拯救狱中的兄长。苏轼在狱中觉得自己生还无望,便给弟弟写了两首诀别诗。苏辙看后伤心欲绝,但他仍不放弃最后一丝希望。他见大哥的诗除了表达兄弟情深之意外,还表达了皇恩浩荡,而自己无法图报深为惭愧之情。认为皇上见了此诗,定能赦免大哥。但他此时官位太小,已不能向皇上直呈此诗,又恐中途生变,于是心生一计。这一天,他到监狱探望大哥,故意将诗放在案子上,而自己与大哥抱头痛哭。果然,不一会儿,便来了个狱卒将案上诗稿拿走了。因为当时有规定,必须将朝中重犯所写的片纸只字交由皇上查阅。神宗见了苏轼的诗,也颇为感动。苏辙凭借自己多年混迹官场的机智和老练救了大哥一命。这也是为什么虽然当时的御史施以强大压力,宰相王珪也极力迫害,而苏轼最终幸免于难,且被惩处较轻的缘故。后来,苏轼的监禁终于被解除。苏辙去狱中接他,一见面,就用手捂住他的嘴。苏轼顿时明白弟弟是要自己今后三缄其口,不要乱说话。他深知弟弟为了自己丢官罢职,四方呼吁,心中大为感动,当即连连点头,兄弟二人这才相援而归。苏辙对苏轼情深意重,而苏轼也非常怜惜自己惟一的这个弟弟。杭州任满,他主动要求调任密州,就是为了能和弟弟见面。但他的愿望却未能如愿。熙宁九年(公元1076年)中秋,苏轼独身一人在超然台饮酒赏月,想起五年未见面的弟弟,思念之情溢于言表,当即举杯邀明月,吟了一阙词《水调歌头·丙辰中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词前有一小序:“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作者注:苏辙字子由)。”苏辙后来看到这阙词,不仅对哥哥的文采词风大加赞赏,同时也为哥哥对自己的这一片兄弟之谊深深感动。苏氏兄弟如此超然出众,一则与二人的天赋有关,二则是与他们的父亲苏洵后天的严格教管分不开的。苏洵对他兄弟二人要求非常严格。后来,二人同时中了进士,苏洵高兴之余将自己的文章也拿去给欧阳修看。欧阳修看后,觉得文章写得老辣成熟,当即呈送仁宗。仁宗看后十分赞赏。消息传出,举国轰动,苏门三父子从此声名大震,时有“苏氏文章擅天下”之誉。

更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

查看更多上下5000年里的成语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 上下5000年里的成语故事

文章由儿童故事迷(http://www.gsm600.com/g/3428171.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