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的祖籍在淮阴城(今江苏省淮阴县),这里有座桥叫韩信桥,也叫胯下桥。就是在这里,韩信受胯下之辱而发奋图强,后被刘邦重用,成为一员大将的。

韩信从小家里很穷,祖上几辈都是农民,遇上天灾,地里产不出粮食,而朝廷照样征税,每天过着饥一顿饱一顿的生活。他还是十几岁的孩子时,母亲由于得病,卧床不起,家里穷得根本没钱买药,只好看着娘染病而亡。韩信哭得死去活来,眼看着惟一的亲人也离开了人世,自己成了一个孤儿。邻里看到这孩子可怜,便凑了一点钱,为他娘买了一口薄板棺材。邻居们在城外乱岗中挖了一个坑,正要把棺材抬进去时,韩信止住哭声,说道:“我母亲一辈子受尽了困苦,被压在最底层。如今她离开了我,到了黄泉之下,不能再让她受罪了,我一定要把她埋在最高处。”

大家一听韩信的话,都认为他懂事,人小志气大,所以又选了一个地方。这个地方地势最高,韩信将母亲埋葬入土,心中暗暗发誓:秦王朝横征暴敛,害得我家一贫如洗,而秦氏王朝则肆意享乐挥霍无度,我一定推翻秦朝,为天下百姓谋福利,再也不让穷人受苦受难了。韩信死了娘之后,无依无靠,不会种田,又不会经商,只得到处流浪,到别人家里混口饭吃。

平时没事,他就喜欢读兵书,还喜欢练剑。他家里穷,没有钱请名师指点,便到演兵场看军队训练,有时半夜三更爬到豪门家的墙头去偷艺。俗话说:学艺不如偷艺。韩信的武艺还十分不错,练了一身好本领。他喜欢武士,所以平时也穿着一身武士衣服,虽然有些破旧,但并不影响韩信的威武,腰里佩着一把长剑,当然不是宝剑了。由于韩信四处流浪,经常饥一顿饱一顿。他混饭吃,也得到熟人家里。

有一段时间,他住在乡下南昌亭亭长家里。刚一开始,全家人对韩信还算客气。过了几个月,亭长的老婆就有些不满了,不是给韩信白眼,就是对韩信说些难听的话。韩信心想:男子汉大丈夫,岂能被别人瞧不起,当晚便收拾好行李准备离去。他收拾好了之后,便想去找亭长夫妇告辞,刚一到门口,就听见亭长的老婆说:“光养着一个只吃饭、不出力的人,他若再不走,我们就得想点办法。”那个亭长说:“再不走,就撵他走!”韩信本想敲门告辞,一听见这话,又退了回来,扭身就走。那对夫妇听见外边有动静,一看是韩信要走,假装没看见,继续睡觉。

韩信离开了那里,又回到了自己家里。他没有职业,只得挨饿。他看到鱼市上有卖鱼的,心想:我也可以以钓鱼为生。于是他借了一点钱买了鱼竿和鱼弦,便来到河边钓鱼。

这一天,韩信早早来到河边,到了中午一条鱼也没有钓到,肚子饿得直叫,他强忍着,继续钓鱼。一位大娘在河边洗丝绵,知道韩信是个穷孩子,从小就没有了父母,所以很可怜韩信,便把自己的干粮分给韩信吃。韩信实在是饿极了,道了声谢,就狼吞虎咽地吃了下去。一连好几天,那位好心的大娘每天中午都分给韩信一些干粮。韩信实在过意不去,倒身下拜,说道:“大娘,我天天吃您的干粮,将来我有本领之后,一定会重重报答您。”

老大娘听了,叹了口气,说道:“我看你可怜,从小就没有父母,自己又挣不到钱,才给你吃,我能指望你报答什么呢!”

韩信听了之后,十分感动,心想:将来我有本事之后,一定好好报答这位老大娘。受人滴水之恩,当以涌泉相报。

一天,韩信在河里钓了好多鱼,很是高兴,恰逢又是淮阴城的大集,他就拿着鱼到市场上去卖。韩信很诚实,从不多要钱,所以好多人都买他的鱼,不一会儿,韩信的鱼就卖完了。

韩信腰佩长剑,怀里揣着刚卖的几个钱,很高兴地往家走。刚一到桥上,他就听见有人喊:“韩信!站住!”

韩信回身一看,原来是当地的一个泼皮无赖。韩信想躲开他,就加快了脚步,谁知这个泼皮一下跑到韩信前边,截住韩信,对他说:“你整日腰挂宝剑,好像个武士,你敢拿宝剑刺我吗,如果敢,你就刺,如果不敢,就从我胯下钻过去吧!”说着,叉开了双腿。而这时,边上围了许多人看热闹,有的人跟着起哄:“钻吧,钻吧,钻过去之后就放了你!”

