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生地邡州(今陕西彬县),后来移居江苏吴县。他自幼丧父,与母亲相依为命。少年时代的他,非常懂事。为了使母亲从悲苦的生活中得到一丝安慰,他独身一人到应天府发奋读书。范仲淹读书达到了古人“头悬梁,锥刺骨”的境界。甚至比之更甚,冬天为了提神,他用冷水洗脸,饿了就喝点粥将就。功夫不负有心人,他终于以优异的成绩考中进士,朝廷任命他为广德军司理参军。他当官的第一件事就是将含辛茹苦把他养大的母亲接到身边,以尽孝道。范仲淹不仅才华横溢,而且为官清正廉洁,很快便脱颖而出,升任集庆军节度使推官。应天府(今河南商丘)和州晏殊非常欣赏他,不久,又推荐他为秘阁校理。范仲淹为官有一种大无畏的气魄,让一般文武大臣为之汗颜,他曾先后向皇上陈奏疏,建议如何选拔县令、郡守、安抚将帅以及废除不合理制度等等,深得仁宗赵祯的赏识。但是,当时朝中大权掌握在章献太后手中。朝中诸多事务,仁宗均无能为力,还得表现出对太后的恭敬顺服之态。范仲淹看在眼中,深为大宋江山担忧。有一次,他趁仁宗赵祯欲带百官为章献太后拜寿之机,上奏道:“孝敬老人本为家事,陛下带文武百官去向太后朝拜,岂不是将国事、家事混为一谈?”仁宗苦笑了一声,未予范仲淹任何答复。范仲淹见状,更是心急如焚,心知长此下去,必生祸端。第二天,便面见章献太后,措辞恳切,要求她还政仁宗。

章献太后本来听到范仲淹劝阻仁宗带百官来向她祝寿的话就已非常生气,这下见范仲淹竟要自己放弃手中大权,更是怒火中烧。当即就大发雷霆,将范仲淹贬到陈州(今河南淮阳)。但范仲淹并未因此而心灰意冷,胸中所怀的仍是一颗拳拳报国之心。离京之前,他听说朝廷要到陕西购买木材大修宫院,又到仁宗面前力陈不要大兴土木,做这等劳民伤财之事,仁宗见他遭贬,依然如此为国,深受感动,采纳了他的建议。章献太后去世后,仁宗掌权后的第一件事便是将范仲淹调回京都任右司谏。这时便有许多见风使舵的小人,纷纷来到他面前献媚,数说太后的不是。范仲淹闻听后,不过是微微一笑道:“太后受先帝之托,摄政十几年,即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君臣之间是不应彼此猜忌、埋怨的。就算太后有过错,我们也不应逾礼,背后数说她的不是。这才是为臣之道。”众人听了,只好怏怏地走开了。范仲淹是个做事认真、爱钻牛角尖的人。有一年,宋朝大部分地区遭遇大旱,同时发生严重的蝗灾。范仲淹当即建议皇上察看民情,开仓放粮。皇上没有采纳他的建议。他便逼问仁宗:“请问皇上,您在宫廷之中,一天不吃饭行不行?”皇上答曰:“不可。”范仲淹便道:“这就是了,皇上一天不吃尚觉不可。您想想灾民几天,甚至十几天吃不到一粒粮食,他们能忍受得了吗?穷极之民,必生祸端。还望皇上三思啊!”仁宗一听有理,便命范仲淹去重灾区察看灾情,施行救济。范仲淹到了受害最严重的地方,尽职尽责。一方面放粮赈济灾民,一方面组织人力、物力抗旱,取得了显著的成效。范仲淹为人刚直,不惧权贵。他在朝为官期间,发现宰相吕夷简荐官任人唯亲,心中气愤,便写了《百官图》一文,对其进行揭露讽刺。这下可惹恼了吕夷简,他就在仁宗面前说范仲淹的坏话。吕夷简当时是仁宗面前的红人,仁宗便相信了他,渐渐疏远了范仲淹,而范仲淹并未因此而退却。一天,在朝堂之上,当众揭露吕夷简。吕夷简老奸巨滑,毫不相让。两人针锋相对,争执起来。仁宗大怒,觉得范仲淹目无君主,当即将其贬至饶州(今江西波阳),以后又陆续贬到润州(今江苏镇江)、坛州(今浙江绍兴)。公元1038年,党项族首领元昊称帝,国号大夏。大夏国虎视眈眈,欲与宋朝争夺地盘。

