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苍颉留字”。其实中国的字是劳动人民集体的结晶,而书也是劳动人民留的。但是孔子为我国文化的传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孔子所创的儒学思想统治了我国2000多年,而且他的思想也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形成。到现在为止,孔子的许多话还被人们所熟知。可见孔子不愧为一位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孔子名丘,字仲尼,鲁国陬县人。

孔子一生历经坎坷。公元前551年,孔纥续弦妻颜征生下孔子。可是父亲孔纥不久便离开了人世,由母亲颜征抚养孔子。

孔子从小好学,无论遇到什么不懂的问题,都喜欢问清楚,他平时也说:“敏而好学,不耻下问。”

孔子15岁时,听说老子很有学问,便几次登门求见老子。老子见孔子如此好学,便对孔子说:“知识是最重要的,黄金、地位是次要的。”孔子从此立志读书。那时学的是礼、乐、射、驭、书、数等。

孔子非常好学,他向郯子学史,向老聃问礼,向苌弘学乐,向师襄学琴。由于孔子孜孜不倦,又不耻下问,所以还很年轻时他的学问就很丰富了。

孔子很有理想抱负,但是适逢鲁国内乱,无法施展,只好去了齐国。

35岁时,孔子来到了齐国,和齐景公谈论善政——“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很欣赏孔子的思想。但是齐国大臣晏婴说道:“主公,孔丘理论迂腐,礼学繁琐,不能作为治国之道!”齐景公也就不再理孔子那一套了,孔子不得志,便又回到了鲁国。孔子回到鲁国时,鲁国内乱不止。孔子决定创办学校,传播知识。

当时的学校只收贵族子弟,穷苦人家的孩子想上学也没有机会。孔子创办了我国第一所私立学校。他收的学生,不论出身富贵贫贱,只要肯学,他就会收下。交不起学费的学生,他分文不要。孔子一生之中教了许多学生,相传有3000弟子,其中有72位贤人。孔子的这种做法,为教育的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促进作用。孔子教学很注重学生的品德,常常教育学生一定要知书达礼。而且孔子教书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运用不同的教育方法。

孔子一边讲学,一边观察鲁国的内政。后来孔子做了鲁国中都宰,后升任大司寇。

当时齐鲁两国不合,时常发生战争,于是齐景公想和鲁国订立盟约。

孔子对鲁定公说:“主公,齐国打着订立盟约的旗号,实则是想乘机置我们于死地。我们讲文事必须以武力做后盾。”于是鲁定公带着孔子和两员武将申句须和乐欣一起到齐国订立盟约。那时申句须和乐欣是鲁国的左右司马,二人武艺十分了得。齐景公的爱将黎弥布置好了夹谷(今山东省莱芜县)会场。鲁定公刚一到会场,黎弥就派人武装劫持鲁君。孔子趁他们拥上会场时,机警地走到鲁定公前边,对齐景公说:“两君会盟,而以武力相劫,如果传出去,有损于齐君的尊严吧!”齐景公没办法,只好斥退来人。黎弥心有不甘,又派一群武士舞刀弄剑前来助兴。这些武士在鲁定公面前来回穿梭,有的刀剑直奔鲁定公,鲁定公吓得直冒冷汗。幸亏有左右司马保护,那些武士没有下手的机会。孔子十分生气,对齐景公说:“两国已经订立友好盟约,应该表演优雅的歌舞,让这些野人上来舞刀弄剑的,岂不扫了大家的兴趣。”齐景公也是毫无办法,只好让这些武士下去。孔子和鲁定公等人回到鲁国后,鲁定公更加信任孔子了。

鲁国夹谷会盟取得了胜利。于是齐景公派人给鲁定公送去100名美女、120匹宝马和许多黄金、珠宝。鲁定公见色心动,见财心贪,从此沉湎于女色,不理朝政。孔子三番五次劝谏,对鲁定公说:“君使臣以礼,今君沉湎于女色,不足以服人;国君言行应当谨严,一言可以兴邦,一言亦可毁邦,大王应以江山社稷为重,不能荒废朝政啊!”鲁定公不但不听孔子的相劝,反而十分讨厌孔子进谏。

孔子无奈,55岁时离开了鲁国,开始周游列国。

孔子看到各诸侯国连年战争,互相残杀,弄得民不聊生,心里十分痛惜。他想去劝说各诸侯停止战争,实行“仁政”。

孔子带着自己得意的弟子子路、冉求、颜回、颜渊等人一起到各诸侯国推行他的政治主张。

他们一行人先到了卫国,又经过了曹、宋、郑、陈、蔡、楚等国。孔子一路宣扬自己的救世主张,宣传“君要仁,以仁治国,以礼服人”。但是那年代,战争年年不断,根本没有人听他的,始终没有人重视他的主张,有时他还受到讥讽。微生亩说他栖栖皇皇而巧佞,晨门官说他知其不可为而为之,耦耕者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怎为圣人。面对如此讥讽,孔子置之不理,依然坚守自励。在周游过程中,他们还时常受到威胁,经过宋国时,桓魋追杀他们;经过陈国时被士兵包围;在蔡国时,粮食吃光,饿了几天。孔子及其弟子可谓历尽坎坷。万般无奈,孔子68岁时带着弟子又回到了鲁国,由于屡次碰壁,他决心不再周游列国,而是把所有的精力花费在编定文献上。

他利用晚年的时间,夜以继日地整理修订书籍。他先后修订了《易》、《礼》、《乐》、《尚书》、《诗经》,又修订了一部《春秋》。《春秋》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编年体史书,记录了从公元前722年至公元前481年的大事。这里的大事主要是指各诸侯国的更替、战争、会盟等。公元前479年,孔子73岁,虽然已经衰老,但痴心不改。他在门口放声哀歌:“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不久,孔子这位大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离开了人间。

孔子死时,3000多弟子都来尽丧礼,鲁哀公也前来,因为那时鲁国国势已衰微,鲁哀公认为是没有听孔子的话才导致的。最后孔子被葬于鲁城北泗水上(今山东省曲阜县城北孔林)。

孔子死后,他的弟子将他平日的言行以及与弟子的对话整编出来,形成了《论语》一书,共20篇。

后来孔子的学说又被弟子继续传播,形成了儒家学派,孔子就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的思想成为中国2000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

孔子一生历经沧桑,所做的贡献不可磨灭,他整编的书在传播文化上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有“孔子留书”一说。

孔子的许多话到现在还有十分积极的意义。他所说的“温故而知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敏而好学,不耻下问……”至今还广为流传。

由于孔子在我国教育史上卓越的贡献,他被后人尊称为“孔圣人”。

更多中华上下五千年全集

查看更多上下5000年里的成语故事相关内容,请点击: 上下5000年里的成语故事

文章由儿童故事迷(http://www.gsm600.com/g/3428565.html)为您提供,感谢您访问本站,欢迎您继续访问!
相关推荐 RECOMMEND