韩信气得火冒三丈,他从小就志向远大,怎么受得了这般侮辱。韩信真想一剑刺死他,结束了他的性命,斩下他的狗头,以免他以后继续为非作歹。

而那个泼皮还在挑衅,“刺吧,拔出剑来,刺吧,不刺,你就快钻!”

韩信足足握了5分钟剑柄,心想:如果我刺死他,就要偿命就不能实现推翻秦王朝的远大抱负,就没有办法报答那位大娘了。他把手松开了,心想: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与这个泼皮计较太不值得了。

韩信低下头,俯下身,双手扶地,从那个泼皮无赖的胯下钻了过去。周围的人轰堂大笑,纷纷说韩信太软弱了,胆小怕事,一点尊严都不要。那个无赖还不罢休,说道:“这座桥就叫‘胯下桥’吧!”周围的人也跟着起哄,“就叫胯下桥!”于是,韩信钻胯裆的事很快传开了,人们在韩信背后都悄悄地说:“这就是韩信,就是那个胯夫。”

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时。韩信受了如此凌辱,便跑到母亲的坟上,大哭一场,并暗下决心:有朝一日,一定要洗雪胯下之辱,还要推翻暴秦的统治。

哭了多时,韩信回到家中,一连几日也不出家门。他痛定思痛,心想:我要投贤明的君主,只有这样,我才能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才能。

韩信听说项梁、项羽正率起义军攻打秦王朝,便想投靠项梁。

来到项氏营中,项梁已战死,而项羽目中无人,根本瞧不起他。项羽认为韩信只是一个村夫,不如自己身世显赫。所以韩信几次给项羽献策,项羽都不采用。韩信心想:项羽骄纵傲慢,难成大事。

韩信便悄悄地离开了楚军,去投奔汉军。那时亚父范增对项羽说:“有一个叫韩信的从我楚军逃到汉军,不如把他追回来,此人博学多才,又熟知兵书,定有大用。”

项羽说:“一个小小的村夫,能成什么大气候呢,随他去吧!”

韩信来到汉军中,谋了一个管粮草的小官。韩信很有才能,把这些管粮草的人分成两队,一队专管粮,一队专管草,然后再把责任分到每个人身上。这样一来,士兵们谁也不敢掉以轻心,粮草管理得井井有条。

韩信一有时间就读兵书。一日,萧何前来督察,看到韩信正在看书,而粮草管理得很好,便与韩信交谈起来。韩信分析天下形势,讲兵法战策,萧何非常欣赏韩信,认为韩信有大将的胆识和远见,而且熟读兵书。他对韩信说:“你先在此委屈几天,我去向汉王推荐你,他一定会重用你!”韩信听后,非常高兴,心想:终于有机会可以实现我的抱负了。一夜间,他竟没有睡好。但几天后,韩信没有得到任何消息。

又过了一段时间,萧何来见韩信,说:“再过一段时间,汉王就会起用你。”

又过了几个月,汉王仍没有重用韩信。韩信心想:汉王一定是没有诚意,我不能一辈子呆在这里。想到此,他便悄悄地收拾了行装,逃跑了。

萧何正好前来探望韩信,一看韩信没有了,赶紧骑快马乘着月光赶追韩信。韩信对道路不熟悉,没跑多远,就被萧何追上了。

刘邦这才拜韩信为大将。韩信成为大将之后,暗渡陈仓,背水一战,为刘邦建立汉朝立下了汗马功劳。

韩信衣锦还乡,没有忘记那个给他干粮吃的老大娘,他派人把老大娘接到自己府中,赐给老人一千两黄金。

韩信当了汉中大将军,那座桥早已不叫“胯下桥”了,而改成了“韩信桥”。韩信来到桥上,心情十分复杂,想想当年所受之辱,于是派人把那个泼皮无赖找来。那人早已吓得魂不守舍,连连求饶:“大王,您饶命!您饶命!”韩信说道:“起来吧!我不会杀你的,如果我想杀你,我当时一剑就要了你的命。倒是你的胯下之辱,让我警惕,促使我努力向上。我任命你做楚国捕捉盗贼的中尉,但是不许欺压百姓,否则定斩不饶!”

“韩信桥”记录着一位大将军由受辱而奋发图强,终于干出了一番事业的动人故事。

更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

查看更多韩信的成语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 韩信的成语故事

文章由儿童故事迷(http://www.gsm600.com/g/3428522.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