不久,夏主元昊就举兵伐宋,很快便攻至延州,形势严峻。范仲淹自告奋勇去守延州,仁宗准奏,命他为户部郎中兼延州知府。范仲淹上任后,与延州军民一起,积极备战。同时废除了一些不合理的规定,充分调动了将士们的积极性,鼓舞了士气。夏主元昊得到消息,忧心忡忡。可是,奸臣当道,忠良遭难。不久,范仲淹遭到奸佞小人吕夷简的诬陷,被贬至耀州(陕西耀县),又至庆州(今甘肃庆阳)。

庆州地处边疆,范仲淹到那里为官,没有丝毫怨言。而是欣然走马上任,在那里修筑边墙,安抚边民,搞好汉族与那里少数民族的关系,深受当地百姓拥戴。

公元1042年,大夏兵又进犯宋朝边界。宋军被其出其不意偷袭,损失大将16名,伤亡惨重。范仲淹闻讯,当即率6000骑兵前去援助。夏兵风闻范仲淹来了,未待主将发令,便纷纷潜逃。范仲淹所率军兵未待与夏兵交手,就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仁宗赵祯得到范仲淹吓退夏兵的消息,大喜过望。传诏范仲淹升任至枢密直学士、右谏议大夫。但范仲淹却并不居功自傲,反而向仁宗上疏,说自己未与夏兵交手,不应得到升迁。但仁宗不允,执意将他升迁。

升迁后的范仲淹留守边疆。夏主元昊又几次率兵来犯,均在范仲淹手下大败。他不明白,为什么与其他宋将交战总是取胜,而与范仲淹交战总是大败,范仲淹简直成了他们的克星。由于屡战屡败,所以最后他只得停战求和。大宋边境方始安宁下来。其实,范仲淹取胜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他的才华加上他一颗为国为民的勤政之心。范仲淹此时在朝中已是响当当的人物,他以自己的才干和风范征服了众人。不久,欧阳修、晏殊等人联名上书,要求罢免当朝宰相王举正之职,改用范仲淹。仁宗赵祯也看出王举正实为酒囊饭袋之辈,而众人保举的范仲淹有足够的才气可充任宰相之职,当即表示同意。但是这次,范仲淹却婉言拒受了这个为众多朝臣所觊觎的宰相之职。他不是认为自己不够资格,这决非故作姿态,以抬高身价,而是从为国为民的角度来考虑的。他认为朝中有欧阳修等有才有德的大臣主事,可确保朝政清廉。而在边疆只有一个范仲淹,如果自己一走,夏兵恐又来犯。与其入朝当一名“锦上添花”的宰相,不如在边疆做一名“雪中送炭”的大将。他将自己的心意奏明仁宗,仁宗不仅为其充分的理由所折服,而且愈加敬重范仲淹的人品,认为只有他这样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高风亮节。从此,更加器重他。庆历三年(公元1043年),仁宗皇帝向范仲淹征求治理国家的建议。范仲淹毫不犹豫,挥笔写下十条:明黜涉、抑侥幸、精员举、择官长、均公田、原农桑、修武备、减徭役、覃思信、重命令。

仁宗皇帝见了,表示十分满意。传诏命令施行。可惜,由于保守势力的顽固抵制而最终流产了。

庆历五年(公元1045年),57岁的范仲淹因操劳过度,积劳成疾。主上体恤,调他到内地为官。第二年,有一位叫贾黯的新科状元,素敬范仲淹为人,前去拜望,请教为官为人之道。范仲淹送他“不欺”二字,即上不欺君,下不欺民,是为清廉之官,高洁之人。贾黯暗暗心折,将此奉为自己的座右铭。日后,果真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好官。范仲淹不仅为官清正廉洁,而且文采斐然。他有许多名作传世,广为流传的《岳阳楼记》就是其中较为著名的一篇。而文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更是成为无数仁人志士的座右铭。

皇祐元年(公元1049年),范仲淹又到杭州任职三年,后任青州知府。皇祐四年,范仲淹这位守边名将在去颖州赴任的途中病故。许多边民闻听噩耗,悲痛万分,纷纷在家中供奉他的画像,以示纪念。

更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

相关推荐 RECOMM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