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国之乱仅用了几个月便被周亚夫率军平定下来。汉景帝削弱了诸侯的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统治。天下恢复了太平,汉景帝依旧推行减轻赋税徭役的政策,大力发展农业,国家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历史上把这一段盛世称为文景之治。公元前141年,汉景帝病逝,年仅16岁的皇太子刘彻继承王位,他就是在我国历史上与秦始皇并称的一代帝王——汉武帝。

汉武帝在位54年,在他统治时期,汉朝出现了最繁荣和昌盛的景象。史书上记载:汉武帝时期,政府里存钱和储粮的仓库都装得满满的。钱库里的钱多得数不过来,串钱的绳子都烂了,粮库里的粮食,一年一年往上堆,都露到外面来了,有的都已经霉烂了。足见当时的昌盛。汉武帝继承文景之治的盛况,对内加强皇权,巩固统一,对外开疆拓土宣扬国威。汉朝出现了民富国强、安定团结的大好局面。

武帝年纪虽小,但是很有抱负,他一心想治理好天下,但是苦于无人辅佐。于是他下诏各郡县,征求“贤良方正”和“直言进谏”的人才,并亲自主持考试。这些被选拔的人才中董仲舒最著名,深得武帝赏识。

西汉初年,汉高祖仍然奉行秦代的“挟书集”,禁止私人收藏《诗》、《书》、《百家语》等,汉高祖想从思想上控制百姓,但是这种方法并没有起到什么良好的作用。汉惠帝继位后,发现“挟书集”有百害而无一利,便宣布废除它。诸子百家学说开始复苏。民间比较流行的有阴阳、儒、墨、法、名、道等各家学说,而以儒、道最为盛行。道家宣扬一种无为的思想。当时汉朝的统治者为了缓和与农民的阶级矛盾,主张“无为而治”,提倡统治者少有作为,借以来治理好国家,从而恢复生产,稳定社会。

到了汉武帝时,文景盛世之后,汉朝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经济繁荣,地主阶级积累了巨大财富,与农民阶级的矛盾开始上升。地方诸侯也等待时机,以求夺权。边境上,匈奴经常侵扰汉朝。这一切都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不仅要从政治和经济上,还要从思想上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董仲舒就是在这时候被汉武帝提拔重用的。

董仲舒是广川(今河北省枣强县)人,精通儒学。他分析汉朝建立以来,几次王国谋反之事,认为应当宣扬大一统的思想。他认为汉武帝时期,社会安定,百姓安居乐业,不能再宣扬一种无为的思想了。他看到了社会详和的背后有许多不安定因素,需要从思想上加强统治。董仲舒非常聪明,他不单单宣传孔孟所创的儒家思想,而是把许多家思想综合在一起,以儒学为主体,再补充适合封建统治的思想。他提出了“天人三策”,意思是:天是有意志的,皇帝是代表上天统治人们的,人服从皇帝,就是服从天道。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之间,也必须严格地遵守上下尊卑的礼节。这一思想明显有封建迷信色彩,但是它也容易为统治者接受,因为它有利于封建统治。汉武帝也非常赞同推行儒家思想,他认为清静无为的黄老道家思想已不能更好地治理国家了,而这种大一统、神化皇权的儒家思想非常适应社会的发展。但是,当时汉武帝的祖母窦太后崇信“黄老学说”,所以汉武帝不敢得罪祖母,没敢重用董仲舒。但他又觉得董仲舒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便派他去做江都相,等待时机,再重用他。汉武帝虽然不敢明目张胆地起用董仲舒,但他却大胆地任用了3个儒家支持者:窦婴、田蚣、赵绾,分别任命他们为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由于3个人都支持儒家学说,所以董仲舒大一统的儒家思想开始在朝中抬头。但这种思想与祖母窦太后的思想大相径庭,深为窦太后反感,她便找借口杀了赵绾和王臧,又罢免了丞相窦婴和太尉田蚣,还斥责了汉武帝一通。

汉武帝没有办法,只好眼看着自己提拔的爱将纷纷遭殃。汉武帝默默地忍受着这一切,等待时机。他想:儒家思想虽然暂时不能推广,但一旦时机成熟,这种思想将如滔滔江水,一发不可收拾。

公元前135年,窦太后死了,汉武帝没有了绊脚石,自己独立处理政事。他首先罢免了窦太后设置的丞相、御史大夫,再次任田蚣为丞相。

汉武帝下令在政府设置专门传授儒家学说的五经博士。在五经博士下面设置了50个弟子,将官府里不治儒学五经的太常博士一律罢免,黄老、刑名等诸子百家之言都被排斥在官学之外。

那些学儒学的弟子,每年考试一次,五经是指《诗》、《书》、《礼》、《易》、《春秋》,每次考试中只要能通过一经的就可以做官,成绩优良者可做大官。

渐渐地,官吏主要出于儒生,这样一来,其他诸子百家的学说逐渐被排斥了,儒家得到了发展。这就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这种儒家思想成为两千年来地主阶级统治人民的封建正统思想。这种思想之所以能如此长久地占据统治地位,与汉武帝的“独尊儒术”是分不开的。

更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