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歌曲是由德国民间声乐曲发展而来的,同时也是浪漫主义运动的产物。它由音乐和诗歌结合而成,使音乐和诗歌融为一体,着重表现诗词的含义,抒情色彩很浓。艺术歌曲主要由钢琴来伴奏,而且钢琴伴奏在整个艺术歌曲中有很重要的位置。钢琴伴奏或以和弦,或以歌曲旋律同独唱一同进行,并适当加入一些间奏。当然,为表现和丰富艺术歌曲的内涵,有时钢琴伴奏也可独立于独唱部分,自由进行。总之,诗词,歌曲旋律和钢琴伴奏共同组成一首艺术歌曲。艺术歌曲规模不大,却是一种极为精致的艺术形式,它的写作需要很艰难的技巧,艺术歌曲除了独立的之外,还有由若干首连在一起组成的声乐套曲。一般来说,一部声乐套曲每首歌曲都有内在的联系。但也可以单独演出。比如舒伯特所作的《美丽的磨坊女》、《冬之旅》,舒曼所作的《诗人之恋》等,都是这种形式的声乐套曲。

在浪漫主义艺术歌曲的创作中,德国是最为突出的。而在德国的艺术歌曲创作中,又是舒伯特使之达到顶峰。人们把舒伯特艺术歌曲中的美妙称做“神秘的蓝色花朵”。人们还称舒伯特为“歌曲之王”。

舒伯特于1797年1月31日生于维也纳近郊一个普通的家庭。同莫扎特一样,舒伯特在音乐上也可以说是一个神童。但舒伯特小时候并未接受正规的音乐教育。好在他有一个音乐氛围非常浓厚的和谐家庭。从小对音乐耳濡目染,对小舒伯特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家中,父亲和哥哥分别教他小提琴和钢琴。另外,当地教堂合唱团的指挥霍尔策教他音乐理论。在这时,小舒伯特就表现出了他对音乐的天才领悟,这令他的老师霍尔策都惊讶万分:“当我想介绍一点儿新东西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知道这个了。”“这样,我并没有教他什么,而仅是一面和他谈话,一面暗暗地惊讶。”

在音乐创作上,舒伯特很年轻时便显示出了惊人的天赋。《魔王》是艺术歌曲中的一朵奇葩,而舒伯特创作这首歌曲时才18岁,这首歌曲的创作他仅用了几个小时。他在一年前根据歌德的诗谱成的《纺车旁的玛格丽特》,也同样是艺术歌曲中的珍品。这样,从他17岁起直至他31岁英年早逝,作曲家在10多年里就为后人留下了大量的艺术歌曲。除此而外,在钢琴音乐,交响音乐的创作上,舒伯特也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

而在这些天才作品的背后,却是一个饥寒交迫,贫病潦倒的舒伯特。

由于家中贫穷,舒伯特在自己11岁时被送进一所免费的神学学校。在这里,他过着食不果腹的日子。但就是在这样的日子里,他奠定了自己以后成为一个天才音乐家的基础,并开始了最初的创作活动。

当舒伯特16岁离开神学学校时,为生计所迫跟随他的父亲做了一名小学教师。但这种枯燥的工作又与他的性格格格不入。而当他中止自己的教师生涯,决心去做一名自由音乐家时,盛怒之下的父亲与他断绝了关系。他刚走上自由音乐家之路,他心爱的姑娘便因他的出走嫁给了一个世俗的商人。

而最大的打击却莫过于那个黑暗的时代对天才音乐家那伟大事业的打击。在当时的奥地利乃至整个欧洲,浪漫主义运动才刚刚开始。这需要有一个逐步渗透的过程,而当时上层社会的圈子中,充斥的是轻浮、无聊、乏味的艺术,舒伯特的音乐是被排斥在主流之外,得不到承认的,而出版商的剥削,又加剧了他的贫困。在自己的作品出版之后,他所得到的只是一点微薄的收入,有时仅仅是一顿饭钱。

