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域是指今新疆及其以西一带,那里有许多小国家。在敦煌以东、祁连山以西有个国家叫月氏国。公元前175年,匈奴的单于名叫冒顿,他带领匈奴兵去攻打月氏国,由于月氏人没有防备,一下被匈奴打败。匈奴人不罢休,又征服了许多小国。月氏人没有办法只好逃到了西域,重新建国安家。公元前174年,单于冒顿病死,他的儿子老上单于又带兵向西域居住的月氏人继续发动进攻。结果月氏人又被打败,而可恨的匈奴人杀了月氏王,还用月氏王的头骨做成了一只大酒杯。

月氏人对匈奴人恨之入骨,总想报仇雪恨。但兵力弱小,打不过匈奴兵,他们只好等待时机,准备寻找一个帮手,共同击败匈奴。

汉武帝刚登上皇位不久,就有人把以上的情况详细地和汉武帝说了一遍。

汉武帝听后,非常感兴趣,他一方面痛恨匈奴,另一方面也很同情月氏国。他心想:月氏国在匈奴的西面,我汉朝在匈奴的东南,月氏国对匈奴有深仇大恨,如果我们能派人去联络他们共同打击匈奴,匈奴就会腹背受敌,胜利就大有把握了。于是,汉武帝召集群臣商议此事。大臣们一听也都觉得是个好办法。可汉武帝一问谁能担当此任时,大家都哑口无言了,一个个低着头,一语不发。

大臣们心里知道,月氏国在匈奴的西面,而汉朝都城在匈奴东面,要去月氏国,必须经过匈奴,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汉武帝一看大臣们谁也没有胆量去,就说到:“既然你们都没有这个胆量去,就从其他人中挑选吧!”

有个叫张骞的人报了名,他是朝廷里的郎中,守信义,而且有勇有谋,深明大义。他以为此事关系重大,如果能够和西域取得联系,联手打败匈奴,对国家的安全很有好处,即使是有生命危险,也值得。一些勇士也纷纷报名,他们也想为国家尽一份力。还有一个匈奴人叫堂邑父,也报名参加,后来他成了张骞的得力助手。公元前138年,张骞带领100多人受命出使西城。朝中大臣和这些人的亲戚朋友都在长安为他们送行。大家心里都明白:此行凶多吉少。

张骞、堂邑父和那些武士,跨上战马,驱赶着那些满载着行李、礼物的骆驼,便出发了。

没走多远,就到了陇西,张骞等人心里都捏着一把汗,心想:过了陇西就是匈奴人的边境了,千万别遇上匈奴人,否则的话,使命将很难完成。

可是,事情往往是怕什么就来什么,他们刚一出陇西,进入了匈奴的控制区域,就遇见了匈奴兵。那些勇士们奋力厮杀,但终因寡不敌众,大多战死,张骞和堂邑父也做了俘虏。

张骞心想:完了,性命无所谓,可是无法完成使命了。

张骞二人被绑着来见单于。单于问道:“你们一行人,想干什么去?”

张骞心想:说不说,单于也能猜到,反正也做了俘虏,说了也无妨。他便答道:“我们奉汉武帝的旨意出使西域,听说西域物产丰富,我们想和他们交换一下物品!”

单于说:“胡说,西域乃穷乡僻壤之地,怎么会物产丰富呢?你们汉朝也太过分了,月氏在我们匈奴的西北面,你们汉朝怎么能派使者越过我们而去西域呢?如果我派使者越过汉朝去南越,你们能答应吗?”

张骞答道:“正因为月氏在你们国家西面,我们汉朝无法与之联系,才想通过交流,取得联系。如果您想和南越人民友好交往,我们汉朝一定会放行。”

单于认为张骞很有才华,所以没有杀他,堂邑父也幸免一死。单于想劝张骞投降,所以不但不虐待他俩,反而给他们好吃好喝,还给张骞娶了个匈奴的女人,想以此留住他的心。

张骞没有忘记自己的使命,始终保留着那根出使的旌节。他心想:一旦有机会,我就逃跑。可是刚开始,单于对他们看管得很严,根本没有机会逃跑。

一晃10年过去了,单于已经十分相信张骞和堂邑父了。二人一看机会到了,于一天夜里趁人不注意,骑上快马逃了出来。

他们一直向西走,一路之上尽是沙漠和草原,他们没有吃的,只好吃些草根、草籽,遇上一些飞鸟和野兽,便打下来充饥。历尽千辛万苦,他们终于来到一个国家。起初他们还以为到了月氏国呢,一问才知道到了大宛国。大宛王早就听说东方有个富饶强大的汉朝,很想互通往来,但无奈路途遥远,今日一看汉朝使者来到,非常高兴,热情地接待了他俩。他又询问了一下汉朝的情况,并表达了很想和汉朝结交的想法,后来听说张骞是奉命出使西域到月氏国的,立即派人护送他们。大宛国的人先把他俩护送到了康居(在今巴尔喀什湖和威海之间),又请康居人送他们到了月氏国。

月氏国王被杀后,国王的夫人继承了王位,西迁到大夏国境内,又重新建立了大月氏国。这里物产丰富,土地肥沃,人民生活十分安乐。渐渐地,大家对报仇之事便淡忘了。大月氏国不想再和匈奴打仗了,只想过这种平静的生活。张骞在大月氏国住了一年多,几次陈述汉朝想和他们联合共同击败匈奴之事,但始终没有说服他们。没有办法,张骞只好返回。

途经匈奴境地,又被匈奴俘虏,软禁了一年多,后来匈奴发生内乱,张骞才趁乱带着匈奴妻子和堂邑父逃了出来。

张骞经过13年,终于回到长安。他向汉武帝详细报告了西域各国的情况。

汉武帝非常高兴,虽然张骞没有达到出使的目的,但是了解了西域许多国家的风土人情。为了表彰他的功劳,汉武帝封他为太中大夫。

张骞回到长安后,心想:我在大夏国时,看到了汉朝四川出产的竹杖和细布,而这些东西是从身毒(今印度)运来的,而身毒又在大夏东南,离四川不远,不如走这条路。

后来汉武帝又派张骞出使,张骞建议走这条路,可惜没有到达目的地。

张骞出使西域,加强了西域各国和汉朝的联系,交流也逐渐增多。

更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