而这种贫困的生活在某些方面也促进了他的创作。迫于生计,舒伯特不得不夜以继日地进行他的创作。一首接一首地完成他的那些作品。在他18岁那一年就完成了144首歌曲。

当然,舒伯特的创作与“舒伯特小组”对他的理解与支持也是分不开的。

舒伯特小组指以舒伯特为中心的一个由青年人组成的文艺圈子。在这个小集体中,人们相互帮助、相互接济、关系融洽。他们同吃同住,常常一同去维也纳郊外散步谈心。对各式各样的文艺作品展开广泛地讨论,并积极进行创作。他们以舒伯特为中心,还常开舒伯特作品的沙龙晚会。在舒伯特穷困潦倒时,正是他们一次又一次的接济,才使他屡度生活的难关,进行深入的创作。但更重要的是他们给以舒伯特的精神上的支持,这使得舒伯特在创作上坚守自己的创作理想,作出了伟大的成绩。

舒伯特的气质和当时的浪漫主义是相当契合的。所以,舒伯特的作品优美、流畅,情感细腻、充沛。并且,他的许多声乐作品都是根据浪漫主义大师的诗歌谱写的,比如席勒、海涅,尤其是歌德。像著名的《纺车旁的玛格丽特》、《魔王》、《野玫瑰》等。这里面最出色的歌曲要数那首《魔王》。

《魔王》是一首叙事歌曲。说的是一位父亲抱着他生病的儿子在林中骑马飞奔。但林中的魔王却想要走父亲手中的儿子。他幻化成各种形式,引诱、哄骗、威胁孩子跟他同去。孩子对此惊恐万分。焦急万分的父亲却无法看见魔王幻化出的这一切。当他疾驰回家之后,“怀里的孩子已经死去!”

在这首歌曲中,钢琴伴奏是匠心独运的。钢琴中丰富的和声极好地衬托了歌曲的意境和戏剧性。钢琴的右手部分以沉重的三连音八度描绘了疾驰的马蹄声,左手上下起伏的底音描绘了狂风的呼啸。它们合在一起,刻画、渲染出了一种极为恐怖、阴森的气氛。并且这种气氛贯穿了歌曲的始终。这首歌曲中一共有四个角色,即叙述者、魔王、父亲和儿子。在演唱过程中,需要演唱者以四种不同的音色把他们加以区分。同时,对各种不同人物的语言,哪怕是同一个人物不同环境下的语言,钢琴都以不同的载体去描述,显示出了舒伯特对诗歌语言的深刻领悟和对音乐创作技巧的巧妙运用。歌曲在最后如丧钟般的沉重的和弦上结束。

另一位令舒伯特极为崇敬的人物是贝多芬,但他们两人只有一面之缘。

舒伯特对伟大的贝多芬总有一种莫名其妙的敬畏。所以,尽管他的朋友多次鼓动他去见贝多芬,让贝多芬指点他的作品,都未能成行。在1826年冬季,当朋友再度鼓动之际,舒伯特便硬着头皮去找贝多芬。可是正赶上贝多芬不在。舒伯特只得把他带的歌曲集放在贝多芬的桌上,沮丧地离开了。而贝多芬回来之后便病倒在床。百无聊赖的他随手拿起一本集子让仆人弹给他听,却不料正是舒伯特那一本。贝多芬听完后被深深震惊,他知道这是又一位天才,便告诉仆人说他想见见舒伯特。话传到舒伯特耳中,他一阵惊喜,立刻赶赴贝多芬的住处,开始了一次倾心长谈。不料就在这次见面之后的第八天,贝多芬便与世长辞。

悲痛无比的舒伯特在贝多芬的葬礼上手持火把,护送灵柩。从葬礼上回来后,他与一帮朋友在一个小酒馆中端起酒杯说:“来,为我们之中的先死者干杯!”又有谁能料想,席上的先死者却正是他自己。1828年11月19日,年仅31岁的舒伯特走完了他短暂的人生之路,与世长辞。

舒伯特死后,人们遵照他的遗愿,把他葬到了贝多芬的墓旁。他墓碑上的题词是这样的:

死亡把丰富的宝藏,以及更加美丽的希望埋葬在这里。

更多世界上下五千年全集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